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火红年代,我为国造核弹 > 第53章 一封匿名信掀起的巨大波澜

第53章 一封匿名信掀起的巨大波澜


匿名信?

听到赵杰说信中内容十分重要,要做好心理准备之后,李局长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希望不是什么坏消息吧。”

但如果是好消息的话,肯定不会用匿名信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

这也让李局长的心愈发沉重了起来。

李局长拿起这封匿名信,犹豫了片刻后便打开看了起来。

然而当看到上面的内容后,瞳孔猛然一缩,随即瞪大了眼睛,像是扫描仪一般扫视起了信件上的内容。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总储量86.65亿吨,铁矿石品味52%-55%,伴生钒矿1766万吨,钛矿7.1亿吨。

矿场主要包含四大矿体,分别是红格、白马、太和及攀枝花四地.......】

【甘孜——锂辉石矿,总储量超100万吨....】

【云南兰坪县——铅锌矿,总储量2764万吨....】

【迪庆、羊拉地区——铜矿,总储量预计为1000万吨....】

【个旧——锡矿...】

【临沧——锗矿...】

除此之外还有磷矿、锰矿、铝土矿、汞矿、铬铁矿、盐湖锂、金矿、钡矿、铟矿等等。

不仅有矿藏的储量,还标明了具体的勘探地。

在这封匿名信的最后还标注了对于龙国来说极为重要的资源。

【边疆罗布泊——硫酸盐型卤水钾盐矿藏储量超2亿吨...坐标北纬40.5°,东经90.3°,位于罗布泊东北部的罗北凹地,塔里木盆地最低洼处,海拔约780米...】

“钾盐矿?”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李局长甚至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心脏都差点骤停。

这封匿名信的信息量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特别是这个钾盐矿,对于龙国来说甚至比其他所有矿石都要重要得多。

因为这个钾盐矿关乎到全国百姓能不能吃上一口饱饭。

龙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型大国,却严重依赖进口的钾肥用于农业。

而钾肥又是什么东西?是可以让粮食增产的核心化肥。

每亩小麦能增产20%,每亩玉米增产15%....

在历史上,每年国家为了进口价格高昂的钾肥,需要占据农业外汇30%以上。

直接相当于命脉都被握在国外的手中,他们随时可以让龙国的粮食减产。

一直到1995年的时候,国家地质科学院联合边疆地矿局联合调查,这才确定了卤水钾盐矿的具体位置。

科学院彭加木为了在这片无人区勘探钾盐,直至赵杰穿越之前都没有找到尸骨。

李局长心潮澎湃的放下手中信件,然后双眼凝视赵杰。

“赵杰同志,你认为这封匿名信的可信度高吗?”

不怪李局长这么问,主要是这封匿名信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矿产的勘探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大量的勘探人员在山林间大海捞针。

耗时耗力不说,有时候还未必能够发现。

然而这封匿名信不仅把主要矿产的所在地给点了出来,甚至连储量都标明了。

而储量可是要经过大规模勘探和开采才能确定,这个必须要有国家力量的参与不可。

赵杰假装思索了片刻:“可信度高不高试一试就知道了,我觉得可以交给陈部长。

让国家调集人员对上述地方进行探勘。

如果都是真的话,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时间。

而且有了这些矿产的话,或许我们也不用受制于国外了。”

李局长闻言连忙点头:“对对对,试试就知道了。

我马上进京,局里的事务暂时就交给你们处理了。”

这几个月来李局长一直都在各地奔波,几乎每个月都要进京一趟。

“那个跑部最勤快的李局长又来了。”

部位的工作人员看到李局长后,纷纷开始私下议论了起来。

每次这个李部长来部里,都有大事发生。

李局长在见到陈部长后,直接就把这封宝贵的匿名信拍在了领导的桌面上。

陈部长拿起信件看了起来。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上面的内容着实是有些惊人了,让他的心绪波动起伏。

这几页信纸虽轻,但在陈部长看来却是重若千钧。

“这是怎么来的?”

陈部长平复了一下心情后,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局长。

李局长直言道:“是赵杰发现的,然后交给了我。”

赵杰?怎么这事又和赵杰扯上关系了?

疑惑从陈部长心间一闪而逝。

对方既然以匿名信的方式递交上来,就说明对方的身份见不得光,或者说是对组织不信任。

“部长,要不要让李部长介入?”

他口中的李部长正是国家情报部部长。

陈部长却摆手拒绝了:“对方又没有对国家做出损害的事情,我们让情报部门介入又算什么呢?

等对方信任组织的时候,自然会出现。

你随我一同前往太液池吧。”

这件事情必须要让太液池的几位知道,同时让他们做出抉择。

这也是李局长第一次见到这几位核心领导,可是让他兴奋了好一阵。

而国家层面面对这封匿名信也迅速做出了决定。

派出勘探队前往上述地区进行勘探,确定信息的真伪。

如果都是真的话,那对于龙国来说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李局长这边在跑部进京的时候,赵杰也是离开了局里,来到了蓉城一机厂。

此次他前来有两件事情。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之后,蓉城一机厂完成了多部机床的仿制工作。

这些机床完成仿制之后,意味着蓉城一机厂已经具备了工业母机的初步生产能力。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仿制的机床进行大规模投产。

不仅可以用于101厂的扩产,还能让兄弟单位也从中受益,让他们也装备上精度更高的先进机床。

除此之外,蓉城一机厂还会将手中的图纸上交,让其他兄弟单位也对这些机床进行仿制。

这样便可以做到集全国之力生产这些母机级别的机床,对于龙国的工业加工能力来说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宣布李兴华担任蓉城一机厂的厂长一职。

他现在已经是西南工业局的副局长,也没有必要占着厂长这个位置。

因为有没有这个厂长,蓉城一机厂都是在他赵杰的管辖之下。

还不如将这个机会让给兢兢业业的李兴华。

如果没有他的话,就算有图纸,蓉城一机厂也不可能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除此之外,赵杰还给蓉城一机厂这边留下了超过20部机床的生产图纸。

其中有中低端的通用机床,亦有中高端的机床。

而苏熊这边的工业援助谈判也进入到了较为关键的阶段。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18/235334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