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签证要到期了
郑裹珍坐在汉斯老人木屋的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张已经发皱的瑞士地图。窗外,阿尔卑斯山的初雪悄然而至,将整个世界染成苍茫的白色。壁炉里的柴火噼啪作响,却驱散不了她心底的寒意。
"还是没有消息吗?"她转向正在摆弄收音机的汉斯,明知对方听不懂,却还是忍不住问道。
老人抬起头,摘下老花镜,摇了摇头。这一个月来,他们已经跑遍了日内瓦湖区所有可能的场所——那所国际学校、华人文化中心、甚至是吴家名下的私人诊所。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就像那个孩子凭空消失了一般。
郑裹珍从抽屉里取出那部老式手机——汉斯给她的,说是不会被追踪。她按下烂熟于心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杜远舟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显得格外遥远。
"是我。"郑裹珍的声音有些发抖,"还是没找到念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签证快到期了吧?"
"还有五天。"郑裹珍盯着墙上那张标满红圈的日历,喉咙发紧。
"先回来吧。"杜远舟叹了口气,"吴雨晴已经回国了,我查到她把孩子转移到了第三国,但具体在哪里还需要时间。"
郑裹珍的手指紧紧攥住电话,"可我要是走了,念安..."
"你留下也没用。"杜远舟打断她,"瑞士警方已经注意到你了,再待下去会被强制遣返。不如先回来,我们从长计议。"
挂断电话,郑裹珍发现汉斯正关切地看着她。她拿起纸笔,画了一架飞机,又指了指自己,然后在地图上的中国位置画了个圈。
老人皱起眉头,快步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厚重的法律书籍,翻到某一页指给她看。那是一段关于瑞士居留许可的条款,虽然看不懂文字,但郑裹珍明白老人的意思——逾期滞留的后果很严重。
"我知道..."她苦笑着点头,又画了一个钟表,伸出五根手指。
汉斯若有所思地走开了。不一会儿,他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回来,从里面取出一沓照片。郑裹珍凑近一看,呼吸顿时凝滞——那是吴家在日内瓦湖区的别墅,从各个角度拍摄的,甚至有几张隐约可见一个亚裔男孩的身影。
"这是...?"她急切地指着照片中的孩子。
老人摇摇头,在桌上排出三张不同时间的照片——男孩的身影消失了。他又做了个飞机起飞的手势,然后耸耸肩。
郑裹珍的心沉了下去。所以杜远舟说的是真的,孩子确实被转移走了。她咬着嘴唇,在纸上画了一个问号,又画了地球仪。
汉斯拍拍她的肩膀,走到书桌前写下一串数字,递给她。那是一组国际电话号码。
"杜...远...舟?"老人费力地模仿着中文发音。
郑裹珍惊讶地点头,没想到老人记住了这个名字。汉斯又拿出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片,上面印着一家跨国侦探社的联系方式。
"谢谢..."她哽咽着接过这些,突然觉得手中的纸片重若千钧。
苏黎世机场的候机大厅里,郑裹珍紧握着那张单程机票,目光不断扫向安检口。汉斯坚持要送她到机场,此刻正在帮她办理行李托运。
一个月前,她满怀希望踏上这片土地;如今离开时,却比来时更加绝望。手机震动起来,是杜远舟发来的信息:【查到新线索,吴家在南非有产业】。
南非?郑裹珍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一时不知如何回复。那个遥远的国度对她而言如同月球般陌生。她甚至不知道中国公民去南非是否需要签证。
"Alles erledigt."(都办好了)汉斯回到她身边,递给她登机牌和护照。老人今天特意穿了正装,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像是要参加什么重要仪式。
郑裹珍接过护照时,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写有数字的纸条。她困惑地看向老人。
"Für Ihren Sohn."(给你儿子的)汉斯轻声说,做了个"小"的手势。
郑裹珍的眼眶瞬间红了。这一个月来,这位素昧平生的老人不仅收留了她,还带着她跑遍大半个瑞士寻找孩子。现在,又把自己微薄的积蓄给了她。
"不,我不能..."她推拒着,却被老人坚定地按住手。
汉斯指着登机口的方向,又指了指她的心脏位置,最后画了个代表"坚持"的拳头。不需要语言,郑裹珍明白他的意思——不要放弃,继续寻找你的儿子。
广播里开始播放登机通知。汉斯帮她整理好围巾,像对待远行的女儿一般。郑裹珍突然抱住老人,泪水浸湿了他的西装领口。
"Danke...danke..."她重复着这一个月来学会的唯一一个德语单词。
通过安检后,郑裹珍回头望去,汉斯依然站在原地,朝她挥手。那个挺拔的身影在熙攘的机场中显得格外孤独。她突然想起什么,急忙从包里掏出手机,对着老人按下快门。
"我会回来的,"她对着照片轻声说,"带着念安一起。"
十二小时的飞行宛如一场漫长的煎熬。郑裹珍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闪回在瑞士的片段——王晓琳的背叛、念安陌生的眼神、冰冷的河水、汉斯温暖的小屋...每一帧画面都像刀子般剜着她的心。
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北京正笼罩在雾霾中。透过舷窗望去,灰蒙蒙的天空与她的心情如出一辙。
取行李时,郑裹珍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郑女士,我是杜远舟的朋友,他让我来接您。"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声,"我在T3出口等您,举着蓝色牌子。"
出口处,一个扎着马尾、穿着干练的年轻女子果然举着蓝色接机牌。看到郑裹珍,她快步迎上来。
"郑阿姨好,我是赵娜,杜哥的助手。"女孩接过她的行李车,"车就在外面,杜哥在等您。"
郑裹珍有些诧异,原以为杜远舟会亲自来接。看出她的疑惑,赵娜解释道:"杜哥这两天被盯得紧,不方便公开露面。"
黑色轿车驶入市区,却没有开往郑裹珍预想的方向。
"我们去哪?"她警觉地问。
"安全屋。"赵娜透过后视镜看她一眼,"吴家已经知道您回国了,杜哥说您暂时不能回家。"
车子最终停在了西四环一个普通小区内。乘电梯上到12层,赵娜用三把不同的钥匙打开1204室的防盗门。
杜远舟正坐在客厅的电脑前,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见到郑裹珍,他立刻站起身,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辛苦了。"他接过行李,"有收获吗?"
