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拿到手机
在家里没等多长时间,刘羽就回来了,两人结伴去了杨远坤经常去的那家大排档,老板娘热情地接待了,很快两人就喝上了。
“我第一次见你,看你在酒桌上还挺腼腆内向的,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杨远坤打趣地说着。
“那跟一群老头子有啥好说的,我跟他们有代沟,现在不都说这个嘛,这不得装的乖一点啊,”刘羽也不反驳,反而笑嘻嘻地说着。
“装得乖一点,好让你爸给钱爽快一点是吧,”杨远坤也不遮掩,跟对方碰了一下杯后,也笑呵呵地说着,这些套路啥子以后互联网短视频泛滥的时候,谁要是不知道,那就是刚通网了。
“嘿,杨哥,你还知道的挺多啊,不过我也是懒得跟我爸吵,”刘羽显是笑了一下,又无奈地说着:“前几年的时候,我十几岁,天天跟家里人吵来吵去,结果我自己都烦了。”
“青春期嘛,很正常,现在的孩子都叛逆,尤其是你们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杨远坤感慨地说着,上辈子的杨菲菲和杨易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是有点叛逆的,但也只是语言上的冲突罢了,两个人对于学习还是把握的很好的。
“这个跟大城市有什么区别啊?不都一样嘛,”刘羽疑惑地问着,“你们农村的十几岁的娃就不叛逆了?”
“也不能说不叛逆吧,但肯定不会跟你一样跟家里吵还给你吃好的穿好的,”杨远坤回忆了一下,说了一个他自己朋友的事情。
“我以前初二的时候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不学习,整天跟社会上的人打架,后来他爸把他吊起来打了一顿都没用,你猜再后来怎么样了?”杨远坤看了一眼刘羽,笑着问道。
“怎样?他爸继续打了一顿?”刘羽疑惑地问着,这就是一个普通初中生叛逆的故事罢了。
“没有,他爸让他不要上学了,直接上工地上搬砖了,第二年回来的时候就一点也不叛逆了,”杨远坤说的都是真事情,因为这个人就是王虎,带着王虎打架的还是自己,后来两人就一起去当了瓦匠学徒。
“这就不让上学了,那他爸还挺好,不过初二才十五岁吧,这就要到工地上来,”刘羽反而有点羡慕,但还是有点疑惑。
“不是到这种大城市里的工地,就是给老瓦匠师傅当学徒,一年到头也没个工资,平时饭吃多了都得挨顿打,过年回家的时候,师傅能给个一百块钱过年费,都得夸这个师傅对土地好了。”杨远坤回忆了一下以前的生活,那段记忆对于他来说是有点遥远了,但又很近,远的话就是隔了一辈子,近的话就是隔了十年。
“这样还好啊?”刘羽很是震惊,这种生活是他没经历过的。
“我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这样挺好的,也没有让你改变的意思,”杨远坤继续喝了一口啤酒,笑着说着:“你看,在你爸眼里,你是不是在学好,在我眼里,你还是个挺会说话办事的年轻人,在别人眼里,你也挺和善的,这就行了。”
“哈哈,我也觉得,还是跟杨哥在一起处得好,别人总是让我这样做那样做,烦不烦啊,他们自己怎么不做,”刘羽狠狠地吐槽了一句。
“怎么不说我跟你有代沟了?”杨远坤笑着问道。
“杨哥,你就比我大七岁,怎么就有代沟啦,”刘羽无语地说着。
“代沟可是三年一个的,咱俩都不属于一个时代的人了,”杨远坤继续打趣地说着。
“三年一个代沟,我怎么没听过啊?”刘羽不解地问着,但没有等杨远坤说着,继续说着自己的理由:“其实杨哥你说话也有一股子我爸他们的那种老气横秋的感觉。”
“是吧,那你怎么还说我们没代沟呢,跟我说话就不烦啊?”剥了一个花生米扔进嘴里,杨远坤笑着问着。
“那倒没有,虽然杨哥你说话也是那种感觉,但有些事情还挺前卫的,我爸他们不懂的东西,像互联网电脑这些,你竟然都懂,”刘羽惊讶地回答着,这事他最惊讶的,他想买台电脑,结果他爸嫌弃太贵没买,一圈人稳下来,只有杨远坤赞同他的诉求。
“电脑你买了吗?我觉得那玩意还挺好的,要不是没钱,我都想要给我闺女整一个了,”杨远坤很是羡慕,要是能找到门路,他还真想给家里整一个,那个玩意才是属于未来的,不过镇上有没有网络他也不知道,对于他一个五十岁的大叔来说,是真的不怎么理解这些东西。
“没买,我爸说明年跟着你在工地上好好干,要是他满意的话就给我买一个,”刘羽无奈地说着,又好奇地问着:“杨哥,小侄女才五岁吧,给他电脑会用吗?”
