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张伟豪把整理好的资料往茶几上一放,家庭会议正式开始。
“爸,妈,我想了很久,还是直接收购最妥当。
免得后期扯不清债权债务,咱们能省不少麻烦。”
王燕拿起方案仔细看着,张国庆则盯着 “裁员名单” 那页,眉头越皱越紧:“这裁掉一半人,就是七百多号人……
我和你妈手里的公司,哪能一下子消化这么多?
西部地产的工地虽缺人,但大多是体力活;物业公司也塞不了几个人。”
“不是硬塞。” 张伟豪赶紧解释,“咱们列出可分流的岗位,比如工地需要看守材料的,物业缺巡逻的,
如果组装 MP3 正缺人手。
愿意去的,咱们给培训;不愿意去的,按规定给补偿金,绝不勉强。”
他顿了顿,看着父母,“我是想,能帮一个是一个,但也不能为了安置人,把咱们自己的摊子拖垮了。”
王燕点点头,看到 “财务审计” 那行:“请会计师事务所是该的。
他们报上来的账,谁知道掺了多少水?
厂区抵押了多少钱,那三千万改造款到底花在哪,都得查得明明白白。
不然咱们接过来,说不定还得替他们还糊涂账。”
她在国营矿待过,也听人说过 “账面漂亮、实际亏空” 的猫腻。
“我最犯嘀咕的是这个。” 张国庆指着 “生产改造” 那条,
“他那破厂,连条像样的流水线都没有,真能做出你说的学习机、MP3?
别到时候机器一开,全是废品。”
“爸,您忘了他们能做对讲机?” 张伟豪笑着拿起设备清单,“对讲机的电路板比 MP3 复杂多了,他们有贴片机、波峰焊,这些设备稍调试下,做 MP3 主板绰绰有余。
外壳更简单,注塑机换套模具就行。” 他想起刘东说的 “用料扎实”,补充道,“再说他们的老手艺,军工级的做工,做出来的东西耐摔耐用,家长买学习机就图这个,说不定还能成咱们的优势。”
王燕摩挲着下巴沉思:“学习机、MP3…… 这些都是给年轻人用的,款式、功能得跟上潮流。他们以前做军品的,怕是不懂这些。”
“这个我来盯。” 张伟豪拍了拍胸脯,“刘东在电子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跟他合伙搞研发,保证款式不落伍。
厂里的老工程师负责把好质量关,两边一结合,肯定没问题。”
张国庆沉默了半晌,拿起方案又看了一遍,忽然重重拍了下茶几:“行,就按你说的来!先跟王厂长谈,这些条件他能接住,咱就坐下来聊价格;
接不住,咱也算是尽力了,也好给刘市长那边有个交代。”
“我这就给王厂长打电话。” 王燕说着就摸出手机。
电话接通的瞬间,她立刻换上温和却不容置疑的语气:“王厂长,是我,王燕。明天上午十点,方便来公司一趟吗?关于 934 厂的事,我们想跟你碰个具体的方案。”
那头的王贺文连声应着 “方便方便”,挂了电话,他在办公室里急得直转圈。
抓起内线电话就拨给总会计:“老周,明天上午十点去张总家开会,带上所有财务底册,越全越好。”
又接连打给分管生产的三个副厂长,“把设备清单、生产线现状都理清楚,明天跟我一起过去。”
媳妇在一旁提醒他:“书记要不要通知?”
王贺文摆了摆手 ,那位书记除了开会念文件,啥具体活儿都不管,去了也是白占位置,徒增麻烦。
他来到窗户前朝着厂区望去:张家人突然要谈 “具体方案”,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这边张国庆家还在细抠细节。
“明天谈的时候,得把丑话说在前头。” 张国庆给杯子续着热水,“裁员分流可以,但不能让他们觉得咱是冤大头,啥都包圆。”
王燕点头附和:“审计结果没出来前,绝不能松口谈钱,免得被他们的假账糊弄了。”
张伟豪在旁边补充:“生产改造那块,得让他们说清楚设备的实际状况,哪些能立刻用,哪些需要修,修要花多少钱。
别到时候咱们接过来,发现全是废铁。” 他想起上次去厂里看到的落灰设备,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王燕忽然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十一点半:“都快十二点了,赶紧洗漱睡吧,明天还要跟人谈事情呢。”
三人这才停了话头,各自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燕的办公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空气里的紧绷。
王贺文看着手里份裁员方案,眼睛盯着“裁撤 48%” 那行字上,像是被针扎了一般,嘴唇动了半天,愣是没挤出一句完整的话。
他早有心理准备,却没料到会裁掉近一半人。
几个副厂长传阅方案时,纸张摩擦的声音格外刺耳。
戴眼镜的孙小军最先沉不住气,扶了扶镜框看向王燕:“王董事长,您这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
他声音里带着急劲儿,“厂子里好多职工是子承父业,两代人都耗在这儿,一下裁这么多…… 怕要出乱子啊。”
他在厂里待了二十年,看着不少家庭从青年干到白头,哪能眼睁睁看着这摊子散了。
王燕食指轻轻敲着桌面,语气平静却坚定:“孙总,您说的我们都懂。
可 934 厂是企业,不是福利机构。
现在它走到这一步,谁都不愿意看到,但要救厂子,这刀子必须下。”
她抬眼扫过众人,“留着冗余的人手,就像给病树留着烂根,看着枝繁叶茂,风一吹就倒。”
总会计周姐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王董,资产审计我们全力配合,请第三方机构没问题。
但您说的‘全额收购’,是连厂区带债务全接过去?” 她最清楚账本里的窟窿,就怕张家是来捡便宜的。
“对,债权债务全接。” 王燕点头,“我们会请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一起捋清楚,该还的还,该追的追,最后谈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码。”
“那我们这些人的职级呢?” 另一个副厂长忍不住追问,“我在厂里是副处级待遇,你们收购了,还认不认?”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竖起了耳朵 ,比起普通职工的去留,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帽子和待遇。
“收购最终要过市政府这关,职级的事自然有安排。”
王燕淡淡回应,“愿意留下的,我们按能力给岗位,待遇不会低于现在;
不想留的,政府应该也会有安置政策。”
张伟豪坐在角落的沙发上,听着那副厂长绕来绕去都在计较个人得失。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在心里默念这几个字,忽然觉得有点讽刺。
这些人在厂里待了十几年,拿着比普通职工高几倍的工资,享受着分房、医疗的福利,可真到厂子要垮了,最先盘算的还是自己的退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0/236686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