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朱元璋胞弟弥补大明遗憾 > 第133章 爷还和皇帝称兄道弟呢

第133章 爷还和皇帝称兄道弟呢


“呵呵,是吗,爷还和皇帝称兄道弟呢,你信吗?”

对方被这话堵了一下没再说话。

随即朱瑞璋也没再理他,对那几个农人扬了扬下巴:"你们刚才说,租子要提了两成?"

农人们你看我我看你,最终还是老者鼓起勇气:"是...是呀,赵老爷家的账房说,今年的租子得用新粮抵,

还说...还说新政是糊弄人的,等过了年关,就要把我们这些不听话的佃户都赶走..."

"新粮抵租?"朱瑞璋眉头皱得更紧。

他推行的新政里明明白白写着,佃户可自主选择用银钱或粮食缴租,且粮食价格需按市价折算,严禁地主强定标准。

这赵氏不仅敢提租,还敢变着法地盘剥,显然是没把朝廷放在眼里,估计又是谁的枪手。

这个时期,佃户向地主缴纳的粮食比例虽然受地区、土地肥力、主佃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

没有统一标准,但五五分成是较为常见的比例。

在土地肥力中等、主佃关系相对平和的地区,通常采用“对半分”,

即佃户将当年收获粮食的50%交给地主,自己留存50%。

这种情况下,一般由佃户承担耕种所需的农具、种子、人力等成本。

要是土地肥沃或地主势力较强、佃户议价能力弱,地租比例可能更高。

例如佃户缴纳60%、留存40%,甚至极端情况下达到地主得70%、佃户得30%。

此外,若地主提供部分生产资料,往往会要求提高分成比例,以补偿其投入。

在土地贫瘠、人口稀疏的地区,为吸引佃户耕种,地主可能降低地租,如佃户得60%、地主得40%。

这种情况较少见,主要存在于土地资源相对充裕、佃户选择较多的区域。

在浙江这地方,基本是对半分为主,要是提高两成,那就是七成了,屁眼是真的黑啊。

他转头对王保保道:"把这人绑了,带我们去赵家。"

"是!"王保保应着,示意护卫动手。

胖子吓得哭喊起来:"官爷饶命!小的只是个管事,都是老爷吩咐的!"

朱瑞璋没看他,径直走向栅栏里的"试验田"。

草棚下,一个戴着方巾的文士正捧着账簿写写画画,

见有人进来,抬头呵斥:"放肆!谁让你们进来的?"

当他看到被绑着的胖子和朱瑞璋一行人的装束时,脸色骤变,

慌忙起身行礼:"在下...在下是赵家管事,不知贵人驾临,有失远迎..."

朱瑞璋瞥了眼他手里的账簿,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数字,旁边还画着奇怪的符号。

"这试验田种的是什么?"他问。

文士咽了口唾沫:"是...是从海外传来的甘薯,据说产量极高,老爷说...说要试种看看..."

"什么?甘薯?你确定?"朱瑞璋眼睛瞪大,嗓音提高了八成,吓了周围人一跳。

雨丝裹着寒意打在朱瑞璋脸上,可他浑身的血却像被烈火点燃,

刚才因地租而起的怒气竟被这突如其来的"甘薯"二字冲得烟消云散。

他一把攥住那文士的手腕,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眼里的光芒亮得吓人:"你再说一遍?这地里准备种的是甘薯?"

文士被他捏得痛呼出声,手腕像是被铁钳锁住,

忙不迭点头:"是...是甘薯啊!听说是从吕宋那边传来的,说是...说是亩产能有几千斤..."

"几千斤?"随侍的护卫们都惊得低呼出声。

这年头一亩地能收两三百斤粮食就算好年成,几千斤简直是天方夜谭。

石三独眼里满是怀疑,忍不住啐了一口:"这酸儒怕不是被地主灌了迷魂汤,哪有这样的神物?"

朱瑞璋却松开了手,指尖微微发颤。

他比谁都清楚,这不是神话,

前世历史课本里明明白白写着,甘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的引进,直接让明清人口突破了亿级大关。

他想着等战船打造好了之后就派人出海攻城掠地找这些作物,

没想到竟在这乐清县的地主试验田里撞见了。

"吕宋来的?什么时候到的?有多少种薯?"他连珠炮似的发问,目光灼灼地盯着那文士,

甘薯不就是红薯吗。

文士揉着发红的手腕,见他神色郑重,目光灼灼,不敢再隐瞒:"是...是上个月从福建商船手里换来的,总共就...就不足百斤的种薯。

赵老爷说这是宝贝,让小的们日夜看守田地,怕人使坏,

还说等试种成功了,就...就把周边的佃户地都收回来改种这个..."

"狗东西!"石三一脚踹在旁边的泥地里,溅起的泥水打在那文士脸上,

"还想把佃户往死路上逼?这神物要是真能高产,就该让老百姓多种,哪轮得到你们这些蛀虫独占!"

朱瑞璋却没动怒,摊丁入亩解决的是赋税公平,可只有粮食够吃,百姓才能真正活得有尊严。

"王保保。",

"末将在。"

朱瑞璋眼神锐利如刀,"通知乐清县守御千户所,调一队人随本王去赵家。"

"是!"

那被绑着的胖管事此刻才回过神,哭喊着在泥地里挣扎:"贵人饶命啊!这都是赵老爷的主意!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那甘薯...那甘薯是县丞大人帮忙弄来的,说要献给知府大人做政绩..."

朱瑞璋脚步一顿,回头看了眼这胖子:"县丞也知道这事儿?"

"是是是!"胖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磕头。

"还是县丞老爷选的地呢,说等明年收成了就写折子上报,到时候...到时候他就能…就能升官...我家老爷说不定还能得爵"

"升官?得爵?"朱瑞璋笑了,只是笑意没到眼底,

"靠着霸占民田、囤积良种升官得爵?本王倒要看看,他们这人头能不能留得住。"

"你们家老爷在哪?"朱瑞璋问道。

文士支支吾吾:"老爷...老爷在府里宴请宾客..."

朱瑞璋冷笑一声:"看来你们赵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他对一个护卫道,"你带两个人,去村里问问,看看这赵氏还有多少龌龊事,问完直接到县城赵家门口会合。"

"是!"护卫领命,三个护卫快步离去。

朱瑞璋则带着王保保和其余护卫,押着胖子和文士,往县城方向走去。

赵家宅子建在县城东边,青砖高墙,门口蹲着两尊石狮子,比乐清县衙还要气派得多。

朱瑞璋等人刚到门口,就听见府里传来丝竹之声,夹杂着男女的笑闹,与外面的凄风苦雨格格不入。

乐清县守御千户所的人已经等在外面了,朱瑞璋对着领头的点了点头。

"去!"  朱瑞璋只说了一个字

石三上前,一脚踹在大门上。

"哐当"一声巨响,里面的乐声戛然而止,

片刻后,门开了条缝,一个脑袋探了出来,看到门口的阵仗,吓得魂飞魄散:"你...你们是..."

"让赵显滚出来。"  朱瑞璋淡淡道

赵显就是乐清赵氏的当家人,在本地横行霸道多年,锦衣卫的文书里提过好几次。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8/236849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