“怎么不会用了,你不也是学的嘛,小孩子学东西最快了,”杨远坤毫不留情地反驳着,五岁的孩子用电脑很奇怪吗?他记得以后外孙一岁多就能视频了,还会自己用小手上下划拉呢。
“这个东西其实也不是很贵,现在便宜的咱们国产的也就一万块钱左右毛豆算好的了,进口的就贵了,”刘羽很快就介绍了起来,终于找到跟自己又一样想法的人了。
“这么便宜啊,我还以为很贵呢,”杨远坤没想到这个电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贵,二十年后的电脑差不多也是这个价格了,当然钱的价值不一样。
“就是网费还挺贵的,我朋友家一个月电话费都得上千,”刘羽继续解释着。
“这事以后再说吧,我现在想问问你这边有没有买手机的路子啊,给我便宜点的。”杨远坤没有再说这个话题了,继续问着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刘羽在这个城市还认识很多人的,这些新奇的东西基本都是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流传的比较多,刘羽认识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至于像赵全还有刘西建,他们现在还在用着大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呢。
“有啊,杨哥,我送你一个,那玩意又不贵,你早说我就早给你了,”刘羽不在意地说着。
“那怎么行,该多少钱我给你就行了,”杨远坤连忙摆摆手,这玩意少说得五六千吧。
“我有个朋友就是干这个的,我手机都是在他那拿的,你要的话我下次就直接带过来,”刘羽学着杨远坤的样子剥着花生吃了起来,感觉味道还不错,就继续吃了起来。
“现在不行,我手头上没那么多钱,”杨远坤只能这么说了,他现在手上是真没多少现金了,幸好自己的工程已经结束了,不用给他们发生活费了,不然自己都要没生活费了。
“不是,您至于吗?杨哥,我听我爸说你不也是自己包工程的嘛?给赵总那边当领班也就是帮个忙吧?”刘羽疑惑地问着。
“你以为都跟你一样,有个那么有钱的爹啊,我自己白手起家好吧,去年挣的钱不得投到今年的工程里啊,今年的钱又得投到明年的项目了。”杨远坤白了对方一眼,羡慕地说着。
“哈哈,没事,杨哥,就算是为了这顿烧烤,你先用着,等你有钱再给我就行了,我无所谓的,”刘羽不在意地说着。
“那怎么好意思,我现在都有点感觉我是吃软饭的了,现在住的房子是你提前卖给我的,开的车子是赵哥那边提前卖给我的,手机你又要提前卖给我了,”杨远坤苦笑地说着,这么一想,等今年自己拿到工程款,也剩不了多少了啊,好有明年的项目钱需要准备呢。
“那不是挺好,说明我们都相信你,不过是提前用着罢了,几千块钱的东西,我还怕你跑了啊,”刘羽笑着说着。
一顿烧烤,两人喝了不少啤酒,脸上都通红的,杨远坤就没让刘羽回家了,用他的手机给刘西建那边打了个电话,说今晚实在自己这边睡觉,回到屋里的时候,就让他睡了昨晚杨远庆的房间,好在被子啥的也没收,都是大老爷们,没必要换了。
后面第三天,刘羽就拿着手机过来了,还给他配上了手机卡,是一种比较小巧的手机,跟他上辈子拥有的第一个手机其实还有点像,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屏幕加上按键,颜色是白色的,看着还挺好看的。
拿到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上次回去家里就跟营业厅那边说过了,前两天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把家里的电话存了起来了。
“喂,”听到电话接通的声音,杨远坤直接喊了一句。
“谁啊?”电话里的声音是赵小凤。
“怎么,才两天没听到,我不认识我的声音了啊?”杨远坤无语地说着。
“啊?远坤啊,这声音听着不怎么像啊?”赵小凤听到两天前就知道是谁了,奇怪地问着。
“可能是我用手机打的电话吧,声音不怎么好,”大概能猜到就是这个原因了,杨远坤继续说着:“这个号码你就记住,拿个本子记下来,是我的手机号了?”
