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开宴
“吁——”
车夫拉紧缰绳,太平车稳稳停在欧阳府宅门前。
这次来,醉翁家的景象远较上次热闹喧腾,虽然距开宴尚有些时辰,但府宅内外早已是一派熙熙攘攘的喜气。
受邀助兴的各路艺伎伶人络绎而至。府邸外,青绸油壁香车、骏马雕鞍络绎于道,蹄声碎夹杂着车轴辘辘,将门前长街渲染得一片喧腾。
不等太平车停稳,一青衿书生已快步迎上前,热情喊道:“吴掌柜!”
不是欧阳发还能是谁?
吴铭早瞧见他了,跳下车叉手行礼:“小官人!”
“等候多时了!”
欧阳发探头望向车内,不由得讶异挑眉:“吴掌柜备的食材会否太少了点?”
吴铭笑着解释:“这只是一小部分,其余食材暂时存放在店里,待开宴前再运来料理,方能保其鲜脆如初。”
“吴掌柜好生讲究!没有冰镇凉茶么?”
“酒水茶饮由茶酒司供应。”
“爹爹糊涂啊!”
欧阳发唤来两个下人,和吴铭三人一起将车上的东西搬进府里。
府邸之内更是人声影动,交织如沸。
帐设司已在院中布下席次并搭起演出的台棚,排办局忙着迎接各色艺伎伶人。
素妆淡抹的琴伎正调试琴弦,彩袂翩跹的舞姬正整理衣装,诙谐逗趣的杂剧伶人正互对戏词;更有一排年轻貌美、统一着装的女子执事在列,垂首待命。
吴铭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些是……”
欧阳发笑道:“台盘司专司侍宴的女使,负责侍奉酒食、撤换碗盘。”
疯球了!有这么多美女小姐姐侍宴,吃什么不香啊!
“大哥!”
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儿小跑过来,身着宝蓝色锦缎圆领袍,腰间束带嵌着白润的玉石,年龄虽幼,衣着却颇具大人模样,只是跑得急切,袍衫略有些松垮,倒显出几分童稚气来。
细细打量,眉眼依稀可见欧阳发的清俊轮廓,正是醉翁的幼子欧阳辩。
他跑至哥哥跟前站定,认真道:“娘亲正在寻你!”
忽又使劲吸嗅鼻翼,一丝淡淡的卤香钻入鼻间,引得他喉头连接滚动,视线亦循着香气落到吴铭手中。
欧阳发指着走廊前方说道:“吴掌柜,前面不远便是灶房。”
“吴某省得,不久前来过一回。”
欧阳发笑着点点头,拱手告辞。
走了几步发觉弟弟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却见弟弟仍驻足原地,眼巴巴地盯着吴掌柜,扬声喊道:“四弟!”
欧阳辩这才醒过神来,恋恋不舍地随哥哥离去。
和前院的热闹景象相比,灶房里就有些冷清了。
“吴掌柜!”
孙兴刚把茶酒司、果子局和蜜煎局的人送走,灶房里除了刚送来的茶饮酒水、鲜果干果和蜜饯果脯,还有肉行和菜蔬行送来的各色食材——府中仆从和杂役的伙食仍由孙铛头等人烹制。
见吴掌柜带来的食材不多,他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免不了又是一番解释。
“师父……”
火旺悄悄扯了扯师父的衣袖,朝吴掌柜带来的厨刀努了努嘴。
孙兴扭头看去,霎时瞠目愕然!
每个厨师都有自己的刀具,这很正常,可吴掌柜的刀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粗略一数,少说也有七八把!
随后发现这些刀并非吴掌柜一人所有,竟有一半属于徒弟谢厨娘。
连徒弟都有这么多刀么?!
同为徒弟的火旺艳羡不已。
但他俩不知道的是,吴铭并没有把所有刀具都带来,只带了常用的生食刀具和熟食刀具各一套。
不怪他二人吃惊,毕竟,请工匠锻打一把趁手菜刀的价钱委实不菲,莫说宋代,哪怕是民国时期,许多厨师仍是一把刀走天下。
比起数量,孙兴更发现吴掌柜的刀非同一般,不仅色泽银白,晃得人眼晕,刀身更是薄如蝉翼,锋利异常。
他心头疑惑:如此薄的刀刃不会崩折么?
时候尚早,吴铭并不急着备菜备料,只把车螯倒入清水里,添入少许食盐静置。
孙兴是个北食铛头,这辈子都没去过海边,也几乎不曾接触过海鲜食材。
唯一一次烹饪蛤蜊,还以失败告终……不提也罢。
往事虽然不堪回首,但他绝不会因此固步自封,见吴掌柜处理车螯,立刻虚心请教:“这是作甚?”
吴铭耐心解答:“这种带壳的海鲜,肚子里蓄着沙土,烹制前先用盐水泡一泡,可以促使它吐沙。至于盐的用量,一盆水大概放这么多……”
孙兴恍然,忍不住问:“吴掌柜是川饭铛头,为何懂得这许多?”
“吴某年轻时曾仗剑走天涯,天南地北都去过,对各地食材的处理方法亦略知一二。”
这是实话,虽然不曾仗剑,但确实走过天涯,当然,指的是一千年以后。
“吴掌柜见识广博,孙某佩服!”
这时,屋外响起数声问候:“小官人!”
欧阳辩“嘿”地一声跳进灶房里,循着香气哒哒哒跑至装有卤味的盆前,抬头望向谢清欢,清亮的大眼睛眨啊眨:“姐姐,我饿了。”
谢清欢扭头看向师父,见师父颔首,便切了一小块给他。
欧阳辩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下,连嘴边的油也不擦,立刻又抬头:“还饿。”
谢清欢只好再切一小块给他。
眨眼又吃尽。
“还饿。”
“没啦!”
“姐姐扯谎!先生说过,扯谎要打手心!”
谢清欢脸上一热,不知该如何应对,以眼神向师父求助。
吴铭蹲下身看着小小欧阳的眼睛,一本正经道:“那先生有没有说过,吃完东西要付钱啊?你已经吃了两块卤肉,还没有付钱哩?”
欧阳辩愣了下:“爹爹没有付钱么?”
“你爹爹付钱买的这些菜是为客人准备的,你是客人么?”
“我……不是。那我去拿钱!”
欧阳辩说罢,扭头要走。
“不用。”吴铭叫住他,“你爹爹邀请的客人你应该都认识吧?我和姐姐不认识,你帮我俩认认人,就当付钱了,怎么样?”
“好!跟我来!”
师徒俩跟着欧阳辩往前院走去。
眼下已经来了五位客人,三五丫鬟正躲在墙后窥看,窃窃私语。
见着小官人,都急忙收声,行礼问好,垂首快步而去。
身为厨子,自是不便登堂入室,师徒俩也有样学样,躲在墙后窥看。
巧了,当先来的五位客人都是熟面孔:梅尧臣、韩绛、韩维、王珪和吕公著。
“那位着青色襕衫、发须斑白的老伯是梅直讲梅伯伯……”
欧阳辩逐一介绍。别看他才七八岁,说起话来吐字清楚,条理清晰,比许多大人都强。
过了一会儿,王安石、苏颂、范镇和梅挚都陆续赴宴。
苏颂不必多说,本世纪最杰出的药学家、天文学家和博物学家,水运仪象台的发明者,如今正在馆阁编修古籍。
时任知制诰的范镇和龙图阁直学士梅挚,加上欧阳修、梅尧臣、韩绛和王珪,明年正月礼部试的考官便到齐了。
主宾落座,相谈甚欢。
过不多时,便听得一声高喊:
“开宴——”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6/111109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