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农家长姐后,种田致富养娃娃 > 第97章 簪花宴,回村

第97章 簪花宴,回村


朱红色的大门两侧站着手持武器的衙役,将烫金名帖递过去之后,一个穿着青衣的引路小厮便主动走了过来。

他恭恭敬敬地朝着宋启明等人作揖行礼道:“簪花宴在翠竹轩,三位秀才老爷这边请。”

穿过长长的走廊,眼前豁然开朗。

青石铺成的小路径直通向深处树荫茂盛处,走过圆形拱门,一座三层高的红楼矗立在湖畔。

青瓦叠峦,檐角高高翘起,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不断向上攀爬、直至科举最高处俯览众生。

此次院试,陇西省总共只录取了五十名秀才,穿过翠竹轩的院门,人影浮动,此次高中的学子已经来的差不多了。

宋启明敏锐地发现有很多视线集中在了他身上。

抬眸扫视,凉亭处、屋檐下、石桌处,赤裸裸的目光像是要将他从头到尾扒干净。

“这宋启明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以前听都没听过。”屋檐下,穿着锦衣的男子面露不屑地盯着宋启明。

旁边头戴青玉簪的男人嗤笑一声,“听说是农户出身,西宁城山村窝里爬出来。”

多少人寒窗苦读数年,最后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无名之辈抢了案首,不少名列前茅者都不太服气。

宋高力跟在宋启明的身旁蹙眉,这些人的目光就像针扎一样令人感到不舒服。

午时一到,所有人按照院试名次排列,其他人得到的是金盏花,唯有前十名是学政亲手将银制花枝插在他们的胸前。

崇德堂内,学政和安阳知府并排坐在两张案桌上,所有人按名次入座。

坐在最前面的宋启明瞬间落入了众矢之的,无数打量明晃晃地朝他射来。

穿着锦衣的男子就坐在宋启明的右边,他是此次院试的第二名。

严保毅端起酒杯朝宋启明示意,“听闻宋案首家境不富,凑齐这身蜀锦缎袍想必一定费了不少功夫,不知作价几何?”

众人的目光落在宋启明的身上,这身衣服一看就不便宜,他们还以为这位宋案首家中条件不错,没想到是好面子,强撑出来的。

坐在上位的孟鹤川浅浅勾起嘴角,若他看的不错,这身锦缎应该是皇上赏的。

宋启明大大方方地端起酒杯回敬,“御赐之物岂是金钱可以衡量,便是万金也是不够的。”

严保毅眉头一凛,眼中警惕之心猛然升起,“宋案首这身衣裳是御赐的?”

宋启明假装抿一口酒杯,实则嘴唇滴酒未沾。

他轻飘飘地移开眼神,将严保毅的追问彻底忽视。

坐在上首的学政疑惑地看向孟鹤川,御赐之物怎会给一个刚考上秀才的学子?

孟鹤川笑着捻了捻胡须,“袁大人,宋启明是宋今昭的弟弟,就是那位制作水车被皇上下旨恩赏的宋氏女。”

学政脸上闪过一抹惊讶,回过头仔细打量宋启明,试图从他身上看出宋今昭的影子。

“怪不得年纪轻轻便能考中案首,原来是有其姐必有其弟。”

听到说话声的宋启明起身拱手道:“多谢学政大人赞誉,比起家姐,学生自愧不如。”

严保毅握紧拳头,脸色黝黑格外难看。

踩着自己上位也就罢了,知府和学政还对他如此亲近夸赞。

什么御赐之物?

什么宋氏女?

一个女人难道比他们这些秀才还要重要?

人不在这里还帮她弟弟抢风头,简直有伤风化,不成体统。

坐在宋启明身后的一名男子用手捅了捅他的后背。

宋启明回头。

赵进民小声问道:“你姐姐是宋今昭?那个制造水车,剿灭朔北国暗探的宋今昭?”

宋启明微微颔首。

赵进民眼中迸射出两道炽热的光芒,抓住宋启明的手臂激动摇晃道:“在下赵进民,祖上四代都是工匠。”

“令姐发明的水力筒车实在精巧,我爹和我阿爷对宋兄的姐姐十分钦佩,不知令姐可在府城?”

手腕被握得生疼,宋启明用了十成力才抽出来。

“明日我便要和阿姐一同归家,不方便招待赵公子,还请见谅。”

赵进民没放弃,继续追问道:“安阳书院八月下旬开学,不知宋兄几时归来?”

