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信笺,心潮暗涌
就在小荔眼巴巴望着院子里那口翻腾着热气的大铁锅时,奶奶端着一个沉甸甸的粗瓷大盆进了屋,“咚”地一声放在炕桌上。盆里是咕嘟冒泡的酸菜炖五花肉,浓郁的肉香裹挟着酸菜的爽利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块颤巍巍的,粉条吸饱了汤汁缠绕其间,刚切好的血肠在滚烫的汤里浮沉,诱人的油花顺着盆边缓缓滑落。
“快!趁热乎劲儿吃!今年这猪养得足膘,肉香得紧!”奶奶一边招呼,一边不放心地叮嘱,“你们仨姑娘就在这屋吃,外头人多手杂,英子和彩霞都怀着身子,可得小心点,别磕着碰着。”
“奶,您就放心吧!我们保证乖乖在屋里,哪儿也不去!”小荔赶紧应声,让奶奶宽心。
小荔夹起一块厚实的五花肉,蘸了点儿蒜泥酱,一口咬下去,肉皮的韧、肥肉的化、瘦肉的香,混合着蒜泥的辛辣在口中炸开。酸菜炖得恰到好处,酸脆爽口,完美地化解了油腻。再尝一口血肠,嫩滑无比,滚烫鲜美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熨帖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她捧着玉米饼子,就着这绝顶的美味连吃几口,鼻尖很快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由衷赞叹:“香!真香!这酸菜味儿也正!”
英子捧着碗小口喝着热汤,脸上被热气熏得红扑扑的。张彩霞则闷头挑着盆里的血肠,吃得专注。三个姑娘围坐在热炕头,被这盆热腾腾的杀猪菜烘得红光满面,暂时抛开了其他心思。
杀猪宴的热闹与热气随着日头西斜渐渐散去,王家小院重归宁静,只余下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柴火味和肉香,久久不散。小荔一家三口带着满身的暖意和沉甸甸的“战利品”——分好的猪肉、几段肥厚的血肠,还有几只收拾干净的大白鹅,踏上了返回县城的路。
临出门,张彩霞挺着大肚子追到院门口,一把将一张折得皱巴巴、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清的纸拍进小荔手里:“胖丫!别忘了啊!这信给我妈!让她四月里一定得准时过来!要带啥东西都写上面了!”那语气,仿佛小荔是她家专属的传令兵。
小荔妈在旁边看得眉头紧锁,心里暗骂:“真是随了根儿!跟她那个妈一样,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回程的班车在颠簸的土路上摇晃。小荔凑近她妈,小声商量:“妈,等下了车,让我爸先回去烧屋子,咱俩顺道把信给我大姑送去得了?”
小荔妈撇撇嘴:“送啥送!你大姑那人,心比石头还硬!彩霞结婚都没吱一声,现在用得着了?我看悬!这娘俩,没一个省油的灯!”话虽如此,看着闺女手里的“烫手山芋”,她也知道同村住着,这点忙还是得帮的。
晚上六点多,天已黑透,一家人才回到县城。小荔妈麻利地从装猪肉的大麻袋里掏出一大块肥厚的五花肉和一只褪得干干净净的老母鸡:“老三,你先回家,把炉子点着,炕烧热乎。我带着胖丫去趟国梁家,给大嫂送点东西。”
“行,你俩路上当心点,早点回。”小荔爸应着,扛起沉重的麻袋往家的方向走去。
小荔母女来到张国梁家,小婴儿睡得正香。小荔妈把肉和鸡递过去:“这鸡给红梅炖汤补身子,今年的猪肉养得肥,炖酸菜可香了!”
大伯娘连声道谢,妯娌俩站在门廊下小声寒暄了几句。小荔妈惦记着家里:“大嫂,天不早了,我们就不多待了,家里冷锅冷灶的还得收拾。”
“哎,好,路上慢点啊!”大伯娘送到门口。
“大伯娘再见!”小荔也乖巧道别。
从国梁家出来没多远,就是小荔大姑王凤琴家。小荔妈走到院门外,扬声喊:“王凤琴!在家没?”
不一会儿,屋里亮起灯,大姑披着件棉袄出来,隔着院门看清来人,脸上没什么表情:“老三家的?这大晚上的,有啥事?”丝毫没有让她们进屋的意思。
小荔妈也懒得废话,直接把那封皱巴巴的信往她手里一塞,开门见山道:“你家张彩霞,四月初要生孩子了,让你过去伺候月子,顺便做些小被子小衣服。喏,这是她写的信,要带啥都写着呢。话和信我都带到了。”说完,拉着小荔转身就走。
身后传来大姑拔高的、带着惊愕和难以置信的声音:“啥?!生孩子?她啥时候结的婚?!我咋一点不知道?!”
