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 第024章 这咖啡馆,棒极了

第024章 这咖啡馆,棒极了


林晚秋看着方默眼中那毫无作伪的决绝和凛然正气,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心的笑容,带着无比的信任:“我相信您,方局长。”

她顿了顿,拿出笔记本和笔,神情变得严肃而专业:

“方局长,作为记者,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真实的看法。您认为,接下来淞沪的战局会如何发展?我们…能守住沪上吗?”

这个问题异常尖锐。

方默沉默了片刻,走到顶楼边缘,指着东南方向那浩渺的海天相接处。

“沪上,地处东海之滨。鬼子的战舰、航母,随时可以停泊在吴淞口外,甚至直接开进黄浦江。”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似乎这些话在他脑海中已经思索了无数次。

“鬼子的舰炮射程远超我们的陆炮,威力更是天壤之别。鬼子的飞机可以从航母起飞,对我们进行无休止的轰炸。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本土、从东北、从半岛调兵,走海路,几天甚至十几个小时就能抵达。而我们呢?”

他转过身,看着林晚秋:“我们的军队,从大夏各地驰援,要翻山越岭,要挤在拥挤的铁路和公路上,速度慢,损耗大。一旦鬼子后续源源不断的大兵集结在海上,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在金山卫、杭湾,甚至更远的地方强行登陆,从侧翼包抄整个淞沪战场。

那时,一旦我们投入重兵,聚集在沪上的大军,就有被围歼的危险。”

林晚秋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所以…您是说…前景很悲观?我们…守不住?”

“悲观?”方默摆摆手,决定还是扮演下先知,“这不是悲观,是清醒。沪上,靠近海边,我们天然处于劣势。死守硬拼,正中鬼子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把所有精锐都填进这个血肉磨坊。”

他话锋一转,眼中露出光芒,强烈的自信和气势让林晚秋为之侧目,仿佛站在她面前的不是一个分局局长,而是挥斥方遒,指挥数十万大军的元帅。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守,一定要守,而且要狠狠地守沪上。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打掉他们的骄狂之气。

但我们的目的,不是和他们在滩头阵地拼消耗。而是要在给予其重大杀伤、挫其锐气之后,主动地、有秩序地、见好就收地向西撤退,退守到吴福线、锡澄线这些预先构筑的国防工事后面去。

依托纵深,层层抵抗,用空间换时间,用山川河流消耗鬼子的兵力和后勤,这才是持久制胜之道,死磕沪上滩头,是取死之道。”

林晚秋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眼中充满了震撼。

方默的分析,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与她听到的那些上头宣传的、空洞的“寸土必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论调截然不同,却透着一种残酷而清晰的逻辑力量。

“我…我会如实记录您的观点。”林晚秋郑重承诺。

方默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中却是一片漠然。

如实记录又如何?

他自嘲地想,我一个区区闸北分局局长,人微言轻。

就算张冶中将军能听到这番话,他上面还有层层叠叠的‘大人物’,还有那些被国际观瞻、列强调停幻想蒙蔽了双眼的决策者们。

历史的车轮,岂是我这只小蚂蚁能扳动的?

沪上会战的血肉磨盘,终究还是要转动起来…

这清醒的无力感,比任何敌人的炮火都更让他感到沉重。

他望向苏州河对岸那繁华依旧的租界,仿佛看到了不久之后,那里将挤满了隔岸观火、为“八百壮士”喝彩却又无能为力的同胞。

而他和他的战士们,将成为这巨大悲剧舞台上,唯一一颗有可能改变局部战局的棋子。

不过他还是这么说了,毕竟一旦登报,事后的现实发展只要证明了他的先知先觉是对的,那么下次他再说话,有了这次的佐证,便会更加容易让人信服。

短暂的单人采访结束后,林晚秋没有立刻离开。她拿着笔记本和相机,穿梭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目光始终追随着方默的身影。

