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朱元璋胞弟弥补大明遗憾 > 第17章 更衣 开中门

第17章 更衣 开中门


炕上,沈万三躺靠在丫鬟的怀里,闭着眼睛假寐,炉火提供的热量让房间里温暖如春

两个小丫头分别把他的双脚抱在怀里,仅穿着袜子的褶皱双脚贴在少女嫩滑的肌肤上

另外两个丫鬟一人剥葡萄递到他的嘴边,另外一人用托盘接着他吐出来的葡萄籽

“啪”,一声轻微的响声传来,他的耳朵动了动“什么掉在地上了?”

“回老爷,是一颗葡萄”,那剥葡萄的丫鬟开口,声音软糯

“捡起来,吃了”沈万三眼睛都没有睁开

“是”,小丫头福了一礼,蹲下身把葡萄捡起来放在嘴里

“咚,咚,咚”

正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去看看,扰老爷雅兴”,他略微有些不满的开口,脸上的皱纹也随着眉头动了一下

小丫鬟打开房门,一阵冷风吹了进来,另外一个小丫鬟马上解开衣服帮他挡住了吹来的寒风

“老爷,秦王殿下来了,正在门外求见”,门房快速说完,还抹了一把额头上不存在的情人虚汗

“嗯?你说谁?”,躺在丫鬟怀里的沈万三突然起身,脚也下意识的抽了回来

那捂着脚的两个小丫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扯了一个趔趄

“回老爷,秦王殿下在门外求见”,门房又重新说了一遍

“更衣,开中门,”

“秦王殿下大驾光临,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中门大开,沈万三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小老儿有失远迎,还望秦王殿下恕罪”

朱瑞璋循声看去,只见两个小丫头搀扶着头发雪白的沈万三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他的小儿子沈荣

朱瑞璋不由在心里感叹,这老家伙,八十多岁了还精神抖擞的

(关于沈万三,小作者在这里说明一下,历史上关于他的说法很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作者选取了其中一个说法,洪武元年的沈万三八十二岁)

他面庞消瘦,颧骨微微凸起,皮肤松弛且布满皱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虽然已至暮年,但却难掩曾经的风采

“沈员外说的哪里话,冒昧打扰,还请勿怪”,朱瑞璋笑着拱了拱手

“王爷说笑了,里面请”

看着这宅子里面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朱瑞璋感觉像是走到了御花园一样,老家伙真是会享受,就连身边的一个丫鬟都秀色可餐

微弱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朱红漆的地板上洒下斑驳光影,朱瑞璋端坐在太师椅上,打量着这雕栏玉砌的中堂

眼里不时有惊讶的神色闪过,不愧是天下首富,随便一个花瓶都精美无比

虽然他不懂古玩,但也知道其价值不菲,估计随便拿出去一个都够普通人家生活好几年

沈万三坐在下首,旁边是他儿子沈荣,沈万三神色平和却难掩眼中精明

作为一个在商海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狐狸,他虽然不知道秦王的具体来意,但也能猜到估计不是什么好事

“早就听说沈员外富可敌国,富甲天下,今日一见,才知富可敌国这个说法还是太保守了,”朱瑞璋由衷的感叹道

他是真的这么认为,并非恭维对方,估计人家一年赚的钱就能抵得上大明一年的税收了

“呵呵,王爷折煞小老儿了,这不过是别人的抬举罢了,不知王爷今日造访,所为何事”沈万三笑容恭顺的开口

不恭顺不行啊,他们这些商贾,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那地位可以说是比狗都不如

富甲天下,富可敌国又如何,完全都不需要什么理由,朝廷想收拾就给收拾了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社会地位简直低得可怕,那些士大夫们那可没有谁看得起他们

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信奉一个真理——权永远压着钱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听说沈员外经常从事海上贸易,想来和沈员外取取经”,朱瑞璋轻轻喝了一口茶又道“嗯?真是好茶”

沈万三心里“咯噔”一声,神色更加恭敬“王爷说笑了,不过是前朝的时候在海上有一些小生意罢了,现在已经几年没有再从事海上贸易了”

他也怕朱瑞璋找他算账啊,现在可还是海禁期间,他在海上所从事的又是一些走私生意,见不得光,要是较真,完全经不起查

“这茶若是王爷喜欢,待会儿小老儿让人给王爷府上送一些,只是王爷不要嫌弃才好”

“哈哈,那就多谢沈员外了”朱瑞璋笑着道,再次喝了一口,他继续开口“沈员外不用担心,本王来找你不是来敲竹杠的

朝廷打算开海,这事儿由本王负责,但本王身边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特地来找你取取经”

听到朝廷准备开海,沈万三眼睛亮了一下,这对他们这些吃海上红利的人来说是个大好消息,毕竟谁也不想偷偷摸摸的,被抓到还要吃官司

“王爷,朝廷真的打算开海吗?”,沈万三搓着手,神色有些激动

如果真的开海,有着合法的身份在海上进行贸易往来,那海上,海外那取之不尽的资源,足可以让他沈家再上一个台阶

要知道,中原的瓷器,丝绸,茶叶这些在海外都是紧俏货,丝绸稍微还好一些,瓷器运到海外价格要翻十几倍

一个精美的瓷碗就能轻松换几两黄金,在欧洲,青花瓷成为皇室和上层社会梦寐以求的奢侈品,价格极其高昂

茶叶就更别说了,在中亚,西亚这些地方,当地贵族喝茶比黄金还上瘾,主要是海外的一些商品运回大明来价格也能翻十几倍

“自然,圣旨都已经下到本王这里了,只不过不是现在”

“那要到什么时候?”朱瑞璋话音刚落,沈万三就急忙开口询问道

按理说,他这种商海沉浮几十年的人不会这么失态才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高寿了,若是要等好几年才开海,那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得到那一天

“这个日期不确定,主要是现在朝廷里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而且开海不是简单一句话的事

刑部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成立海关衙门

为了确保我大明的商船不会遭到海寇和海上倭寇的袭扰,也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扫清这些障碍,所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而且,如今我大明刚刚立国,经济凋敝,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停滞,商业活动也受到极大影响

现在可谓是百废待兴,元朝残余势力仍在北方地区存在,他们不甘心失败,依旧威胁着我大明的安全

陛下有心北伐,但国库空虚,有心无力啊,开海虽然刻不容缓,但本王现在是恨不得一个铜板当两个的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8/23685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