郑裹珍摇摇头,从贴身口袋里取出汉斯给的照片,"孩子确实在瑞士待过,但后来被转移了。汉斯说可能是上个月中旬的事。"
杜远舟仔细查看着照片,突然在其中一张背景里发现了什么。他放大图片,"看这个车牌,是日内瓦国际学校的校车。"
"所以念安在那里上过学?"
"不止。"杜远舟调出电脑上的资料,"我查到吴雨晴在南非开普敦有套别墅,最近刚申请了儿童入学许可。时间点吻合。"
南非。这个遥远的名字再次出现,郑裹珍的心揪了起来。"我该怎么去南非?需要什么手续?"
杜远舟和赵娜交换了一个眼神。"问题不在这里。"他斟酌着词句,"吴家已经警觉了。王晓琳失踪了,警方在琉森湖发现了她的尸体。"
郑裹珍倒吸一口冷气,"怎么会..."
"吴家做事一向狠辣。"杜远舟沉声道,"现在您回国了,他们一定会盯上您。在没做好万全准备前,不能轻举妄动。"
"那我该怎么办?就这么等着?"郑裹珍的声音陡然提高,"我儿子被他们带到天涯海角,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林小雨默默递上一杯热茶。杜远舟等她平静些才继续:"不是不做,是要更聪明地做。我联系了南非那边的私家侦探,已经开始调查。您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自己。"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部新手机。原来的手机卡不要再用了。"
郑裹珍机械地接过这些东西,突然觉得无比疲惫。这四年来,她从一个普通的县城妇女变成了跨国追凶的母亲,学会了用暗号联络、躲避跟踪、甚至跳河逃生。可到头来,还是没能带回儿子。
"还有件事。"杜远舟犹豫了一下,"李树...被控制了。"
"什么?"郑裹珍猛地抬头。
"他向纪委举报吴家后,第二天就'被休假'了。现在联系不上。"杜远舟压低声音,"我怀疑是吴雨晴回国后亲自处理的。"
郑裹珍想起那个电话里沙哑的声音——"我烂命一条...不在乎..."。她突然意识到,李树可能早就预料到这个结局。
"能救他吗?"
杜远舟摇头,"这个级别的博弈,我们插不上手。不过..."他调出一段监控录像,"吴雨晴回国后频繁出入昌平的一个疗养院,我怀疑那里有问题。"
画面中,吴雨晴的奔驰车驶入一座中式庭院。郑裹珍眯起眼睛,注意到庭院角落里停着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轿车。
"这辆车..."她指着屏幕。
"对,是某部门的公务车。"杜远舟点头,"说明那里不简单。"
三人陷入沉思。如果连这种级别的势力都牵涉其中,那背后的水该有多深?
"我需要见李树一面。"郑裹珍突然说。
"太危险了。"杜远舟断然拒绝,"您现在露面等于自投罗网。"
"不是现在。"郑裹珍指向屏幕上的疗养院,"但如果吴雨晴经常去那里,说明那里很重要。也许...我能找到机会。"
林小雨突然插话:"郑阿姨,您瑞士签证虽然到期了,但护照还在有效期。如果有足够证据,可以直接申请南非签证。"
杜远舟不赞同地皱眉,但郑裹珍已经抓住了这个想法:"需要什么证据?"
"孩子的出生证明、监护权文件,最好是警方的立案证明。"赵娜说,"证明您确实是去寻找被拐卖的儿子,而不是非法移民。"
郑裹珍苦笑。念安的出生证明是有,但监护权无从谈起——当年那份被迫签署的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自愿放弃抚养权"。
"先休息吧。"杜远舟看出她的沮丧,"明天我带您去见一位律师,看看法律上还有什么途径。"
夜深了,郑裹珍躺在陌生的床上,翻看着手机里那张汉斯的照片。老人慈祥的目光仿佛穿越千山万水,给予她力量。她又点开相册里唯一一张念安的照片——那是四年前吴家带走孩子时留下的,画面中的孩子刚满月没几天。
"念安..."她轻唤着这个名字,泪水无声滑落。无论在南非还是天涯海角,她发誓一定会找到儿子。这次回国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战斗的开始。
窗外,北京的夜色深沉如墨。郑裹珍不知道的是,就在此刻,吴雨晴正坐在豪华办公室里,审阅着一份标有"郑裹珍"名字的监控报告。桌上的另一份文件显示,南非开普敦的别墅已经挂牌出售,而一个新的目的地正在规划中——新西兰皇后镇。
这场跨越半个地球的追逐,还远未结束。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9/236150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