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培训班遇老乡
傍晚的食堂灯火通明,弥漫着白菜炖粉条和玉米饼子的混合气味。小荔端着打好的饭菜,目光扫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李爱华、李云英和孙芳三人坐在一起,李云英正阴沉着脸,筷子在碗里搅来搅去,没吃几口。
小荔心里“啧”了一声,果断调转方向——对着那张晚娘脸吃饭,她怕消化不良,糟蹋了这好不容易有点油星的伙食。
她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刚扒拉了两口饭,一个爽利的声音在桌边响起:“王小荔同志你好!这儿没人吧?我能坐这儿吗?”
小荔抬头,只见一位剪着齐耳短发、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人端着饭盒,笑容可掬地看着她。小荔连忙点头:“没人没人,大姐您坐!”
短发大姐利落地坐下,笑着自我介绍:“我叫刘桂兰,红旗公社邮局的。今天在课堂上,你站起来说话那会儿,我可真佩服!条理清楚,有理有据,还不卑不亢的,真给咱们基层长脸!”她竖了个大拇指。
小荔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也笑了:“桂兰姐过奖了,我就是有啥说啥。红旗公社?哎呦,那可太熟了!我老家就在王家屯,离公社很近!”一听是老家附近的人,小荔心里亲近了几分,语气也更热络了。
“王家屯?”刘桂兰眼睛一亮,嗓门都高了些,“哎妈呀,这可真是老乡见老乡了!我姑父就是你们屯的大队长张有根啊!我结婚前老往你们屯子跑,跟我表妹张小花玩得可好了!张小花你认识吧?就大眼睛,辫子老长那个!”她边说边比划。
小荔一听张小花,乐了:这世界可真小!居然碰上了张小花的表姐!她面上不显,依旧带着笑:“认识认识,太认识了!我爸王有田,排行老三,我妈是屯子的妇女主任张芳芳。”
“王老三?!”刘桂兰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响亮得引得旁边几桌都侧目,“哎呦我的天!原来你就是王老三家那有出息的闺女啊!你哥是不是在省城念大学的那个?”她嗓门洪亮,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你们家现在在咱们那片儿可是这个!”她又竖了个大拇指,“你哥王小泽,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大学生!”
小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沾了她哥的光成了“名人”。她忍着笑点头:“是,我哥是叫王小泽。”
刘桂兰凑近了些,带着点促狭的笑意,压低了些声音:“说起来,前几天我那表妹小花还上我家磨我呢!非缠着我给她在城里介绍个对象。我上哪儿认识城里的好小伙去?给她介绍公社粮站的,她还瞧不上!后来才支支吾吾说,她相中你家大学生了!啧,我寻思着,你们家是不是没应承这事儿?”她哈哈笑起来,倒没什么恶意,纯粹是当个乐子讲。
小荔心里对张小花那点心思门儿清,但也不能因为这事给眼前这爽快大姐撂脸子。她笑了笑,委婉地解释:“桂兰姐,这事吧……主要是我哥还在念书呢,大学得好几年才毕业。这中间变数太大,谁也说不好以后是啥光景。再说了,他现在心思都在学业上,家里也觉着不是谈对象的时候。”
“就是就是!”刘桂兰深表赞同,“我当时也是这么劝小花的!我说你务实点,找个知冷知热、踏实肯干、能护着你的小伙子多好?咱农村姑娘,找个本分人过日子才是正经!可那丫头啊,心气儿高着呢,一门心思就想往城里嫁,拦都拦不住!”她无奈地摇摇头。
小荔摸了摸鼻子,心想:这张小花是看她进城工作,受刺激了。就想攀个高枝和她比比谁厉害!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很是融洽。吃完饭,一起洗了饭盒,结伴往招待所走。刚出食堂大门,就碰上了李爱华她们三人。
李大姐是个爱热闹的,立刻加入了“唠嗑二人组”。
走了没几步,李大姐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分享起刚打听到的“内部消息”:“哎,跟你们说个事儿!看见咱们教室里坐第三排靠窗那个瘦高个儿男人没?姓朱那个!”
