24K小说网 >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 第109章 奇迹作物

第109章 奇迹作物


肇新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膨胀起来。

从南洋接引来的“汉家遗民”一批接着一批地抵达。

他们拖家带口,脸上带着对新生活的茫然与期盼。

码头上,陈桥指挥着官员给新来的人登记造册,分发土地、农具和临时的住所。

蓝玉站在城头的箭楼上,看着城外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正在开垦的田地和新建的村落,久久无言。

两个月,五万人。

这个数字,在他脑子里反复回响。

每一次都让他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他带过兵,也负责过屯田。

他知道将五万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中间又会出多少乱子。

饥荒,瘟疫,暴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是一场灾难。

可他这位女婿,远隔着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洋,硬是像变戏法一样,把五万人安安稳稳地送到了这片新大陆。

这些人来了就有饭吃,有房住,没有一丝混乱,反而充满了干劲。

南宋遗民?

这个说法,蓝玉现在一个字都不信了。

南洋那些岛屿就算再能藏人,也不可能藏着一支组织如此严密,调度如此高效的队伍。

这背后,必然有他无法理解的力量在支撑。

“岳父在想什么?”

朱桂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不知何时也登上了城楼,站在蓝玉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远方。

蓝玉收回目光,转头看着朱桂,神情复杂。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殿下,老臣这辈子,自认也算是见过些世面。可跟着您这段时间,见到的事,比过去几十年加起来都离奇。”

他没有直接质问人口的来源,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老臣只是想不通,您是如何做到让这五万人,远渡重洋,却无一伤病,无一怨言的。”

“这等手段,就算是汉武帝再世,怕也做不到。”

朱桂迎着蓝玉探究的目光,心中微微一紧。

他知道,南宋遗民的借口,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岳父不是傻子,他只是不说破。

“人心思定罢了。”

朱桂避开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语气平静地说道:“他们在外漂泊百年,受尽欺凌,如今能有一片自己的土地,一个安稳的家,自然愿意听从安排。”

蓝玉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看到他脸上那份不愿多谈的平静,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罢了。”

他摆了摆手,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殿下自有天命在身,非我等凡人所能揣度。老臣不多问了,只要知道殿下做的是为我华夏开疆拓土的大事,这就够了。”

听到这话,朱桂心放了下来。

他很庆幸,自己的岳父是个聪明人,懂得在什么时候该闭上眼睛。

这为他省去了无数编造谎言的麻烦。

“多谢岳父体谅。”

朱桂由衷地说道。

“一家人,不说这些。”

蓝玉的语气缓和下来,他看着远方海天相接处,问道:“殿下,我们在这里也待了几个月了,什么时候回大明?说实话,老臣有些想家了。”

“快了。”

朱桂点头道,“等我派去南边的那支船队回来,我们就启程。”

“南边的船队?”

蓝玉有些好奇,“他们去做什么了?”

“去找几样东西。”

朱桂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几样能让我大明百姓,从此再无饥馑之忧的神物。”

“哦?”

蓝玉的兴趣被提了起来,“殿下又在说笑了,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神物?”

“岳父可还记得,当初我送三百万石粮食回京时,曾对父皇说过,我寻到了一种祥瑞,可让田地亩产万斤?”

蓝玉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当然记得,当时他还以为是殿下为了邀功而说的大话。

“殿下,您是说……”

朱桂看着他说道:“我派去南边的船队,就是去寻找那些真正的祥瑞。它们的本名叫玉米,番薯,还有马铃薯。”

“这些东西,产量高得惊人,而且不挑土地,山地沙地都能活。”

“只要能在我大明推广开来,亩产千斤只是寻常,若是侍弄得好,万斤也并非不可能。”

蓝玉下意识地反驳,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老臣也是农家出身,种了一辈子地。最好的水浇地,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四五百斤谷子就已经是天大的丰收了!哪来的亩产万斤的粮食?那不是粮食,那是土里长金子!”

“岳父,我们吃的米麦,是往上长,结在穗上。可我说的这些东西,有的结在秆子上,像根棒子,上面全是籽粒。有的,则是在地下结果,一挖就是一窝,个个都有拳头大。”

朱桂耐心地解释着:“它们才是这片大陆,真正的宝藏。”

朱桂没说的是,寻找这些作物,也是他作为穿越者必须完成的执念。

更何况,没有辣椒的人生,实在是太过寡淡无味了。

蓝玉怔怔的听着,他无法想象地下结果的粮食是什么样子。

但他看着朱桂那无比认真的神情,心中的怀疑开始动摇。

或许……这世上,真的有这种神物?

