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明的江山
朱元璋。点了点头。
望江楼是上京最有名的酒楼之一,足有五层高,临着穿城而过的一条大河。
朱桂领着他们进去,小二热情地迎上来,熟络地打着招呼,丝毫没有因为朱桂的身份而显得过分谄媚或恐惧。
他们被引到顶楼的一间雅间。
推开窗,便能看到楼下河面倒映着满城灯火,宛若星河坠地。
让沐春再次感到心惊的是,他们一行人进来,酒楼竟没有清场。
楼下大堂依旧人声鼎沸,邻近的几个雅间里也传来觥筹交错的笑语。
朱桂似乎完全不在意!
仿佛他不是一个手握数十万大军,掌控南洋命脉的君王,只是一个来此吃饭的普通富家翁。
这份自信,或者说底气,让沐春感到一阵寒意。
这说明朱桂对自己的领地,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他根本不担心有任何宵小之辈敢在这里对他不利。
菜肴流水般送了上来,大多是沐春闻所未闻的海味,烹制得极为鲜美。
朱桂亲自为朱元璋布菜,动作自然,像一个寻常儿子孝敬父亲。
父子二人沉默地吃着,谁也没有先开口。
沐春和蓝玉等人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雅间里只有轻微的碗筷碰撞声,与窗外热闹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久,朱元璋放下了筷子。
他没有看桌上的菜,而是看着窗外那片璀璨的灯火,那片比金陵城繁华十倍的夜景。
“老十三!”
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
“儿臣在。”
“咱在想,你或许比允炆,更适合坐那个位子。”
“轰!”
沐春手一抖,筷子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惊骇的看向朱元璋,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蓝玉也是一脸错愕。
让一个已经被视为叛逆的藩王,去坐皇帝的位子?
这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是诛九族的死罪。
可说这话的,是当今大明皇帝,朱元璋本人。
朱元璋顿了顿,似乎觉得刚才的话还不够分量,又补充了一句:“甚至,比咱更适合。”
朱桂看着自己的父亲。
这个一生猜忌,将皇权看得比性命还重的老人,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朱元璋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
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眼神变得悠远,仿佛在追忆什么。
“你们知道咱这辈子,最想要的是什么吗?”
他像是问别人,又像是问自己:“不是那身龙袍,也不是那座宫殿。咱想要的,就是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晚上能睡个安稳觉,脸上能有个笑模样。”
“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咱当过和尚,要过饭。咱亲眼看着爹娘饿死,大哥饿死,连口薄皮棺材都买不起,只能用两张破草席卷了埋掉。那年头,人命不如草。官府不管,地主逼租,遍地都是饿柎。咱恨透了那个世道。”
他的声音带着扑面而来的沉重,让雅间里的气氛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
沐春低着头,他知道皇帝的身世。
但从未听皇帝如此直白地讲起过。
“后来,红巾军来了,说要推翻元廷,让咱们汉人过上好日子,咱就跟着去了。”
“从一个小兵,到百户,到千户,到大帅。”
“咱领着一帮淮西兄弟,从南打到北。”
“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咱把他们一个个都给灭了。最后,咱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坐上了这金陵城的龙椅。”
一段波澜壮阔的开国史,从他口中说出来,却听不到丝毫的得意与炫耀,只有无尽的疲惫和沧桑。
朱元璋这一生,从一个父母双亡的赤贫孤儿,到一个执掌天下的开国帝王。
其中的艰辛、杀伐、权谋与血泪,足以写满一部厚重的史书。
他坚韧,他多谋,他知人善任,所以他能从无数枭雄中脱颖而出,再造华夏。
可他也多疑,他残忍,他为了巩固朱家的江山,不惜将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功臣,屠戮殆尽,在史书上留下了难以洗刷的污点。
“咱以为,咱当了皇帝,就能让老百姓过上咱想要的那种日子了。”
“咱严惩贪官,一个县官贪了六十两银子,咱就敢剥他的皮。”
“咱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把赋税定到三十税一。咱以为,咱已经做得够好了。”
朱元璋的视线,缓缓从窗外收回,落在了朱桂的脸上。
他的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不甘,有释然,有疑惑,最终,都化作了期盼。
“可今天,咱在你的城里走了一天。咱看到了,也听到了。咱想要的那个世道,咱没做到,你做到了。”
他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指了指自己的心脏。
“咱累了,也老了。允炆那孩子,心善,但是软弱。”
“他坐不稳那个位子。”
“咱死了之后,你那些手握重兵的哥哥们,不会服他。到时候,大明必将再起刀兵,老百姓又要跟着遭殃。”
“咱今天,就问你一句实话。”
朱元璋死死的盯着朱桂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若是咱把大明的江山,传给你。你,能不能让大明的百姓,也过上像上京这样的日子?”
