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英子姐的婚事
第二天一早起来,地瓜粥配玉米面窝头,一碟咸菜就是早饭。别看简单,这算是屯子里顶好的伙食。这年代大部分人都是节衣缩食吃不饱饭,她家在屯子里也算富裕人家。早饭吃的很快,大队部喇叭响第三遍时,就到集合时间了。
王家屯是个大屯子,有三百多户人家。分了8个生产小队,他爸是第五生产小队长,他爸有官瘾,格外把这个小队长当回事。
大队长动员大家伙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好好干活,等秋收家家都能分到粮食吃饱饭”大队长讲完话,社员们稀稀拉拉地应了几声,很快就各自散去了。
分配好活计,组员跟着小队长分别往地头走,边走边聊着家长里短。她妈和同一小队李木匠媳妇还有八卦天团其他几个老娘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李木匠媳妇问:“你家英子真和徐知青处对象呢?”
陈四嫂子说:“这孩子眼神真不好使,咱们屯子多少能干的小伙子她不看,咋就相中四眼知青啦!”
王赖皮媳妇:“可不咋滴,那细胳膊细腿的,风大都能吹跑,工分还没半大孩子挣得多呢!”
“可看好你家小荔别被她堂姐带坏了!”和她妈交好的堂爷爷家的大伯娘瞧不上英子的作风,丢人。
“我家小荔才几岁,找婆家还早呢!再说小荔多乖巧听话,没事从不出门瞎逛悠。”小荔妈忙替自家孩子说好话,就怕这些碎嘴子嚼舌头时带上她闺女。
张婆子撇嘴嘀咕:“不出门那是懒的,在家躺着呢,就没见过谁家大姑娘这么懒的。都是邻居当住着谁不知道呢。”
小荔看见人群散去,松了一口气,她可不想被那些老娘们拉着问东问西。她背上筐,拿起镰刀,头上戴着草帽,手里是她妈用破布条子缝的手套,她跟在一串小屁孩后面,慢悠悠地往山脚走。
一天要上交四筐猪草到大队部,一共2个工分。这活真不累,都是给屯子里半大孩子干的活。石头是这群孩子的头头,凑到她身边瞪着亮晶晶的眼睛问:“小荔姐,我们还帮你打猪草呗?”小荔有点愣神,这年代的孩子真实诚,这么爱助人为乐呀!接着她就听到石头说:“我们这次不要两块糖,给一块就行,今天你的猪草我们包了。”还把小胸脯拍的啪啪响。
石头眼巴巴的看着她,身后几个孩子也凑过来,七嘴八舌地附和:“对,一块就行!”“小荔姐,我们帮你割!”
小荔这才反应过来,原主都是拿糖换猪草呀! 怪不得“打猪草”这么轻松,合着是当“包工头”呀!
她摸了摸口袋,空空如也,哪来的糖?
她伸手拍拍自己的口袋:“没糖了,都吃完了。”
石头几个馋孩子不依不饶的:“小荔姐,你先欠着吧,等小泽哥哥回来肯定给你带糖,你再给我们就行”,“我们相信你”。
这是让几个孩子给赖上了,不让帮忙都不行。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孩子吃块糖真不容易,没钱没票吃饭都困难,真没有几个家长惯着孩子给买糖吃的。
要不这些孩子能盯着她不放嘛,背后都叫她大傻丫头。
小荔没办法,只能从空间偷渡了一小把瓜子给他们,也不用他们帮忙,自己背着筐往山里面走了。
石头欢呼一声,带着孩子们呼啦啦散开,找地方分赃去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她,也不清楚山里有没有危险,就自顾的往山里面走。山里面的猪草很少有人来割,长的十分茂盛,她弯腰拿着镰刀“沙沙沙”一会筐就装满了。她想着来都来了,多割点先放空间里,以后就不用每次都走这么远的路了。半个多小时,这片猪草就让她收割完毕,空间客厅里堆着半人高的猪草。她晃晃手里的镰刀,用着还挺顺手,前世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这些活计都会做,如今力气大,干这点活跟玩似的。
继续往前走,看到一片高粱果,果香味扑鼻,比现代的草莓味道好多了。从空间顺出一个小盆,边摘边吃,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看着太阳挂的挺高,也看不出几点。还是往家走吧,别错过午饭,先到牛棚分两趟把猪草交了,看着三大爷给记上工分就回家了。
三大爷腿脚不好,队里让他和三大娘一起负责养猪、养牛,算是照顾这两位老人。屯子领导干部都不错,对五保户,孤寡老人有相应的照顾。
她到家没一会,其他人也陆续回来了,小荔爸手里拿着一把酸木浆给她,屯子里的孩子都把这东西当零嘴吃,酸酸的,挺开胃。
“爸,你最好了,还记得我爱吃这个”小荔嘴甜的夸他爸。
“别拍马屁,给你妈也留点,她也爱吃。”这狗粮吃得我猝不及防。
大伯娘干活利索,不一会儿饭就好了。中午居然吃干的,高粱米饭配蘸酱菜,还有烀的软烂的土豆,用自家下的黄豆酱打饭包吃,香极了。
二伯娘问英子:“你和徐知青说晚上过来吗?”