他仿佛看到,大明亿万的百姓,家家户户的粮仓堆积如山,再也没有人会因为饥饿而死。

那将是何等鼎盛的盛世!

“殿下……此话当真?”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等船队回来,岳父亲眼看看便知。”

朱桂拍了拍他的肩膀。

夜深人静。

朱桂独自一人坐在官署的书房里,面前悬浮着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光幕。

光幕上,一幅巨大的美洲地图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北美的肇新城周围,已经多出了五个光点,分别标注着一号开拓地到五号开拓地。

每一个开拓地,都有一座由系统直接建立的哨站和几座农场,作为未来扩张的基石。

而在遥远的南美洲,后世巴西的沿海平原上,另一个更亮的光点已经出现。

这是他利用系统权限,消耗了大量资源。

直接在南美洲建立的第二个城镇中心。

有了北美和南美两个人口增长的引擎,朱桂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将美洲的总人口,发展到八十万以上。

到那时,无论欧罗巴人还是大明朝廷,都再也无法动摇他在这片新大陆的根基。

历史,已经彻底被他改变了。

三百年后,当欧洲人开着他们引以为傲的船,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这里时,他们看到的,将不再是手持木棍,可以随意欺骗和屠杀的印第安人。

他们将面对的,是已经在这里繁衍了十几代,人口数以千万计的,大夏帝国的坚城利炮和百万雄兵。

那数百年的屈辱,那被鸦片毒害的同胞,那被坚船利炮轰开的国门,都将成为一场永远不会发生的噩梦。

这片土地,将成为大夏文明最坚实的后盾与最锋利的刀剑。

而不是另一个文明崛起的跳板。

朱桂关掉光幕,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清冷的月光洒了进来。

……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肇新城外负责警戒的哨塔上,就响起了急促的钟声。

“船!是我们的船!”

瞭望兵兴奋的喊声,传遍了整个港口。

还在睡梦中的人们纷纷被惊醒,整个肇新城都活了过来。

朱桂和蓝玉第一时间赶到了码头。

只见海平线上,五艘大号福船正挂着满帆,乘风破浪而来。

正是派出去寻找种子的船队。

当船队缓缓靠港,一股混杂着泥土芬芳和奇异植物气味的浓烈气息,扑面而来。

船上的士兵们个个都晒得黝黑,脸上却洋溢着满载而归的喜悦。

“殿下!幸不辱命!”

船队的负责人,一名叫做王有胜的千户,快步下船,单膝跪在朱桂面前,声音洪亮地禀报:“我等按照您的图册指引,在南边的大陆上,找到了您所说的所有神物!”

“起来说话。”朱桂将他扶起,目光已经投向了那些陆续打开的船舱。

码头上的士兵和工匠们,用早已准备好的吊臂和滑轮,将船舱里的货物一筐筐地吊运出来。

蓝玉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些从船舱里运出的东西。

有金黄色的,像长矛一样,上面布满了整齐颗粒的棒子,那就是图册上的玉米。

有长条形的,表皮是红紫色,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块茎,地瓜。

还有圆滚滚的,沾满了泥土,长得像石块一样的东西,马铃薯。

除此之外,还有小山一样堆着的巨大南瓜,以及一筐筐鲜红欲滴,形状各异的辣椒。

五艘大船的船舱,几乎全被这些东西塞满了。

为了防止这些种子和块茎在长达两个月的返航途中腐烂变质。

王有胜他们几乎是搜刮了沿途所有能找到的部落。

用海量的数量来对抗时间的损耗。

蓝玉快步走到一筐刚刚卸下的土豆前,不顾上面还沾着泥土,伸手抓起一个,放在手里掂了掂,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

一股来自土地的气息,让他这个老农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他抬起头,看向朱桂,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狂喜。

他知道,女婿没有骗他。

民族的命运,将从今天起,被彻底改写。

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东西,比他这一生见过的所有金银财宝,加起来都要贵重一万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7/236685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