宋启明从未见过如此情绪外露之人,“还未确定具体时间,离家良久,此次回家想必会多待些时日了。”

赵进民俯首叹息一声后打起精神说道:“没事,等进了书院我们就是同窗,来日方长总能见到的。”

宋启明听见此话瞬间拧了眉头,见他年龄约莫比自己大几岁,心里不由地暗生警惕。

若只是钦佩也就罢了,他要是敢有其他非分之想,绝对不行。

此人配不上阿姐。

严保毅冷哼一声,鄙夷地瞥了两人一眼。

祖上四代工匠?他也好意思说出口。

果然下等人就是容易和下等人混在一起,上不了台面。

簪花宴结束后,严保毅立刻派人去打听宋今昭的底细。

一番调查才知道宋启明这身御赐之物是从何得来。

“不过是给农田灌溉的水车,我还以为是什么稀罕物件。”

“一个女人整天打打杀杀,抛头露面,果然是农户出身没规矩,这样的事情若放在我们严家,早就绞了头发当姑子去了。”

候在旁边的小厮巧言奉承道:“少爷用不着为这点小事生气,丁夫子已经答应收您为徒,以后宋启明绝对不会是您的对手。”

光进入安阳书院读书还不够,书院里的资源往往优先分配给夫子门生,若是能拜名师为徒,科举之路往往事半功倍。

而书院里的夫子挑弟子的要求很高,除才学之外,家境出身、人脉关系也是他们考量的重中之重。

宋启明光是出身就已经落了别人的后,更别说父母双亡,家中还有好几个拖油瓶。

就算宋今昭制造水车有功,可终究是个平民,事情过去后又有谁会在意。

一个女人打打杀杀更是入不了达官显贵的圈子,他们只会暗地里嘲讽宋今昭凶悍、不守女德,嫁不出去。

簪花宴第二日,宋今昭等人便整装待发,三户人家一起,前后两辆马车。

就在宋今昭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西宁城县衙的报喜队伍就已经先一步赶到了宋家村。

四名穿着红褂,系着蓝腰带的衙役身后跟着八名吹鼓手,一边敲锣打鼓一边举着‘案首及第’的牌匾赶往宋家村。

清晨刚干完农活准备回家休息的村民远远就听到了锣鼓声。

住在宋今昭家隔壁宋水生疑惑地挠挠头,“没听说今天村里哪家要办喜事,这迎亲队伍从哪里来的?”

宋水生的媳妇眯眼朝前想看得在清楚些,“不像是要办喜事,没看见花轿,再说哪家嫁女儿娶媳妇,能请官府衙役开道的?”

二人对视一眼,冲过去想知道怎么回事。

神经敏感的宋满仓踉跄地从田里跑回去,看到‘案首及第’的牌匾时,他差点仰面摔倒。

没出去干活的村里人一个个好奇地走出来察看发生了什么事。

宋满仓见报喜队伍往村后而去,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直到他们停在宋今昭家门口,望着院门紧闭的大门,宋满仓用力拍打站在旁边的宋水生,“赶紧去田里把宋老爹一家叫回来,就说他们家启明考上秀才了,让他们马上回来。”

跟着来凑热闹的宋大婶手里还抱着孩子,听到这句话瞬间愣在原地。

宋老爹赶回来的时候脚上全是泥巴,宋老太用钥匙开门的时候手在颤抖,几次对不准锁孔。

锣鼓重棒敲击三声,衙役将金花红绸双手奉给宋老爹,接着便开始宣读提学官亲笔写的贺词。

宋大郎和宋二郎此刻已经神游天外,考上秀才报喜这么威风?

宋启明就这么容易考上了?

报喜之后,四名衙役对着宋老爹他们不停地说恭喜。

搞得宋老爹手足无措,不断朝他们点头感谢。

站在旁边的宋满仓无奈朝天翻白眼,把口袋里的银子全部掏出来递给宋老爹。

宋老爹顿了一下,见宋满仓眼睛一直往几个衙役的身上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将银子塞到衙役的手里。

“天气炎热,请几位官爷喝几杯茶水钱。”

衙役握紧银子,恭恭敬敬地笑着回答道:“西宁城已经有好些年没出过案首,如此喜事跑一趟我们求之不得。”

宋老爹扯住衙役的手,“官爷,不知道我孙子孙女什么时候回来?”