“说了,下工就一起回来。妈,晚上做点好吃的。”英子大咧咧的对她妈提要求。
大伯娘吃着饭说了句:“这年头谁家有好吃的,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天天在家吃白食,一个工分不挣。还要带个小白脸回来吃全家的。”小荔妈小声的嘀咕,但大家都听清了。
“就你姑娘一天挣2个工分,吃的比谁都多,还好意思说我们呢!”二伯娘不乐意的反驳。
“你吃的少呀!我和孩子爸都是满工分,我们挣的够自家孩子吃。”小荔妈也是个不肯吃亏的。
爷爷奶奶都习惯了家庭闹剧,年岁大了就当个热闹看,人老活的通透。
中午饭吃的不欢而散,回屋后大伯娘:“有才,你说啥时能分家,咱们家俩孩子不在家吃喝,还往家里交钱。咱俩也都能挣工分,最吃亏的就是咱们家。”
老谋深算的王有才低声说:“过几天我去县里给国栋相看个媳妇,结婚得用钱,要是使使劲给他整个房子,你放心吧,亏不了。”
大家庭就是这样,都怕被占便宜,都想占别人便宜。这年代分家单独过的少,都是一大家子一起生活。家家都有矛盾,一天天鸡飞狗跳的。
晚上,徐知青跟着王小英一起回来,还挺有礼貌地,笑眯眯嘴甜的挨个叫人,就是两手空空的啥也没带,空个手就来吃饭了。
爷爷奶奶不得意这个孙女婿,其他人也都看热闹不爱搭理他,二伯和二伯娘都耷拉个脸不太高兴。
晚饭更简单,玉米面糊糊配咸菜,还有一盆子茄子炖土豆。
徐知青有点后悔招惹这家人,看着伙食和知青点吃的差不多,就是量大些。
女人收拾桌子去了,二伯开口说:“小徐呀,你和英子都到岁数了,既然都看对眼了,那就把婚结了吧。你父母知道吗?家里都啥情况?”
徐知青看着一屋子的北方大汉有点怕,老老实实的回答:“家里在浙江杭市,父母都是工人,家里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
二伯娘也插嘴问了句:“杭市在哪?离我们这旮旯远不远?”
徐知青沉默了一下:“坐火车没直达的,要换乘几次,大约要5、6天吧。”
“妈呀,这么远呀?那到底在哪呀?”小荔妈也惊呼道。
其实,全家人都不知道杭市在哪。这年代交通不发达,老农民一年都不去城里一次,更别说这么远的地方。
“雷峰塔、白蛇传、西湖、就是杭市”小荔告诉她妈。
奶奶说:“真有啊,这是戏文里说的地方”然后兴致盎然的看着徐知青:“小徐子,你们那块真有白蛇和许仙呀!你见过没?”
徐知青心里鄙视这一家子没一个有见识的,没想到嘴损的小姨子还知道的不少,笑着和奶奶说:“白蛇传都是戏文里的,有西湖和雷峰塔,等有机会我带奶去看看。”
老太太高兴了:“那感情好,我真想去瞧瞧呢。”
这小子不老实,忽悠老太太呢,五六天的火车,这把老骨头哪能受得了。
二伯娘问起正事:“结婚彩礼和房子你怎么打算的?”
徐知青为难的看着王小英,英子马上说:“要啥彩礼,现在是新社会,不兴这个;还有知青点也没有单独房间,让他搬过来住呗,咱家能住开。”
一屋子老老少少都没说话,看着这缺心眼的玩意儿。
关键时刻还得大伯出面:“小徐呀,你要做上门女婿,你家里知道不?这是大事必须家里同意,咱不能瞒着父母,别让家里以为你大老远的来支援国家建设,还被当地人欺负了。”
徐知青本来是想搬过来占便宜,可不想做上门女婿呀,这要传出去,他还能做人吗?不得让人讲究死。马上说:“英子舍不得离开家,我们就寻思搬过来住也行。”
二伯母说:“那不用,哪有大姑娘结婚住家里的。都在一个屯子,天天都能见面。”
徐知青沉默不吱声,他个子小,小胳膊小腿的干不动地里的活,要靠他自己能饿死。所以才想找个家庭不错的姑娘结婚,到女方家混吃混喝,没想到人家不愿意呀。
二伯看这情况还得自己拿主意:“彩礼就30块钱,这钱家里不留,结婚都给英子压箱底。房子到大队部租一个先住着,就这么定了,你俩早点结婚,要不有人举报,你俩都得挨批。”
最后一句话就是吓唬徐知青呢,怕他拖着不结婚。谁让他俩拉手的事大家都知道,有肌肤之亲了,不结婚就是耍流氓。
徐知青也没办法,只能同意。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况且他就是一条虫。最后听说第二天要去领结婚证,他是真后悔了,脸色变了又变,后悔也晚了。
小荔在旁边看着这个堂姐夫的表情就猜到他咋想的,还真没看错,真不是个好东西,压根就没想着领结婚证,是想学陈世美以后发达了能回城了要抛妻弃子呀。
她英子姐是真眼瞎呀!就这么个人,也就长得还算清秀,戴个眼镜,撑死165的身高,还没她们姐俩高,家里啥活不会干,地里啥活干不了,不知道图他啥?
