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佳人相伴
沈叙抬头望去,只见烛光下是一个大约二十三四岁的女子。
这女子衣着华丽,一袭胭脂红的纱衣半拢着雪肩。
衣襟上金线绣的蝶,随呼吸微微颤动,仿佛下一刻就要扑进灯影里。
烛火透过琉璃盏,在她眉眼间投下细碎的光。
黛青描画的眼尾微微上挑,像两笔未干透的墨,随时会顺着玉白的脸颊淌下来。
唇上胭脂刻意染得淡了些,反透出几分倦怠的嫣红,像是被夜露打湿的海棠。
面对着这突然出现的美女,沈叙略微有些警惕。
毕竟无缘无故你的面前出现一个美女跟你搭讪怎么想都不太正常。
更何况今日的沈叙衣着朴素跟周围那些穿着锦绣华服的儒生格格不入。
见沈叙不言语,这绝色女子便是开口自我介绍到。
“妾身萧怜儿。”
对于这个名字沈叙自然是不知道的。
毕竟以往他父亲在的时候沈叙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去读书的路上。
而自从迷恋上苏沐雪之后跟烟花柳巷之地更是绝缘。
所以他自然不知道眼前这个萧怜儿正是江宁府摇花楼曾经的当红清倌人。
纵然是不是江宁府的头牌花魁之列,那也曾经是属于一线。
只可惜青楼这行当自古以来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没有姑娘会永远十八岁,但是永远十八岁的姑娘。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萧怜儿这些年名声也是一路走低。
事到如今也基本上要跌出一线的行列了。
正因如此,此番她才会从江宁府特地赶来清河县参加这场风月雅集。
为的便是能得这雅集之上一个大才的公子的青睐,从而再传出一份才子佳人的美谈。
从而让自己的事业再焕发第二春。
之所以选中沈叙便是因为沈叙的气质非同凡响,这等遗世而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样子,简直太符合那些话本之中怀才不遇的才子形象了。
正所谓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只要自己表演得当必然能传出去一段佳人遇才子,白玉微蒙尘的佳话。
纵然即便眼前这个人没什么才学,但至少长相也算是不错,大不了告个罪便离开,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萧怜儿只可惜自己快要人老珠黄,去不得那风月雅集的内堂。
若是能进内堂何须自己还得挑来挑去的赌概率。
子正当萧怜儿胡思乱想的时候,沈叙平静的开口道。
“若是想要攀附权贵我劝你还是换一个人吧,我这里等下风波太大怕你心脏受不了。”
此言一出,倒是让萧怜儿一愣,却是没想到沈叙开口说话如此的直接。
月光洒下,照耀在沈叙的身上。
虽衣着朴素,但是此刻举杯独酌的身影当真是让人沉醉着迷。
此刻再听沈叙的冷清的声音,不知道为何萧怜却是在心中断定眼前这人绝对是一个大才之辈。
外围的这些学子反正都大差不差没有什么势力名声,不如便相信一次自己的直觉赌上一把。
大不了今夜就算是白来了就是,反正跟这样的帅哥喝酒自己也不吃亏。
一念至此,不等沈叙反应萧怜儿却是俯下身子坐在了他的身边。
毕竟是江宁府一线的妓子,萧怜儿十分顺畅地拿起桌子上的酒壶撩起长袖给沈叙斟满了酒杯。
月光如水,萧怜儿掩嘴一笑道。
“长夜漫漫,公子既然也是孤身一人,你我之间倒也算是同病相怜,不如便搭个伴共度良宵如何?”
沈叙的表情平静,并未回复只是自顾自地品着杯中酒水。
这酒水味道十分的寡淡,度数估计跟后世的啤酒也差不多。
若是能酿出来一些高度的烈酒,想必也能席卷整个大胤。
而且蒸馏酒这个东西制作起来十分的简单,只是这销售的渠道该怎么打通是一个难题。
毕竟大胤王朝实行的乃是榷酒制,酿酒权和卖酒权都在朝廷,禁止民间私自贩酒。
所以如果想要卖酒那就必须要跟朝廷上的人搭上关系才好。
坐在身旁的萧怜儿自然不知道沈叙此刻脑子里的正在思考的事情。
只是觉得自己这么一个美人坐在身旁,而身边这个男人却依旧不动如山似乎还有些心不在焉的。
如此一幕让萧怜儿的心中也是不由的升起来一丝的恼火。
莫非自己当真是人老珠黄了?连一个穷酸学子都看不上自己了?
一念至此,萧怜儿强行压下自己内心的不快,开口道。
“公子可知道今日这风月雅集可是来了好几位的大人物。”
沈叙随口附和道。
“说来听听。”
萧怜儿嘴角浮起一丝的笑意颇有些自得。
毕竟这些消息可都是她花费了大力打探到的内部消息。
“据奴家所知,今夜这风月雅集共有四位大人物坐镇。”
“除了长宁郡主之外,还有江南路的提举学事使杜大人,江宁府的走马承受柳公公,还有从汴京告老还乡的前任太学司业冯老大人。”
沈叙一边品酒一边思索着萧怜儿的话。
长宁郡主和杜提学这两个人自然是有所耳闻。
而这走马承受乃是隶属于内侍省,属于是皇帝特派到地方的检察官。
虽然没有品阶但是权利和地位十分尊崇,相当于皇帝的眼线。
而太学的司业乃是太学内部的次官,地位仅次于祭酒,是实际教学管理的核心负责人。
虽然官职不高仅和一路提学一样都是正六品,但是在仕林之中声望极高。
沈叙不由地感叹这小小清河县的一场风月雅集当真是规格不低。
连这样的人物都能请来,此刻的沈叙倒是对这位长宁郡主有了几分的兴趣。
不过如此也正合自己的意思,规格越高便代表着传播力越广,对于自己名望的提升也更加有利。
之所以古代的读书人热衷参与诗会博取名声。
其背后是一套乃是贯穿中国千年文教传统的社会晋升逻辑。
就如同后世的网红一样,虽然科举这条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是如果你本身流量足够多,名气足够响那还是有很多的捷径给你走的。
就比如黄庭坚因苏轼“超轶绝尘“的评价,从地方小官跃升馆阁。
所以在大人物面前露脸是提高自己社会地位最快速的方法了。
正当沈叙思量下一步自己该如何扬名的时候,小桌之前忽地又传来一道颇为戏谑的声音。
“萧姐姐,没想到今日你竟然也来了,还真是凑巧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16/236833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