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六八年:我在东北有空间 > 第136章 腊月里的团聚与调岗

第136章 腊月里的团聚与调岗


小荔的心事和犹豫不决,在父母乐观而务实的目光里,似乎变得不那么难以承受了。家,永远是消化心事的港湾。

腊月的气息渐浓,一个周日,小荔的哥哥王小泽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这是他上大学后第一次回家,也是第一次踏进县城这个真正属于他们的新家。看着熟悉的父母,小泽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仿佛什么都没变,又仿佛有些东西悄然沉淀、生长了——是父母渐渐褪去了农忙时的风霜,染上了城里人的从容;而他自己,在知识的浸润下,悄然拔节。

“小泽!快进屋,外头贼冷!”小荔妈满脸喜色地迎上来,拉着儿子的手左看右看,“哎哟,长高了!就是太瘦!光顾着读书了,不顾身子骨可不行!”她心疼地摩挲着儿子略显单薄的肩膀。

小荔爸也咧着嘴笑,看着比自己还高出半头的儿子,眼底满是欣慰:“回来咋不提前捎个信?我好去车站接你,这大包小裹的多沉!”

小泽放下行李,笑容爽朗:“爸,妈,不沉,我有的是劲儿!胖丫呢?放假了也没在家?”

“你妹啊,”小荔妈一边接过儿子脱下的棉袄,一边说,“她单位有个同事今天结婚,吃席去了。饿了吧?妈先给你下碗热汤面垫垫,晚上给你炖大鹅!”

“真饿了!”小泽揉揉肚子,“中午在火车上没吃,就等着回家这顿呢!”

小荔爸一听就皱了眉:“你这孩子!再省也不能饿肚子啊!是自个儿坐车回来的?”

“没,跟同学胡爱国一块儿,他家离咱这片儿不远。”小泽解释着,坐到热炕头暖手。

“这学上的,”小荔爸还是有些不解,“咋连个寒暑假都没了?一学就是一整年?”

小泽耐心解释:“爸,我们是学校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政策要求缩短学制。别的学校两年就毕业了,我们医学专业特殊,前两年在学校学理论,第三年得去医院跟医生实践。”

“那可得好好学!”小荔妈立刻严肃起来,“将来是要给人瞧病的,半吊子可不行!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你妈说得对!”小荔爸也点头,“这大学上得不容易,得学出真本事回来!”

小泽郑重地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我肯定好好学!”

此刻,县城的另一端,牛副主任家的小院里里外外挤满了人,说话声、脚步声混在一起,透着股热闹劲儿。革委会副主任儿子结婚,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要来捧场。院子里摆满了桌子,气氛热烈得近乎喧嚣。

今天是张美丽结婚的日子。无论私下关系如何,同在一个单位,都得来。邮局的同事们凑份子买了礼物——一对大红色枕巾、一个印着大红喜字的搪瓷脸盆、还有一个新暖瓶。

新娘子张美丽,穿着一身崭新的红棉袄,配着笔挺的黑色毛呢裤和锃亮的黑皮鞋,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她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站在同样穿着新军装的牛大壮身边,接受着宾客们或真心或客套的祝福。牛大壮笑得憨厚,带着点新郎官的傻气。

邮局几个人被安排在一桌。胡甜甜凑近小荔,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地说:“最新消息!张美丽她爸没事了!放出来了!说是被诬告的!好像……还要调到教委去呢!”她的语气里充满了对这个“人情社会”和“权力”的复杂感慨。

小荔默默听着,目光掠过张美丽那张在红妆映衬下、笑容却似乎有点僵硬的侧脸,再看向周围那些满面红光、高谈阔论的宾客,只觉得这热闹喜庆的表象下,浮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荒诞和冰冷。这个小县城里,权力编织的网,轻易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

下午,小荔早早离开了喧闹的婚宴。推开家门,一眼就看到坐在炕上跟爸妈说话的哥哥小泽,顿时惊喜地喊出声:“哥!你啥时候回来的?”

小泽看着裹得像个棉球似的妹妹,笑着打趣:“中午到的!一回来就听说我们家胖丫去吃席了,咋回来这么早?”

小荔摘下帽子围巾,脱掉厚重的大衣,撇撇嘴:“我跟新娘子关系也就那样吧。吃饱了还留着干啥?”

小泽立刻捧场:“那肯定是她的问题!我妹妹这么可爱又讲理,处不好关系绝对是对方有问题!”