徐知青从王小英家出来,心里哇凉哇凉的。他就没想过在农村扎根,更没打算在这里结婚生子,如今骑虎难下,这婚不结不行呀。他耷拉个脑袋回到知青点,他们知青人不多,四男两女,都是从祖国各个地方来到大东北下乡的。有两个男知青三观正看不上他骗吃骗喝的行为,觉得丢他们知青的脸。剩下一个和他交好的张知青,也和屯子里的姑娘暧昧不清,混吃混喝的,就是做的隐蔽还没被发现。如今看着徐知青被逼婚,自己也有些害怕。
两个女知青都是从大西北过来的,家里穷孩子多,觉得徐知青家父母都是正式工人条件好,都对他有意思,要不能和王小英打架嘛。
睡觉前,英子到小荔屋里:“胖丫,明天姐去领证,你跟着一起去呗。”
“我不去,太远了走不动”小荔懒得动弹,更不愿意看见小白脸姐夫。
英子央求:“去吧,咱爷赶牛车去,不用你走路,看给你懒的。”
小荔说:“你领个结婚证,还用咱家去那么多人陪着呀!”
“我这不是没领过吗,有点害怕,让你去,你就跟着去呗,磨叽啥呀!”她英子姐没好气的说。
“行了,知道了。”小荔心想:你没领过证,好像我领过是的。
英子害羞的问“你觉得徐知青人咋样?是不是挺好的。”
“我觉得不咋样,你觉得好就行”在小荔心里知青都是白眼狼,等国家政策放松都拍拍屁股回城了,无论男女,没有几个不抛妻弃子的。
英子拽着她胳膊晃悠:“怎么不好了。她爸妈都有工作,哥哥姐姐都结婚了,家庭条件多好呀。”
小荔往山里跑了一天,出了一身汗,就想到空间洗个澡。不愿意和傻了吧唧的堂姐磨叽,就出主意说:“姐,你快去找二伯娘吧,我记得她好像有几块好看的花布,正好结婚给你做衣裳,你不去问问。”
听说有布料可以做衣服,她也不在这里多待了,转身就出门找她妈去了。
小荔赶紧把门插上,进空间洗漱。有个空间真方便,要不平时洗澡也是麻烦事。她发现割的猪草放一天了,还是很新鲜的,想着是不是空间有保鲜功能呀。到厨房烧了一壶水,倒进杯子里分别放到两个卧室、客厅、厨房,等明早看看有没有变化。
六十年代的乡间夜晚,宁静的能听到虫鸣蛙叫声,空气清新甘冽。天空是墨蓝的,皎洁的月光和满天的星星,一同洒满大地。
清晨的大公鸡就“喔喔”的叫,全家人都动起来,做饭、喂猪、喂鸡,打水、扫院子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小荔也早早进空间,发现只有厨房的水凉了,其他地方的水都冒着热气。这证明空间有保鲜功能呀!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小荔妈看她姑娘一早上就咧个嘴傻笑:“胖丫,想啥美事呢?”
“妈,今天我不上工,和我爷一起去公社。”小荔说。
小荔爸从屋里拿了五毛钱给她,让她到供销社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她爸妈就是惯孩子家长,从不打骂,自家孩子怎么都对。
小荔开心的接过这笔巨款,她身无分文,终于有钱傍身了。作为经济独立过的女性,突然间一分钱没有,多少有点慌,兜里有钱心里踏实。
英子看见三叔拿钱出来,也去找二伯娘要钱。
二伯娘抠搜惯了一分钱都不想往外拿:“你要钱干啥呀,结婚买东西都是男方的事,你有稀罕的东西让小徐给你买。”
英子不依不饶的缠的二伯娘没办法也给了五毛钱,还叮嘱她别乱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673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