衙役回答:“这我倒不清楚,院试案首的捷报是四百里加急送过来的,若是回来,估计也就这几天了。”

望着径直离开的报喜队伍,宋满仓刚才的激动已经变成了浓重的失落。

知道考上的可能性很低,现在知道没考上,还是会觉得很失望。

宋老爹紧紧攥着捷报,指甲陷入掌心而不自知,脸颊通红,心脏好似要跳出来一般。

在宋今昭他们回来的前一日,两名衙役骑着马轻装简从来到宋满仓家。

几口人一脸迷茫地看着正在下马的衙役。

“捷报:贵府老爷宋高力取中永元五十一年陇西省院试第五十名秀才。”

院子里安静极了,宋高力的阿娘膝盖发软,宋满仓愣了好半天才匆忙接过捷报,让宋高力的阿婆赶紧回房间拿赏钱。

“官爷,既然我孙子高中,为何前几日不一起过来报喜?”

莫不是这成绩中途出了变故?

衙役一脸理所应当地说道:“案首的捷报用的是四百里加急驿道,普通秀才走的是常规民信通道,速度差一半可不得晚好几天。”

“令孙有老天爷保佑,最后一名,这可比案首还幸运。”

宋满仓捏着捷报面色僵硬了一瞬。

宋大壮让郑秀才带回来的信里就说宋高力是府试最后一名过的,怎么院试又是最后一名?

隔天马车刚从路口转过弯,等在村口的宋巧娘转身回家报信。

“回来了,我看到阿昭姐家的马车了。”

人流像抢钱似的一窝蜂地涌向村口。

村里一下子出了两个秀才老爷,这样的大事从建村开始就没出现过。

别说两个了,一个都没有。

宋高力掀开车帘钻出来,立刻就被宋满仓抱在怀里好一顿揉搓。

“乖孙子好孙子,你可太争气了,这可是秀才。”

宋启明扣住车帘,让宋诗雪抱着宋安好先下去。

宋老爹注视着穿着一身青色暗纹锦袍,明明长得一模一样,却第一眼给人感觉好似换了一个人。

宋启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淡定地喊道:“阿爷。”

宋老爹伸手拍打他的肩膀,听到啪啪声才觉得此刻一切都是真实的。

整个宋家村的人都跑过来看热闹,一路围着将宋启明和宋高力送回家。

更有甚者,边走边高喊‘秀才老爷’,年仅十几岁的两个男孩羞红了脸。

羊圈里有新鲜的绿草,屋内一尘不染,比宋今昭他们离开时还要干净。

堂屋的桌子上供奉着官府送来的红文捷报和金花红绸。

宋老爹欣慰地望着三房四口,“官府捷报送过来之后就一直在等你们回来,巧娘在村口等了三天,终于把你们给盼回来了。”

指腹在桌面上划过,宋今昭抿嘴微笑道:“劳阿爷牵挂,这次也算不虚此行。”

站在旁边的宋大郎等人艳羡地盯着宋启明,短短两年就考中了秀才,祖坟的青烟全都冒在了三房。

喧嚣停歇后,宋永年和宋耀祖凑到宋启明的旁边问道:“启明哥,院试难不难?好不好考?”

喜报传来后,私塾里的学生每天都在议论,郑秀才的嘴角就没垂下来过。

一次院试三个学生都考中了秀才,尤其是宋启明和宋高力。

一个考中了案首,一个原以为没希望结果最后一名捞了回去,郑秀才知道时直拍大腿,高兴地要冲到天上去。

宋启明摇头:“不好考,题目很难,人还多。”

“两千多人只有五十个名额,府试还刷掉了一大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的不仅是才学,还有心态和毅力,甚至有人考到一半中暑昏过去了,别提多惨了。”

当时那人就坐在宋启明的对面,被抬走的时候脸都是白的。

宋永年屏住呼吸有点被吓到。

宋耀祖好奇地问道:“启明哥,你考中了秀才是不是不会继续在先生家的私塾里读书了?”

先生就是秀才,总不能秀才教秀才。

宋启明颔首,“恩,要再找更厉害的先生。”

宋永年和宋耀祖第一时间想到了王举人,可今昭姐和王举人有仇,还能去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36/237047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