小荔煞有介事地点头:“就是!我人品多好啊!”  兄妹俩对视一眼,忍不住“噗嗤”一声都笑了出来。几个月没见,那点生疏劲儿,瞬间被这熟悉的斗嘴和笑声冲散。

“哥,学习累不累?啥时候能真的给人看病啊?”小荔爬上炕,挨着哥哥坐下。

“早着呢!”小泽笑道,“还得熬两年。不过你可别小瞧你哥,我可是优秀学员,成绩排前头呢!”

“呦!真没看出来,咱家还藏着个会读书的好苗子呢!”小荔故意夸张地瞪大眼睛。

小泽关心地问:“家里这一年都好吧?爷奶那边呢?”

“都好着呢!爷奶身体硬朗,老家也没啥事。”小荔应着,随即又压低声音问,“哥,你们学校……现在里面还安稳吗?能静下心学习吗?”

小泽的神色也认真了些:“还行。最乱那几年过去了,有些老师下放了。现在相对平静,能安心读书。放心吧,哥心里有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晚上,一家四口难得团聚,小荔爸妈铆足了劲做了一桌子硬菜:铁锅炖大鹅咕嘟着诱人的香气,大骨头炖的酸菜粉条,晒干的豆角丝吸饱了五花肉的油脂,还有一盘清爽的土豆丝。小小的屋子被饭菜的香气和团聚的暖意填满。

小荔爸今天格外高兴,给自己倒了一小盅白酒,还逗儿子:“小泽,来,陪爸整一口?”

“你个没正形的!”小荔妈立刻瞪眼,“那玩意儿多辣!别带坏孩子!”她转脸就换上慈爱,给兄妹俩一人夹了个炖得酥烂的鹅大腿,“多吃菜!别听你爸瞎忽悠。小泽,胖丫,快尝尝这鹅腿,炖得可烂糊了!”

小荔夹起炖的脱骨的鹅大腿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香!真香!爸,你这手艺快赶上国营饭店大厨了!”

小荔爸被闺女一夸,得意地哈哈大笑:“哈哈,好吃吧!这可是我特意跟咱单位食堂大师傅偷的师!人家是正经考过证的厨子!”

小荔妈听了,立刻顺杆爬:“那敢情好!今年过年三十那顿团圆饭,就交给你了!好好露一手!”  一家人围坐桌前,说说笑笑,温馨的灯光下,是久违的、其乐融融的团圆饭。

第二天,小荔妈照常去托儿所上班。刚一进门,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很快,陈所长召集所有保育员开会,正式宣布了组织上的“调岗优化”方案:

三人调往工厂车间,工资暂时不变,未来随工厂工人标准同步调整。

机械厂食堂需要两名帮厨,工资不变。

街道办需要一个认字的,工资略降。

陈所长话音刚落,大家的目光都热切地投向了“食堂帮厨”的名额——油水足,还能省下家里的饭钱,谁不眼馋?纷纷积极表示想去食堂。

小荔妈心里早有盘算。等大家嚷嚷得差不多了,她适时地开口,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点“体谅组织难处”的诚恳:“陈所长,我是好同志,组织上怎么安排,我坚决服从命令!不过呢,我也有点个人的实际困难,得跟组织汇报一下。”

她顿了顿,看向陈所长说,“我年轻时候在生产队,干活太拼,落下点毛病,身子骨实在扛不了重活。这事儿呢,上次县政府办公室下来了解情况时,我也反映过身体不好的情况,县里的领导同志是知道的。另外,我以前在村里当过妇女主任,读书认字、写写算算都没问题。所以……您看街道办这个岗位,我觉着我挺合适。”

她这番话一出,另外两个也想去街道办的保育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县政府领导都知道?还特意记了她的困难?这难道……是上面有人特意给她安排好的位置?两人心里犯起了嘀咕,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敢再吭声抢这个名额。毕竟,为了一个工资还略降的街道办工作,得罪了“有关系”的人,划不来。

其实,她们纯粹是想多了。小荔妈口中的“领导”,就是那个差点被她厚脸皮惊到的小干事。她只是朴素地认为:自己反映过困难,上面肯定都记录在案了。这阴差阳错的巧合,加上街道办岗位本身吸引力不大,竟让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个相对清闲、又能发挥点“认字”优势的工作。

一场原本可能剑拔弩张的调岗危机,就这样被小荔妈用她特有的、带着点小狡黠的朴实智慧,轻巧地化解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4/235860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