“你的手机号?你买手机了啊?”赵小凤惊讶地问着,她自然知道杨远坤一直想买个手机,晚上睡觉前都跟自己念叨过好几回,还以为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才会买呢。
“先用着吧,以后打电话也方便,”杨远坤心情也很是高兴,在后世生活了那么多年,没有一个手机属实有点折磨人了,虽然这个手机很简陋,基本只能用来打电话。
“好,我记下来了,”赵小凤也是笑着说着,以后家里和杨远坤身边都有电话手机了,这样就可以随时联系了。
“今天菲菲是不是去学校报到了啊?怎么样,顺利吗?”杨远坤关心地问着,这个才是打电话回来的主要原因。
“都顺利啊,给分到二班了,学校里的学生是真多啊,一年级就分了六个班,一个班都有五十人呢,”赵小凤感慨地说着。
“那人是挺多的,”杨远坤回想以后以后镇上小学的发展,后面十几年会人数越来越多,很多村子里的孩子都来镇上上学了,学校里还建了一栋新的教学楼,结果没过两三年,学生数量直线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确实变少了,另一方面很多有能力的家长都直接带到县里市里上学了。
“都挤不过来啊,还是二姐她带着我,不然现在估计都回不来了,”赵小凤心有余悸地说着。
“那什么时候开学啊?明天吗?”杨远坤继续关心地问着。
“不是啊,后天开学呢,”赵小凤心情也不错,乐呵呵地说着:“以后这丫头就要去上学了,也不用到处调皮捣蛋我看着了,也能放松下来了。”
“那不是挺好的,你想到自己要开什么店了吗?”杨远坤跟赵小凤聊着家常,上次就说要开店,但赵小凤一直没说要开什么店。
“我没想清楚啊,要不你决定吧,”赵小凤现在还没有自己开店的经验,甚至没什么挣钱的经验,主要靠的就是杨远坤这个老公了。
“那我给你提两个建议,你看想开什么店?”杨远坤脑袋里确实有两个想法。
“你直接说。”
“一个是开书店,你看咱们家这里离小学初中都不远吧,而且他们从学校到镇上的家里,大部分都得从咱们门口过吧,开一家书店应该不错。”这个想法是杨远坤最想实现的,这个书店是真的能开,因为同样的位置,以后也有一家书店,生意很不错。
“是哦,咱们直接开书店就行了,”赵小凤很是惊喜,高兴地回答着。
“书店就不止卖书了,咱们这个位置主要就是卖学生的辅导书,文具文具这些了,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去别的书店看看,也算是学习一下,如果你真想开书店的话,”杨远坤说着自己的想法。
“行,我知道了,就开书店,这个好,”赵小凤很是心动,开书店的,一看就很是体面,也很有文化的样子,而且自家男人说的还挺有道理的,这里离学校是挺近的,买点教辅书和文具都可以。
“我也觉得还可以,”这就是手机的好处了,不用跑到外面打电话,在办公室就能打电话回家聊天,两人就闲聊了起来,赵小凤兴致勃勃地跟杨远坤讨论着,一会就有一个新想法。
“诶,那还有一个是什么啊,”等说的差不多了,赵小凤才继续问着下一个建议,虽然她心里已经在考虑书店要怎么开了。
“还有就是开一个小卖部呗,”杨远坤淡定地说着,其实开小卖部跟开书店是一样的道理,就这种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随便买点零食什么的,弄点炸货之类的,简直是超越这个时代的美味。
“小卖部有什么好开的啊?”赵小凤不解地问着,“小孩子能有什么钱,浑身上下有一毛钱吗?”