整个雅间,落针可闻。
沐春的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传位!
皇帝竟然真的要传位给琼王!
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下意识地想开口劝阻,却发现自己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朱桂的心中,同样掀起了惊涛骇浪。
大明的皇位。
那个天下至尊的宝座,那个他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去触碰的东西,现在,就这么被他的父亲,轻飘的,摆在了他的面前。
说不心动,是假的。
那是整个华夏文明圈的权力巅峰。
只要他点一下头,就能拥有四万万大明的子民,就能调动百万雄师,就能成为这片大陆名正言顺的主人。
朱桂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无数念头。
他想起了大明那盘根错节,如同附骨之疽的士绅集团。
他们掌握着天下九成以上的土地和知识,却只想着如何兼并自肥,如何与国争利。
他想起了那僵化而陈腐的官僚体系,每一个想要推行的新政,都会被无数的潜规则和利益链条消磨殆尽。
他想起了被户籍制度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辛苦劳作一年,却依旧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亿万农民。
大明,就像一艘华丽却陈旧的巨轮。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朱桂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了窗前。
他没有回头看自己的父亲。
他看着楼下那川流不息的灯火,看着远方港口那如同森林般的桅杆。
看着这片由他一手缔造的繁华。
“父皇……”
朱桂再次开口了:“那个位子,儿臣不感兴趣。”
雅间内的空气,在那句儿臣不感兴趣之后,仿佛凝固成了冰。
沐春的嘴巴微微张大,他却浑然不觉!
只是盯着朱桂的背影,眼珠子瞪得像是要从眼眶里跳出来。
蓝玉脸上的错愕一闪而过!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口!
殿下竟然拒绝了。
拒绝得如此干脆!
朱桂没有回头,他依旧看着窗外。
楼下的灯火汇成一条璀璨的河流,远方港口的桅杆在夜色中如同沉默的森林。
这片土地,这座城市,是他一手一血一汗打造出来的。
它就像一艘崭新的大船,船身坚固,风帆正满。
正准备驶向无人踏足过的星辰大海。
而大明……
朱桂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艘船的模样。
那是一艘无比华丽,体型庞大的楼船,船身上雕龙画凤,威严无比。
可只有走近了看,才能发现船体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
水线下的船板早已被无数藤壶和蛀虫侵蚀得千疮百孔。
船舱里,一群穿着华美丝绸的舵手和水手,不是在修补船只。
而是在为了争夺一个更舒适的舱位,一片更精美的食物而内斗不休。
他们就是大明的士绅集团和官僚体系。
这些蛀虫掌握着这艘船的航向,却只想着如何从船身上多刮下一点木料。
“你说什么?”
朱元璋沙哑的声音终于打破了死寂。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那双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有些浑浊的眼睛,此刻也满是不可置信。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这一生,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坐上那个位子。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个位子代表着什么。
那是天下,是权力,是无数人梦寐以求,愿意为此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终极目标。
他放下了自己的骄傲,将这个目标捧到了这个儿子面前。
可他,竟然说不感兴趣?
这怎么可能!
这是什么欲擒故纵的把戏?还是在待价而沽,想要更多的承诺?
“咱问你,为什么?”
朱元璋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语气里带着不理解。
朱桂缓缓转过身,迎上父亲的目光。
他没有被那股帝王的威压所慑,神情依旧平静。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父皇,儿臣记得,您当年定都金陵之后,曾数次动过迁都的念头。”
“一次想去关中,一次想回凤阳。不知是何缘故,让您对这虎踞龙盘的金陵城,也不甚满意?”
这个问题一出,沐春和蓝玉的脸色同时变了。
迁都!
这是何等敏感的话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7/236684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