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余波与回县城
张彩霞这番彪悍发言,不只震慑住了落荒而逃父母,更是在整个屯子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淳朴的村民,平日里有个矛盾拌嘴,顶多是指着鼻子骂几句,或者气急了撕扯两下,抓抓头发扯扯衣服。像这样动辄就要“上纲上线”、“找厂长”、“告革委会”,甚至搬出“反动”、“吃枪子儿”这种要人命词眼的,简直是闻所未闻!这姑娘的心,也太狠、太毒了!
屯子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老天爷!亲爹亲妈都敢这么整?这还是人吗?”
“以后可得离她远点,这姑娘心黑着呢!沾上就没好!”
“疯了,我看是彻底疯了!精神肯定不正常!”
各家的老娘们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揪着自家孩子的耳朵叮嘱:“离知青点那个张彩霞远点!听见没?那就是个疯婆子、丧门星!谁沾上谁倒霉!”一时间,张彩霞成了屯子里最不受待见的存在,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王家院子里,气氛也有些凝重。小荔大伯沉着脸,对家里人说:“彩霞这孩子以后少来往,这是个六亲不认的,心肠歹毒!这种人,沾不得!”
英子妈也拉着英子,忧心忡忡:“英子,听见你大伯说的没?以后别跟她呛呛,躲着点走!我看那丫头,邪性得很!”
英子却梗着脖子不服气:“哼!我怕她?她敢惹我,看我不把她脸挠开花!”
王小荔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也是暗暗吃惊。张彩霞这睚眦必报、见不得人好的性子,以后指不定还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她想了想,对大伯说:“大伯,我看她这样,还是太闲了。一天到晚啥活不干,精力没处使,可不就全用来琢磨这些歪门邪道了?”
大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这个理儿。不下地,不干活,净琢磨些没用的。”
小荔见大伯认同,便接着说道:“要不,您跟村长、大队长商量商量?下次去公社开会,顺便也跟知青办的领导反映反映情况?这些响应号召下乡建设农村的知识青年,是不是也得有个章程?总得把基本的口粮挣出来吧?这也不光是年末倒贴钱的事,不是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吗?劳动教育,是不是最根本的‘再教育’?” 她把话说得既在理,又符合政策精神。
小荔妈立刻拍手:“我闺女说得太对了!来农村不劳动,算啥接受教育?咋进步?就该这么办!”
一旁的小荔二伯听着,心里却翻腾开了:好家伙,这老三家闺女,看着笑眯眯一团和气,跟谁都不红脸,可这心眼子……是真深啊!轻飘飘几句话,就从根子上给张彩霞挖了个大坑,让她以后想偷懒都没门儿!偏偏这主意还打着“为知青好”、“响应政策”的旗号,连背锅的都想好了——知青办!再看看自家那个傻闺女英子,还傻乎乎地想着跟人干仗呢……这差距!老三看着也不比自己聪明多少啊,咋养的孩子都这么……这么……让人后背发凉呢?二伯搜肠刮肚,勉强想到个词儿——笑里藏刀!
要是小荔知道她二伯心里想的,肯定会告诉他,那叫“厚黑学”。
大伯抬头看了眼小荔娘俩,沉吟片刻,还是点点头说:“行,一会我和村长、大队长唠唠,不能让这些年轻人在屯子里就这么荒废下去。再说了,以后要是真有知青回城名额,那些没好好接受劳动教育、连基本工分都挣不够的,凭啥优先考虑他们?这不是给咱农村抹黑吗?”
“哼!”英子一听“回城名额”就更来气了,小声嘀咕,“就她那样还想回城?还帮她想着名额?就不该管她,让她在这烂地里待一辈子才好!”
英子男人徐阳在旁边听着媳妇的嘀咕,无奈地摇摇头。他心想:傻是傻了点,可也真实可爱。过日子嘛,图的就是个轻松。要是像大伯娘或者小姨子那样的……徐阳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瞄了一眼走路还有点瘸、姿势不太自然的大伯——看看,这就是惹了不能惹的女人的下场!家里这两位,那是真不能招惹的主儿!
大家又说了会儿话,就散开,各忙各的去了。地里庄家种完,现在屯子也没那么忙了。
小荔看着爸妈,再次说:“爸,妈,下午我回县城,你俩跟我过去住两天呗?家里也没啥急事了。”
小荔妈摆摆手:“不去了。你没看后院猪圈吧?今年抓了两头猪崽子,一头是任务猪,年底得上交,另一头得好好伺候着,留着过年杀了吃肉。家里离不了人。”
小荔爸也补充道:“还跟你大奶奶家定了几只鹅崽和小鸡仔,这两天就该送来了,得有人看着。”
小荔担忧地问:“爸,你和我妈每天上工就够累了,还要养猪养鸡鸭鹅的,能忙得过来吗?可别把身子累垮了。”
“放心吧闺女!”小荔爸一脸轻松,“这点活儿算啥?忙得开!你在城里好好工作,别总惦记家里,我们好着呢!”
正说着,大伯娘风风火火地在外头喊:“胖丫!胖丫!”
小荔赶紧出来:“大伯娘,咋了?进屋坐会儿?”
“不坐了!”大伯娘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大布袋,“你下午几点走?大伯娘跟你一块儿去县城!看看你红梅嫂子去!”
“咱们两点从家走,坐下午三点的客车,行不?”小荔算了下时间。
“行!我这就去再拾掇拾掇!”大伯娘说完,转身又快步走向厨房。
小荔看着大伯娘雷厉风行的背影,心里大概猜到了几分——那大布袋里,八成是粮食。
果然没猜错!大伯娘心里憋着一股气:家里的细粮,宁可拿去给儿媳妇红梅补身子,也绝不再便宜那个敢勾搭她男人的武寡妇!
这几天,她连饭都懒得做了,老太太看在眼里,心里明镜似的,却愣是一句闲话没敢说——谁让自家儿子理亏在前呢?老太太心里也憋屈,只能看着大儿媳耷拉着脸,全家都得陪着小心。
下午,小荔爸扛起大伯娘那袋沉甸甸的粮食,送闺女和大嫂去公社坐车。他扛着袋子,看着前面走着的两人,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大嫂是真狠啊,把大哥打得走路都不利索了,那武寡妇的脸更是被抓得没脸见人。看大嫂这架势,气儿是还没消呢!
到了公社汽车站,小荔爸把粮食搬上车放好。客车发动机“突突”地响起来,催促着乘客上车。
“爸,我们走了啊!你跟妈在家好好的,别累着!”小荔站在车门口挥手。
“知道了!路上小心!”小荔爸大声应着,用力挥了挥手。
客车卷起一阵尘土,缓缓驶离了公社。小荔爸站在原地,望着那抹越来越小的车影,心里忽然就空落落的。两个孩子,一个在省城上大学,一个在县里有了工作,都不在身边了。
这滋味,酸酸涩涩的,很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孩子们都是为了奔个好前程,能走出去,是本事,也是福气。这么想着,那点失落又慢慢被欣慰取代,只是望着那条通往远方的土路,目光里终究还是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牵挂和寂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672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