“你以为镇上跟我们村里一样啊,人家小孩子不光自己身上有钱,还有家里大人来接呢,比你想象的要挣钱很多,”杨远坤给赵小凤解释着,这种店铺确实很挣钱,而且成本也不高。
“还是开书店吧,我感觉这个比较好,小卖部听着就没什么谱,我看到处都是啊,”赵小凤没有过多考虑,直接就做出了决定,在她心里开书店是一个很体面的事情了,以后在亲戚面前说出来也很有面子,而且菲菲和杨易以后上学,别的孩子问起来,说开书店的总比包工头好听是吧,这也是她的小心思。
“那就随便你了,开个书店确实比较好,那你这段时间可以去镇上其他的书店看看,别人怎么弄的,你也可以多学学,等我回来的时候可是要靠你的啊,”杨远坤打趣地说着。
两人说到这也就差不多了,杨远坤挂断了电话,去工地那边逛了逛,一天时间也就过去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这个工地上的活也都干的差不多了,在国庆之前,整个赵全负责的内粉项目就全部结束了,工人们也都陆续离场了,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农历也才刚八月份,还有四个月才过年,大家都会再找一个工地继续干活,这样才能拿到一笔不错的工钱,好回家能跟老婆孩子交待。
“你们活都找到了吧?”跟往常一样,杨远坤带着自己手下的人来到了常吃的大排档这边,很快上完菜后,等大家都坐下来,稍微吃了点东西,又喝了一轮酒后,才询问着众人。
“都找好了,这事肯定要提前找啊,杨哥,你那个活干完后我们就开始找了,”王虎率先回应着。
“那就好,你们俩的,这个活也就干了两个来月吧,”杨远坤问着刚来的孙启东两兄弟,这次就叫他们兄弟俩一起过来了,没必要进行区分了,大家都是一个地方过来的,明年杨远坤肯定会更缺人,按照他的想法,这种活还是找熟人比较好,不然麻烦事一大堆。
“虎哥给我们一起找了,我们都在一个工地上,”孙启东连忙说着,没想到跟着这群人真是不错啊,大家互帮互助,彼此之间找到活了都告诉一声,这样比他们兄弟两个干要好很多。
“那就好,小虎,”杨远坤扔了中华给王虎,继续问着:“那这个活你们能干到过年嘛?”
“不止要干到过年,估计年后还要早点过去干一两个月呢,到时候看杨哥你明年那个项目什么时候开始干了。”王虎笑嘻嘻地接过杨远坤扔过来的烟,给在座的十来个人都散了一根后,剩下的就自然的揣进了自己兜里了。
“那行,这样挺好,你们是所有人都在一起吗?”杨远坤继续问着,之前他也没了解这些事情,一方面是这段时间确实是太忙了,工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要绷紧神经,万一在最后一步出问题了就麻烦,另一方面也是他感觉自己就这样把他们抛弃了,有点不太好意思问,毕竟人家是跟着自己干活的,但自己一年接一个工程也就够了。
“不是,大概分成三波了,很少有工地能一下子接收我们这么多人,肯定要分开的,”王虎不在意地说着。
“诶,也是我自己懒,一年就接了一个活,不然你们还能从头到尾跟着我干,”杨远坤叹口气感慨地说着,但他又不想搞得那么累,如果现在急需带着他们出去找活的话,可没有赵全这边这么好的条件了,他自己都得在工地现场干活了。
“杨哥,你说这话,我们这几个月干活的钱,我们都自己私下里算过了,是够够的,比我们之前一年赚的都多,这不是想要赚更多嘛,而且我们跟你不一样啊,”王虎连忙说着:“你这回家就住在镇上了,我们要是在家待时间长了,那是真会被说死的。”
“行,那你们就互相照顾着哦,”举起杯子又互相喝了一个,又要问下一个重要的问题了,“你们这边的账还没算,但我心里喝你们心里大概都有谱了吧。”
“那肯定有谱啊,这自己干的活,拿多少钱还没谱啊,那也活该被人骗,”周兴在一旁笑呵呵地说着。
“我这边拿完钱后才会回家,你们等拿钱呢,还是我直接打到你们卡里?”杨远坤询问着。
“这打到卡里有手续费吧?”徐扬在另一边询问着。
“咱们这是异地,肯定有手续费的,但也不是很贵吧,而且安全,比你们带着这么多现金回家要好得多。”杨远坤还是想劝说他们用起来银行卡的,这些人里的基本上连个银行卡都没有,家里基本上都是存折。
“这,”王虎有点犹豫,但还是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杨哥,这手续费能省还是要省的,都一百多块钱呢。”
“那你们自己带回去?”杨远坤属实有点不放心他们带回去。
“杨哥,你不是自己开车嘛,放车里给我们带回去不就行了,”王虎笑呵呵地说着。
“这倒是也行,我倒是没想起来,”杨远坤拍了一下脑袋,王虎说的很有道理,自己带回去一笔现金的,等他们过年回来的时候来自己家拿不就行了,“那我就不给你们家里人了,我先存我们镇上银行,到时候你们过年回来,来我镇上家拿,明天我们算好账,给你们签个条子。”
“这样就好,谢谢杨哥,”王虎高兴地说着,剩下众人也都很高兴,这样既安全,又省了手续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02/236847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