小荔妈脚步更快了,像没听见后面的追问,低声教育女儿:“瞅瞅!连屋都不让进!以后她们家这些破事儿,咱少沾边!就算求上门来,也别搭理!”小荔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没吱声。今天看着张彩霞挺着那么大的肚子,一时心软才答应捎信,现在只觉得后悔。
娘俩回到家,小荔爸已经把屋子烧得暖烘烘的。奔波了一天,骨头缝都透着乏意。三人简单洗漱,早早钻进了热被窝。
第二天一早,小荔顶着寒气来到邮局。刚进门,胡甜甜就凑了过来,脸上表情复杂,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小荔,听说了没?张美丽……要结婚了!”
小荔心里“咯噔”一沉:“这么快?!哪天?”
“就这周末!”胡甜甜咂咂嘴,“真是快!听说牛家那边催得急,排场还要摆得很大。唉……”她长长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但眼神里的惋惜,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仿佛看到了某种不祥预兆的忧虑,小荔看得真真切切。
张美丽为了父亲仓促嫁人、近乎“献祭”自己的选择,像一块冰冷的巨石,重重压在每一个听闻此事的年轻姑娘心头。时代的阴影,从未如此具象而沉重地笼罩在她们生活的上空。
小荔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默默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刚整理好桌面,就听左秋生喊道:“王会计!有你的信,部队来的!”
“哎!谢谢左哥!”小荔的心跳瞬间加快,带着雀跃接过信。信封上,陆怀瑾那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让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回到座位,带着点虔诚的小心翼翼,撕开了信封口。展开信纸,陆怀瑾的思念与关切如同暖流,透过字迹潺潺涌来。他细细询问她回程是否顺利,家里是否安好,字里行间是化不开的牵挂。
然而,当小荔的目光落在信纸的后半段时,呼吸不由得一窒,心跳也仿佛漏跳了一拍。
“……小荔,关于我们上次提及的未来,我一直在积极想办法。你之前在邮局协助破获敌特案立下功劳,这为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向部队领导详细汇报了你的情况(特别是你的会计专长和立功表现),他非常重视,认为你是难得的人才。他表示,沈市军区医院的财务室,或者后勤处的档案管理部门,都非常需要你这样业务扎实、政治可靠、有突出贡献的同志。这两个岗位,相对清静专业,也符合你的能力。”
“此事目前还在初步沟通阶段,具体落实哪个岗位、何时能调动,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和走程序,但领导的态度是明确支持的,认为可行性很高。小荔,这是关乎你未来工作和我们能否团聚的大事,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你对调动到沈市工作,尤其是医院财务或后勤档案这样的岗位,意愿如何?有没有什么顾虑?盼你能认真考虑,并告诉我你的想法。”
陆怀瑾的措辞是务实而充满希望的,他甚至开始描绘蓝图:“……若此事能成,我们便不必再忍受两地分离的煎熬。沈市比冰城大,生活便利,我也会竭尽全力安排好一切,让你没有后顾之忧。盼能早日接你来沈,我们一起规划属于我们的未来生活……”
这封信,像一颗投入看似平静心湖的石子,激起的却不是甜蜜的涟漪,而是汹涌的、裹挟着冰粒的恐慌浪潮!
调动工作!离开冰城!去沈市!而且是现在就要她表态!
“共同规划未来”……陆怀瑾描绘的未来蓝图是温暖而诱人的,可这蓝图的基础,是让她拔根而起,离开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离开父母,离开她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圈子!
尤其是此刻,张美丽仓促婚姻的阴影如同冰冷的铁幕笼罩在心头,让她奔赴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陆怀瑾信中那句“盼你能认真考虑,并告诉我你的想法”,此刻像一道不容回避的考题,带着巨大的压力砸在她面前。
巨大的抗拒感和莫名的恐慌瞬间席卷了她。对离开的深切恐惧,对家庭沉甸甸的责任感,对未知环境的惶惑不安,以及对张美丽命运的共情式担忧,像无数冰冷的藤蔓紧紧缠绕住她的心脏。陆怀瑾信中所言的“可行性”和“支持”,以及那殷切的征询,此刻在她眼中,却成了步步紧逼、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
她捏着信纸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信上那些充满期待的字迹仿佛在眼前晃动、模糊。方才因收到信而升起的甜蜜思念,瞬间被这沉重的现实挤压得几乎喘不过气。她该怎么办?如何回复这封满含期待却又让她心慌意乱的“征询函”?
小荔的目光茫然地投向窗外冰封冷寂的街道,只觉得那冬日的刺骨寒意,似乎顺着薄薄的信纸,一路钻进了她的心底,冻结了刚刚升起的那一丝暖意。而她自己人生的岔路口,也正被这封信,推到了眼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6150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