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元夕
当耶律大石的叹息消散在西域的风沙中时,长安的繁华被皇帝的意志彻底点燃。
为了来年三月攻伐西夏的战事,圣驾自洛阳浩浩荡荡移至长安。
天子出巡意味着整个帝国的行政核心随之移动。
禁军、宫女、内侍、百官……十几万人的洪流,裹挟着一个王朝的心脏,注入了这座古老的雄城。
自去年十月起,长安便开始了高速的运转。
行宫被修葺一新,无数的物资被运往关中,城中府库充盈,粮草军械堆积如山。
此刻,行宫正门前,一座巨大无比的灯山拔地而起,其高耸的轮廓在白日下也蔚为壮观。
周人最重视的节日就是元夕。
汉时元夕仅一日之假,唐时为三日。
而到了大周,则是五日。
姜恒承觉得这么重要的节日五天还是太少了,直接将庆典增加至七日,自正月十三开灯,至二十日方休。
老百姓当然很高兴了,因为他们早就想申请延长节假期了。
再加上随着南郊大祀之后,新皇登基。
神龙神女携天书降世,所有人的日子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过起来。
手里有了钱就想多消费
商贩们也想节假日多挣钱。
皇帝这点做的好啊。
而百官清楚,这单纯是皇帝过年想给自己多放点假找的借口罢了。
皇帝的心是懒的,但执行好了属于是。
在正月十五清晨祭拜过天官大帝之后。
朱雀大街,这条贯穿长安中轴的街道,此刻成了人潮的海洋。
沸腾的人声,食物的香气,孩童的尖叫,混杂着元夕佳节独有的甜腻与喧嚣,在街道两侧的坊墙与楼阁间来回冲撞。
姜恒承站在承天门的城楼之上,俯瞰着脚下这片被自己意志所搅动的洪流。
他看到了趴在父亲肩头,用力挥舞着糖画的稚童。
看到了踮起脚尖,满脸都是期待的豆蔻少女。
看到了那些本该在店铺中盘账的商贾,此刻也挤在人群中,伸长了脖子。
整个长安百姓,都在等待。
等待一场由天子亲自导演的盛大展演。
咚。
一声沉闷的巨响,仿佛巨人的心脏在城池深处搏动了一下。
咚。
又是一声。
人群的喧嚣瞬间被这沉重而富有韵律的脚步声压下,化作一片敬畏的寂静。
来了。
街道的尽头,出现了一片移动的黑色城墙。
那是玄魄军。
他们全副武装,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一千个人,步伐却只有一个声音。
整齐划一的重甲在日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冷光,每一片甲叶都经过精心打磨,不染一丝尘埃。
他们手中所持的步槊锋锐,寒气逼人。
这些士兵的脸上,罩着狰狞的兽面铁罩,只露出一双双毫无感情的眼睛。
他们的目光不看两侧的百姓,不看天上的流云,只注视着前方。
人群中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与赞叹。
“这就是天子亲军么?!”
“好生威武!”
“有此雄师,何愁西夏不平!”
姜恒承的嘴角,勾起一抹细微的弧度。
还有更好的呢
玄魄军所带来的震撼,是属于人间的极致。
而他接下来要展示的,是超越人间的东西。
就在玄魄军完全走出城门时,他们分列两边,另一支队伍显露出了身形。
如果说玄魄军是让人感到寒冷
那么这支队伍的登场,则让整条朱雀天街的温度都骤然升腾了几分。
一百二十名龙帝禁军登场
他们一出现,周遭的光线都变得明亮开来。
人群的惊叹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些士兵的身形,恐怕足有九尺,个个人高马大。
光芒在他们身后汇聚,凝成一圈圈肉眼可见的、不断波动的白色的神圣光晕。
“御龙班直……这是传说中的殿前御龙班直啊!”
一个商人在人群中大声:“我跟你们讲,你们这些人开眼了嘿!
在洛阳,也就皇后娘娘大婚当天迎亲时候出来过一次。”
他们的步伐同样整齐
他们手中的武器,更是彻底颠覆了长安百姓的认知。
那是一柄柄造型奇异的长槊,槊身上,有细碎的金色电弧在不住地跳跃、窜动,发出“噼啪”的轻响。
更有甚者,武器的锋刃上,燃烧着一簇簇红色的火焰。
姜恒承的视线,落在那些龙帝禁军的身上。
他想起了礼部官的奏报。
按照大周旧例,元夕巡游,需有军士扮作钟馗、神荼、郁垒等神明,以行驱邪逐祟之礼。
礼部的意思是,让他选禁军将士来扮演。
姜恒承当时就觉得荒谬。
扮演?
他看着下方那些让万民失声的禁军,心中只有一句评价。
不用扮。
他们本身,就是行走在人间的天兵天将。
让他们去扮演那些传说中的形象,根本不需要。
这支队伍一路向西,直至城外。
他们将在那里举行一场古老的仪式。
埋祟之仪。
将象征晦气与不祥之物尽数掩埋。
夜幕终于降临。
“轰!”
一声号令,宫门前的巨大灯山被瞬间点亮。
光。
无穷无尽的光,驱散了夜的黑暗。
整座长安城仿佛都在这一刻燃烧起来,千万盏花灯在长街之上汇成一条条璀璨的星河。
百姓们从坊市间涌出,汇入人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宣德楼上,姜恒承凭栏而立。
楼下有百戏和百工表演,等到表演结束,负责维持秩序的禁军就会离开,御街也会开放
百姓也能看到皇帝和大臣们在城楼上饮酒,也能看到皇家准备的花灯。
接下来的仪式就是百官过来山呼一下万岁,象征性拜一下皇帝,然后百官们就各自去吃席了。
姜恒承笑盈盈看着满桌的人
一共两桌
这一桌是在朝堂上担任官职的
符玄、飞霄、长离、青雀、维尔薇、梅比乌斯
影和神子也在,不过她们大概算是外宾吧。
维尔薇和梅比乌斯没有心情吃东西
因为她们发现皇帝离开的时候天工院的发电机就罢工了,然而那不应该罢工,就算罢工也不该是三套预备发电机组一起罢工。
如果说坏了一个还能说是巧合,但一起罢工
那就不正常了
两人对这个现象非常好奇,研究了一晚上
然后皇帝从东瀛回来发电机就又好了
就好像这机器怕皇帝一样。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97/235912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