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在古代召唤二游老婆和震旦天兵 > 第111章 论攻倭国

第111章 论攻倭国


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臣,状似不经意地挪到他身侧,低声问道:“张状元,不知是何等惊世之文,能得陛下如此青睐?”

周遭几位官员立刻竖起了耳朵。

张启初微微躬身,神色恭谨,言语却滴水不漏:“学生惶恐,不过是就海防之事,妄言了几句浅见。”

昨日皇帝派了秘使给他,告诉了他一个关于倭国的惊天秘密,让他务必保守。

海防之事?

众人心中更是诧异,这等偏门题目,如何能得状元之位。

话音未落,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划破了殿前的嘈杂。

“陛下驾到——!”

百官噤声,整肃衣冠,俯身行礼。

张启初混在队末,学着众人的模样,将头深深埋下。

姜恒承步履沉稳地走上御阶,高坐龙椅,目光如电,扫过下方。

他开门见山地问道:“张启初何在?”

唰的一下,百道目光齐齐汇聚到了队列的末端。

张启初只觉头皮一麻,硬着头皮出列,再次躬身行礼:“臣张启初,在。”

姜恒承微微颔首:“朕昨日看了你的策论,今日你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再将你的论点阐述一遍。”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其一,为何要伐倭?”

“其二,如今的倭国,又是何等情状?”

此言一出,满殿再次陷入寂静。

群臣纷纷对视,眼中惊骇无以复加。

皇帝居然要征伐倭国?

这是个什么情况?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年轻的身影上。

张启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脑中飞速整理着从父亲、从往来商贾、甚至从落魄的东瀛浪人那里得来的零碎信息,将其编织成一张清晰的情报大网。

他再次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

“启禀陛下,回答陛下第一个问题之前,请容臣先阐述倭国如今之情状。”

“但讲无妨。”

“自唐末至于我朝倭国已经二百余年没有进行朝贡,故朝堂之上对倭国之事不甚了解”

“如今之倭国,看似一统,实则早已是沙上之塔,内里分崩离析,矛盾重重。”

“其国中,名义上的至尊,乃是居于平安京之倭国王,自称天皇。”

这番话让殿中不少官员微微点头,一开始倭人君主的身份就是王,而并非什么天皇

汉光武帝刘秀就曾赐“汉倭奴王”金印,表明其藩属地位

隋朝时,倭国来使呈上国书,自称日出之地天子,被隋朝以天无二日拒绝。

后世史书也拒不承认倭国这个自称,通常以倭王或者山城君代替。

关于倭国自称天皇之事,中华王朝的士大夫们往往都是一笑了之。

自汉代之后

中国的皇帝向来是两重身份,对中国之内的臣民百姓是皇帝,以人的身份治理国家。

只有在祭祀天地和统御四方蛮夷时才是天子。

可倭国人就学了一半,牵强附会,把天子和皇帝两个称呼合二为一,称了个天皇。

大家就当猴子学人穿衣服,笑笑都没往心里去。

张启初见众人都不以为然,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

“然,倭国王早已大权旁落,不过是庙堂之上的一尊泥塑木偶,政令不出宫门。”

“真正把持倭国朝政的,其一为‘院政’,其二为‘摄关’。”

“所谓‘院政’,便是退位之天皇,自称‘上皇’,于宫城之外另设院厅,架空当今天皇,以此发号施令。名为退位,实为太上之皇!”

“所谓‘摄关’,乃是藤原氏等外戚世家,世代以女妻天皇,以族中男子为摄政、关白,代天皇执掌国政。

其权势熏天,可谓在倭国一手遮天。”

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

张启初并未停顿,继续抛出更具震撼性的情报。

“然,无论是‘院政’还是‘摄关’,皆是文弱公卿,其所能依仗者,唯有武士阶层。”

“这武士,便是倭国真正的利爪与獠牙!”

“如今倭国武士之中,以两大氏族最为强盛,一为平氏,一为源氏。”

“此二族,遍布倭国各地,拥兵自重,名为朝廷爪牙,实为国中之国。”

“在臣看来,”张启初抬起眼,目光灼灼地直视龙椅上的皇帝,

“如今的倭国,便是由一个无权的天皇、一个弄权的‘上皇’、一群贪婪的公卿,以及两头即将吃人的猛虎所组成的脆弱危局!”

“陛下倘若要攻伐倭国,只需派遣三千甲士,轻轻一推,那倭国社稷便会轰然倒塌!”

一名御史出列道:“陛下,倭国之事与我大周何干?

其国无道,可山城君已有二百余年未来我大周朝贡,陛下何必为一逆臣劳师远征?耗费钱财民力。”

“何况陛下大婚在即,实不该再起战事。”

姜恒承靠在龙椅上一笑道:“张卿,你以为呢?”

张启初精神一震,知道是该自己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张启初面向那名御史,不卑不亢地长揖一礼。

“御史所言差矣!”

他话锋一转,朗声道:“《礼记·王制》有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此言圣人教化,恩泽四海,无远弗届。

倭国既曾为我中华藩属,受前汉前唐册封,便是我大周教化所及之邦。”

“其国二百余年不来朝贡,已是失藩臣之礼,慢天朝之威。

按《周礼》,诸侯失贡,天子当谴使问之;问而不改,则削其地;再不改,则六师移之!”

六师移之!

这四个字如惊雷般在太极殿中炸响,震得那御史脸色一阵青白。

这已不是什么肆意征伐,而是站在天朝上国的礼法制高点,对一个失礼藩邦的合法惩戒!

张启初并未给对方喘息之机,继续道:“御史又言,远征耗费钱粮民力。

下官以为,此非耗费,乃是取利!”

“取利?”殿中又是一片哗然不少官员都皱起了眉头,在朝堂上公然谈“利”,有失体统。

到底还是商贾出身么?

“正是取利!”张启初迎着无数质疑的目光,沉声道:“我大周国库,半数仰赖商税,而商税之重,又在海贸。

倭国地处东海之要冲,其国中之乱,已生乱象,海寇浪人时有侵扰我东南沿海商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97/236844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