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二十七章:航天大佬的邀约!

第二十七章:航天大佬的邀约!


何宇的直播间里,在线人数的数字已经凝固成了一个恐怖的基数——三百三十二万,并且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升。

无人机的高清镜头下,整个“希望之谷”化作了一座巨大的钢铁森林。

数十台塔吊如臂膀般挥舞,上千名工人如同精密的蚁群,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钢筋的骨架正在被血肉般的混凝土填充,一座未来大学的雏形,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这幅由几大“国家队”联手缔造的基建画卷,本身就具备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工业美学。

直播间的弹幕,早已被海量的惊叹所淹没。

【“每天来看一遍工地,感觉我捐的那一百块钱都变得滚烫了!”】

【“这才是华夏速度!太燃了!我宣布,龙海大学施工队,就是我的电子榨菜!”】

【“看着这片山谷一天天变样,比我自己搞事业还有成就感,这是怎么回事?”】

何宇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热烈评论,嘴角噙着一抹淡然的微笑,正准备切换无人机视角,为观众展示生态穹顶的最新进展。

就在这时。

一道璀璨的金色横幅,毫无征兆地撕裂了屏幕上方的画面。那金色的光芒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官方威严,瞬间压制了所有的弹幕。

一行加粗、烫金的宋体大字,清晰地呈现在了近千万观众的眼前。

【“华夏航天总局”官方账号申请与您进行视频连线……】

一瞬间的死寂。

仿佛有人按下了暂停键,那片刻前还汹涌如潮的弹幕,出现了零点一秒的诡异停滞。

紧接着,是火山喷发般的彻底引爆!

【“卧槽?!!!!!”】

【“我眼花了?我出现幻觉了?航天总局?!那个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航天总局?”】

【“疯了!这个世界彻底疯了!校长到底是什么神仙?前脚刚送走环保总工和新能源院士,后脚连国家航天战略部门都亲自找上门了?!”】

【“这牌面已经不是大不大的问题了,这是直接捅破天花板了啊!我感觉我正在见证历史!”】

直播间的人气在这一刻,以一种违背数据学常理的陡峭曲线,疯狂飙升。九百万……一千万……服务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尖锐警报。

在千万道目光的聚焦下,何宇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那张年轻而平静的面孔,与直播间里山呼海啸般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只是伸出手指,在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着金光的“同意”选项上,轻轻一点。

没有半分迟疑。

下一秒,直播画面被一分为二。

左边是何宇,背景是宏伟的希望之谷工地。

右边的连麦窗口里,出现了一张全华夏人民都印在脑海里的面孔。

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布满了智慧的褶皱,眼神却锐利得仿佛能穿透屏幕,洞悉一切。

正是常年出现在国家最高新闻栏目里,被誉为“国士无双”的航天领域泰斗级科学家——孙建国院士。

孙院士的出现,本身就是一枚定海神针。

他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甚至连一个场面上的微笑都没有。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星辰大海的老人,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

他的目光直视着何宇,开口的瞬间,身后便自动浮现出一块巨大的虚拟光幕,上面瀑布般流淌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复杂的结构模型。

“何校长,你好。”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常年发号施令的穿透力。

“我在最新一期的《华夏科学》上,拜读了你署名的那篇关于‘地外生存基地可持续生态循环系统’的论文,深受启发。”

孙建国院士伸手指了指身后的虚拟屏幕。

“论文中提到的‘闭环大气再生’技术,通过等离子体催化和固态氧电解耦合,真的能将氧气转化闭环率稳定在98.7%这个理论极限值吗?”

他的问题精准而致命,直击技术核心。

“还有,你提出的‘多源智能电网’概念,在月表昼夜温差超过三百摄氏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它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与薄膜太阳能阵列之间的能源调度算法,如何保证其稳定性与冗余度?”

一场完全不对等的对话。

一边,是国家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国宝级的战略科学家。

另一边,是一个尚未建成的大学的年轻校长。

这场高层次、高规格、甚至可以说涉及到国家顶级机密的学术探讨,就在这样一个公共的直播间里,当着数千万茫然又震撼的观众的面,悍然展开。

所有人都为何宇捏了一把汗。

然而,何宇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像是棋逢对手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欣赏。

“孙院士,您问的这两个问题,都切中了关键。”

他对答如流,声音清晰而稳定。

“98.7%的转化率,并非理论极限,而是工程学上的最优解。关键在于催化剂涂层的晶格结构,传统方案无法解决高能粒子轰击下的衰变问题。我的方案里,引入了一种自修复的非晶态金属玻璃涂层,这部分细节,因为保密原则,并未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详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第二个问题。

“至于月表电网的稳定性,您提到的调度算法只是第一层保险。真正的核心,是我在论文中一笔带过的‘量子纠错冗余’。它并非传统的备份系统,而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实时纠错机制,可以在任何一个节点失效的瞬间,由其他节点在零延迟下完成算力与能源的接管。”

何宇不仅完美解答了孙建国院士的所有疑问,甚至更进一步,点出了好几个连孙建国团队都正在攻关,却尚未找到突破口的技术瓶颈,并随口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优化方案。

直播间里的千万观众,此刻已经集体失语。

他们听不懂。

一个字都听不懂。

但他们能清晰地看到,连麦窗口里,那位一向以严肃沉稳著称的国宝级院士,脸上的表情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最初的审视,到惊讶,再到难以置信的震撼,最后,化为了一股无法掩饰的狂喜与激动。

他看着何宇的眼神,不再是前辈对后辈的考量,而是一种发现稀世珍宝的炽热。

连线即将结束。

孙建国院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挺直了腰杆。

他的脸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欣赏与郑重。

他当着千万观众的面,向何宇,向龙海大学,发出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郑重邀请:

“何校长,我现在,正式代表华夏航天总局,向龙海大学发出邀请!”

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整个网络。

“我们诚挚地邀请龙海大学,成为我国下一代‘载人月球基地生命维持系统’项目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

“我个人,也万分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前往龙海大学,与你,与钱立群院士,与李卫民院长,共同探讨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星辰大海!”

此言一出,如同一颗核弹在全网的舆论场中轰然引爆!

龙海大学。

这所甚至连一栋教学楼都尚未完工的大学。

在这一刻,它的名字,与“载人月球基地”、“国家航天战略”这些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词汇,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其地位,被这一份来自最高科学殿堂的邀约,无限拔高。

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29/504575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