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好戏开锣
三人轻装上路,各自带上足够的钱和一葫芦水,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李二郎是此间常客,引着二人熟门熟路地抵达一处气派非凡的所在,但见前方人头攒动,喧声如潮,一座巨大的戏棚赫然矗立!
在外面只能看到高架的棚顶,其上覆以厚密苇席遮阳避雨,四周则以手腕粗细的圆木紧密围成一人高的栅栏,仅留一大一小两处入口供人进出。
这便是保康门瓦子里最大的勾栏八仙棚了。
棚檐之下、门前柱梁,乃至棚壁四周,到处悬挂张贴着各色招子:大字旗牌猎猎作响、金字纸榜醒目张贴、丈余长的锦缎帐额随风微漾,更有绘着威武力士或猛兽图案的巨幅靠背高悬其间。
其实就是各种形式的宣传广告,上面写有演出的节目单、时间以及主要艺人的名号。
接下来的演出节目正是十日一度的角抵擂台赛,“王秀英”三个字占据相当大的篇幅,显然便是今日的擂主了。
此时此刻,大门处早已被等候鸣鼓开场的看客堵得水泄不通。
“吴掌柜!”
一声熟悉的呼喊穿透喧嚣传来。
循声望去,韩春春与赛关索在小门处奋力挥手。
三人当即挤靠过去。
韩春春急吼吼道:“快快快!再慢些好地界都喂狗了!”
吴铭瞥了眼紧闭的棚门和门前涌动的人潮,讶异道:“时辰未到,快些慢些又有何妨?”
“大门自是进不了,我和赛三姐是角抵社的在册社员,跟着我俩,可从小门提前进场。”
吴铭恍然。
怪不得这处小门前无人等候,原以为是“员工通道”,敢情还是“会员通道”!
角抵社他当然知道,在本朝众多的民间会社中算是规模较大的了。
“社”之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和组织,主要因氏族血缘关系而组合。
而“社会”一词,则始于晋。直至隋唐末期,才逐渐兴起了宗教、商业、文学等类别的会社,但数量较少,性质和活动内容较单一。
入宋后,“并社为会”,以志趣相投而结社的现象已遍布存在于各个阶层,类别同样百花齐放。
其中规模最大也最出名的会社当属圆社,也称齐云社,《水浒传》里的大反派高俅高太尉便是圆社的社员,别的暂且不论,既能讨得宋徽宗的欢心,其脚法定然远胜今日之国足。
虽说可以提前进场,门票还是要买的。
门票自然也和今天一样分作三六九等。
“一等座”售价五百文每位。
“二等座”售价二百文每位。
“三等座”……没有三等座,余下皆站票,一百文每位。
擂台赛打完少说也要一个时辰,当然要买坐票。
五人各自花两百文买票。
谢清欢吃住都在吴记川饭,平时没什么开销,李二郎则是有意攒钱,区区二百文还是付得起的。
吴铭拿着票据扫了眼,看字体就知道是用雕版印刷的,上面没有写明座位号,应该是先到先得。
五人从小门依次进场。
勾栏的内部结构和今天的剧场类似,中央最显眼处是戏台,戏台背后设有观众看不见的后台,称作“戏房”;戏台下是观众席,宋人叫“腰棚”。
此时虽未开场,棚内已有不少看官,基本都坐在邻近戏台的位置,显然都是尊贵的vip客户。
抬眼朝前面张望,一等座真心不错,不仅坐的是带靠背的座椅,每两个座椅还共用一张小几,放点吃食、杂物之类的,不要太方便!
至于二等座……
吴铭瞪着面前窄窄长长的条凳,一时之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条凳也算坐票?
RNM!退钱!!
另四人倒是坦然坐下了,韩春春和赛关索同坐一凳,谢清欢和李二郎则各坐一凳,徒弟身边的位置自然是留给师父坐的。
见师父迟迟不落座,谢清欢不禁有些疑惑:“怎么了师父?”
吴铭没理她,睁大双眼仔细打量坐在第一排的某个看官,其英俊挺拔的背影颇为眼熟,案几上的食盒就更眼熟了,和吴记川饭的食盒分明是同款!
他试探着喊道:“狄小官人?”
那人闻声回头,剑眉星目,器宇轩昂,不是狄咏又是何人?
“巧极!”狄咏朗声一笑,立时起身挥臂招呼,“缘聚于此,岂能分座?还请吴掌柜和诸位朋友移步至此,与某同赏好戏!”
说罢,他扭头对棚内的管事道:“这五位的座钱,算我账上。”
五人忙叉手致谢,随即朝第一排走去。
吴铭自然而然在狄咏身旁落座,解下腰间盛满凉白开的葫芦搁在案几上。
一等座就是不一样,不仅座椅稳固舒适,戏台更是一览无遗,视野之开阔远胜方才的条凳。
谢清欢等人亦不拘礼,相继落座,皆暗自舒坦。
狄咏好奇询问:“吴掌柜亦好此道?”
吴铭笑着摇摇头:“谈不上喜好,铁牛今日要登台打擂,我等是专程为铁牛助威而来。”
“铁牛竟要登台?”狄咏面现讶异,随即恍然,“难怪!那日坊市擒贼,我观他步履沉如山岳,出手迅若惊雷,当时便觉此人非比寻常,原是行家里手!”
他拊掌而笑:“既如此,狄某今日亦为铁牛助威!”
听狄咏的语气,显然也是个相扑爱好者。
这也正常,毕竟是将门之后。
事实上,军中亦有相扑比赛,往往每十天练习一次,由军头司“每旬休,按阅内等子、相扑手、剑捧手格斗。”
相扑技艺精湛的内等子不仅待遇优厚,还可在皇家酒宴上表演献艺。
狄咏从食盒中拈起一片猪肉头,热情相邀:“吴掌柜尽管取食,莫要客气!”
吴铭不禁莞尔,心说请正主吃自家卖的卤味,还让人莫要客气……说好的“带回去给爹爹下酒”呢?
既然小狄同学诚心诚意地邀请了,吴铭便拈起一块小酥肉送入口中,牙齿轻合间,熟悉的焦香酥脆裹挟着脂香在舌尖绽开。
不愧是我,这滋味真他丫绝!
突然,一阵密集的鼓点如闷雷滚地,隆隆炸响!
黑压压的人流随鼓声蜂拥涌入,方才略显空寂的八仙棚顷刻间便被鼎沸的人声填满!
待一众看客坐(站)定,喧嚣未歇,又是一阵鼓点隆隆!
千人之声立时息于一鼓。
便在这时,“当——”
一声响锣震耳裂帛!
余音绕梁之际,但见两列女飐踏着锣点,足蹬皂靴,身裹绛红衣衫,如烈火燎原,自戏房左右两厢矫健奔出!
其步履齐整有力,踏得戏台咚咚作响,身形腾挪间尽显轻盈婀娜!
待得站定,十六双玉腕齐扬,“唰啦”一声褪去外层薄衫,内里仅剩贴体小衣,露出雪白的肩颈和玉琢般的臂膀!
“好!”
在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声中,好戏开锣!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6/111110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