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165章 榜下捉婿

第165章 榜下捉婿


吴建军围着新升级的柴火灶打量了一圈,只砸吧出一句评价:“这玩意儿,你爷爷要是瞧见了,准保喜欢。”

    老爷子年轻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坝坝宴”师傅,风光得很。

    提起这茬儿,吴建军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一脸愁容:

    “你是不知道,你爷爷最近的精神头可足了。前两天休业,我把咱每十天一休的规矩跟他说了,好家伙,愣是逮着我骂了足足两个钟头!竟然怪我偷懒、吃不了苦,认定是我撺掇的你……可冤死我了!”

    吴铭乐了:“那你怎么回的?”

    “我还能怎么回?总不能告诉他你一人身兼两店,忙不过来吧?唉,终究是为父扛下了所有……”

    吴建军唉声叹气,却见儿子在那没心没肺地笑,没好气道:“你别高兴得太早,老爷子最近天天念叨要来店里视察,你妈耳朵都快被磨出茧子了,实在扛不住,只好松口,答应他等下个月复查没问题,就带他来给你捧场。”

    “!!!”

    吴铭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爸!你可得想办法阻止啊……”

    “你太高看你爹了,你妈和你爷爷一致通过的决议,为父有且只有鼓掌叫好的权利。”笑容转移到吴建军脸上,“你也别太发愁,下个月的事,下个月再说呗。”

    吴铭就知道他会这么说,老爸这性子他太了解了,但凡有点威严,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家庭弟位。

    但老爸的话没毛病,老爷子和老妈真要来,谁也拦不住,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多思无益,不如见机行事。

    这时,布帘轻动,谢清欢迈入灶房,但见她发髻齐整,衣装洁净,手里抓着那顶素纱帷帽,分明一副待行的模样。

    “师父,弟子想去市集买些用物。”

    “你一个人去?莫要耽搁太久。”

    “是。”

    谢清欢的身影消失于布帘之外,片刻后又自灶房窗前走过,帷帽低低压过眉睫,她的面容笼罩在薄薄的素纱中,看不分明。

    这种在帽檐挂一圈素纱的帽子在宋代很流行,出远门时戴上可以“障风尘”,女子外出时戴上则可以起到障蔽的作用,既省事又美观。

    小谢只要独自出门,基本都会佩戴帷帽,吴铭并未往心里去。

    谢清欢离了麦秸巷,却没有去市集,而是先去御街对面的鞍马雇赁店赁了头小毛驴。

    随后骑驴过朱雀门,径往通利坊而去。

    ……

    通利坊,谢宅。

    谢清乐(音乐之乐)默默扒着碗中米粥,只觉席间气氛凝滞,压得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偶一抬眼,瞥见父亲铁青的面孔和母亲的冷脸,顿觉后脊生凉,忙又埋下头去。

    自打姐姐离家出走,家里便一直是这个氛围,二老竟似形同陌路,一个月来从未当众交谈一言。

    但她知道,爹娘私下里的争吵从未断过。

    昨夜,谢清乐途经父亲书房时,耳中便炸响母亲愤怒的诘问:

    “谢居安!你可真沉得住气啊!欢儿失踪已逾一月,你竟稳坐如山!可还当她是你的骨肉么?!”

    父亲的声音低沉:“你道我不焦心?我本已相中个寒门英才,今科折桂有望,连系捉钱都已备妥,岂料这逆女,竟敢留下一纸狂言,兀自遁走!我恨不能即刻抓她回来!”

    “哼!好个焦心!为何不见你有所作为?”

    “作为?还要我如何作为?莫非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搜查,惹得全城人尽皆知么!你把我的脸面置于何地,把谢家的声誉置于何地!”

    “你只顾自己的脸面,脸面比欢儿的性命更要紧不成!只要能寻回欢儿,便是掀翻这东京城又有何妨!”

    “妇人之见!照你这般闹法,纵使寻回人来,谁家还敢娶她!我悉心栽培她,延请名师,授她诗书礼易、琴棋书画,为的是哪般?不正是为了榜下捉婿!她若失了清白,嫁不出去,我还寻她作甚?!”

    父亲那句“寻她作甚”,昨夜刺入耳鼓,此刻仍扎在谢清乐心头,碗里的米粥越吃越没滋味。

    “老爷!夫人!”

    老仆王伯忽然快步趋近,略一迟疑,将手中信笺躬身奉予谢居安。

    谢夫人余光扫过,信封上“不孝女清欢敬呈娘亲亲启”的字样霎时闯入眼帘。

    分明是女儿的字迹!

    她霍然起身,一把从王伯手中夺过信笺。

    谢居安亦认出了字迹,沉声问道:“此信从何而来?”

    王伯垂首回禀:“方才一垂髫小童送至门上,说是受一位女子所托,嘱其过一个时辰再送来。依老仆推想,多半是大小姐,便立刻遣人随那小童寻觅踪迹……”

    谢夫人指尖微颤,轻启信封,谢清乐已紧挨过来,母女俩逐字逐句细细览阅。

    “见信如晤,万福金安:

    月余未见,孩儿每念深恩,五内如焚。今日执笔,泪已沾襟。

    孩儿不孝,行此悖逆之举,负尽慈母生养之恩。此去月余,未敢深思娘亲忧心之状,只恐娘亲玉容憔悴、泪染衾枕……此皆孩儿之过,万死难赎!

    今寄寸笺,不敢求宥,惟愿娘亲寝食得安,心无郁结。

    孩儿私遁远走,实为求个身心自在之所。幸赖上天垂怜,孩儿已拜得明师,衣暖食甘,起居有度,技艺日益精进,心亦欢畅无忧。请娘亲万万莫为孩儿悬心!

    京城日暖,望娘亲多加珍摄,乐妹天真烂漫,勿使因我烦忧。

    不孝女清欢叩首遥拜。临书泣涕,伏惟照鉴。”

    落款之处,犹见点点泪渍晕染墨痕。

    谢夫人指尖抚过那娟秀字迹,只觉鼻头发酸,忙取出手帕擦拭眼角。

    “如何?”谢居安问。

    谢夫人不答,只把信笺递给他。

    谢居安接过,目光才扫数行,便勃然大怒:“好个逆女!竟敢私自拜师学艺!”

    他深知女儿喜好厨事,以前曾逮住她随府里的厨娘偷学切脍。他立时便将那厨娘撵出府门,更严令府中下人,禁绝她靠近灶房。

    本以为这般重惩便足以绝其妄念,岂料她竟敢私遁出户,自堕于庖厨之流!

    谢居安将手中信笺掷于案上,铁青着脸沉吟片刻,唤道:“王伯!你亲去何厨娘府上走一遭,切记,万不可泄露那逆女出走之事半分!”

    他心里笃定:若论东京厨娘魁首,非何双双莫属,这逆女既敢投师,何厨娘自是首选。

    “老奴省得。”

    王伯躬身领命,正欲退去,忽又被老爷叫住:

    “慢着!若不是何双双,便去寻那徐氏、李氏……凡是有名有姓的厨娘逐一问过。我倒要看看,这东京城里,哪个厨娘敢收我谢居安的女儿为徒!”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6/111109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