小荔努力回想了一下,培训班里男同志本来就凤毛麟角,好像是有这么一位,存在感不高。
刘桂兰倒是立刻想起来了:“对对对!是有这么个人,看着挺斯文的,话不多。咋了,李大姐?”
李大姐脸上带着一种掌握秘闻的得意,声音压得更低了:“听说啊,这位朱同志,参加完这次培训,就要调到省局来了!”
“啊?真的假的?”刘桂兰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为啥调他呀?他有啥门路?”
小荔也好奇地看向李大姐。省局调人?这事她还真没听说过。
李大姐给了她俩一个“你们还是太年轻”的眼神,解释道:“一看你俩就是进系统时间不长。咱们这行当啊,隔个两三年,省局总会从下面县市局抽调那么一两个‘骨干’上来,美其名曰充实力量、培养人才。这名额啊,就跟那肉包子似的,香得很!就是不知道好事,最终能落到哪个幸运儿的身上。”
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至于为啥是他……你们琢磨琢磨,这调令是谁发的?又是谁批的?没点‘说法’,这好事能轮得到?”
刘桂兰恍然大悟,咂咂嘴:“哦……明白了,得有‘人’!”她做了个心照不宣的手势。
小荔也了然地点点头。这年头,调动工作,尤其是往省城调,光有能力可不够。
李大姐话题一转,看向小荔,关心地问:“小荔啊,我看你晚上没跟我们一块儿吃,是不是还跟李云英怄气呢?别理她,那丫头心眼儿跟针鼻儿似的!”
小荔笑着摇摇头,语气轻松:“李大姐,我真没生气。为了个不相干的人生气,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犯不着。”
“你没生气就好!”李大姐撇撇嘴小声说,“你是没生气,那位可气坏了!你是没看见,那脸拉得老长,跟谁欠她八百吊钱似的。我看她晚饭都没怎么动筷子,光在那儿运气了!”
小荔挑了挑眉,一脸无辜:“她生哪门子气呀?问题是她当众问的,我也只是‘实事求是’地回答嘛。我说的那些,句句都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她才不会承认,自己就是故意指桑骂槐,暗戳戳地把李云英比作那心思龌龊、挑拨团结的“臭虫”呢!
说话间,招待所到了。刘桂兰也住在二楼的一个三人间。她问了小荔的房间号,热情地说回头去串门,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小荔回到自己的小单间,先像其他学员一样,提着暖水瓶去水房打了满满一壶开水——这是集体生活的日常,别人做的事,她也不能落下。
关好门,仔细插上门销,她才松了一口气。闪身进入空间,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个热水澡。整个过程没用几分钟,生怕有人敲门找她,那可就露馅了。
收拾清爽,身心舒畅。小荔坐到小书桌前,拿出今天的课堂笔记,认真地重新梳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高老师讲的理论框架很好,但她结合自己那点实践经验时,才发现基础知识的漏洞简直像筛子眼儿一样多!许多专业术语、流程规范,她都是一知半解,纯靠实践中的小聪明在应付。
“看来光靠这点底子混日子是不行了……”小荔放下笔,揉了揉眉心,心里涌起一股紧迫感。
她是打算在县邮局捧着“铁饭碗”安安稳稳混到退休,但前提是自己的专业能力必须站得住脚。
她才十七岁啊,离退休还有漫长的三十多年!想想未来,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旦掀起,大学生、中专生会越来越多,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自己要是现在不抓紧时间把专业知识打牢夯实,将来凭什么在县邮局立足?凭什么不被那些朝气蓬勃、知识扎实的年轻人取代?
危机感像冷水一样浇醒了小荔。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不行,不能偷懒了!辛苦这两年,把根基扎牢,以后几十年才能过得安稳舒服!”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苦”,她王小荔现在就得下决心去吃!她重新翻开笔记,拿起笔,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字一句地啃了起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672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