她看到方默仔细检查每一处新垒起的沙袋墙,用力摇晃加固门窗的木桩,甚至跳进刚挖了一半的战壕里,用手丈量深度和宽度,对负责的工人和学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他声音洪亮,指挥若定,脸上沾了泥灰也毫不在意,那份亲力亲为的投入和沉稳,让林晚秋完全无法将他与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青年联系起来。

她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

“闸北分局局长方默,身先士卒,与警员、工人、学生并肩劳作,加固四行堡垒…”

方默偶尔瞥见林晚秋的记录内容,发现她着重描绘的是军民齐心、同仇敌忾的氛围,以及他本人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形象,并未涉及具体的火力点配置、雷区布置等敏感军事信息,便也由她去了。

他深知,此刻的沪上乃至全国,太需要这样鼓舞人心的画面和报道来凝聚人心,点燃希望。

忙碌至傍晚,在仓库一层相对宽敞的卸货区,方默看着周围一张张沾满汗水、灰尘却眼神明亮的年轻脸庞,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干劲的朴实面孔,还有那些神情坚毅、沉默寡言的警员和老兵,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大家停一停。”方默站上一个木箱,声音传遍整个一层,“林记者,麻烦你,给我们拍张合影吧。”

人群有些意外,随即爆发出欢呼。

大家迅速聚拢过来,簇拥在方默周围,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的笑容。工人们放下铁锹,学生们挺起胸膛,警员们努力站得笔直。

方默站在人群最中央,身姿挺拔如松。

林晚秋举起相机,调整着焦距。

镜头里,是无数张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侵略者满怀仇恨、对身边人充满信任的脸庞。她按下快门的瞬间,心中莫名一颤,仿佛捕捉到了一个历史性的瞬间。

方默看着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笑容依旧挂在脸上,心底却在无声地叹息。

这张即将登上报纸的照片,或许就是其中许多人,留在这个世界最后的、最生动的印记了。

几天后,这里的许多人,都将化作冰冷的数字,消逝在战火硝烟之中。

拍完照,人群散去继续工作。

方默走到仓库临街的一扇被钢板加固、只留下射击孔的大窗前,目光投向新垃圾桥桥头,最终落在河岸边缘的一栋临街二层洋楼上。

那洋楼底层是一家招牌醒目的咖啡馆——“棒约翰咖啡馆”。

林晚秋收拾好相机,也走了过来,顺着方默的目光望去,恰好看到了那家咖啡馆。

她有些好奇地问道:“方局长,您也喜欢喝咖啡?那家‘棒约翰’我也去过几次,他家的现磨咖啡确实不错,很醇厚。您…是在国外留过学吗?”

她试图从方默的“品味”中寻找他神秘背景的线索。

方默闻言,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他摇了摇头,目光依旧锁定在那栋洋楼上,手指点了点:“我‘喜欢’这家咖啡馆,是因为它位置实在太好了。”

“你看,那栋楼,就在新垃圾桥西桥头,楼下就是两条主干道的十字路口。二楼临街的那几扇大窗户,视野极其开阔,毫无遮挡。

只要在那几扇窗户后面,架上两挺重机枪,”  他双手比划了一个架枪的姿势,“储存上足够的弹药,形成交叉火力网。那么,从桥上冲过来的敌人,以及试图沿着这两条马路包抄仓库侧翼的敌人,都将暴露在致命的枪口之下。

那两条街,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通道。你说,拥有这样位置绝佳的‘制高点’,这咖啡馆能不好吗?”

林晚秋顺着方默的手指和描述想象着那副场景,只觉得有些反差的荒谬。

她看向那栋充满小资情调的咖啡馆,此刻在方默的话语下,仿佛瞬间褪去了所有浪漫色彩,化身为一个狰狞的、即将喷吐死亡烈焰的钢铁堡垒。

这让她再次被方默深深震撼,看向对方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复杂。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名警员气喘吁吁地跑到方默面前,立正敬礼:

“报告局长,分局外面来了好多人,是总队第六大队的人。领头的是他们大队长王德发,说是…说是奉了市局的命令,要进驻闸北协防,都带着家伙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89/236858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