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爸妈真会教育孩子,品质好,觉悟高
第二天早上,苏梨还在休息,院子里就响起周浩的嚎叫声。
“苏梨——苏梨——”
苏梨扒拉扒拉鸡窝似的脑袋,这缺德玩意儿,这么早来干嘛?
顶着一脸你要是没有要紧事,看我不揍你的表情,苏梨打开了屋门。
嚯!苏梨:……
周浩正蹲在东墙头上,满眼鄙夷的看着她,蹲伏的位置正是那晚小偷儿蹲着的地方,连姿势都一样。
苏梨:难道这浑小子要改行去做小偷儿?
“太阳都晒屁股了,你怎么还睡?你太懒了!”周浩一脸鄙视的看着她。
苏梨白了他一眼:“好好的门不走,非要爬墙头。”
周浩用手抓了抓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连忙从墙上跳下来,落地姿势一气呵成,脚步都没虚浮。
“这不是听说你家进贼了,不放心来看看吗?”
“看到墙上去了?”
不对,应该是他怎么上的墙,这院子的墙可不低。
周浩拉着她出门,来到东墙下,苏梨低头看着那几块垒得整整齐齐的石头,脸一黑。
这可恶的小偷儿。
“你就是踩着石头上墙的?”
苏梨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谁家好好的人爬人家墙头?
周浩:……
两人回到屋里,周浩直接伸手:“把那玩意儿拿出来看看,吓坏小偷儿的那个。”
“你怎么知道的?”
苏梨有些纳闷,那晚除了那个渣男没人看见啊。
“街道都传遍了。小偷儿被你吓的鬼哭狼嚎,尿湿了裤子。
现在在公安局还直哆嗦呢,嚷着以后再也不敢偷东西了。”
随后拍了拍苏梨的胳膊,贱兮兮的说:“哥们儿,你的威名已名扬京都了。街道都在考虑给你送锦旗呢,为民除害的女英雄!”
说完竖起了大拇指。
苏梨:“……”这就一夜成名了?
苏梨走进里屋,出来时递给周浩一个头套儿,一小瓶儿淤青膏。
周浩一边手里摆弄,嘴里一边嘚嘚:
“哥们儿,有这好东西怎么不早拿出来?说不定我也能捉个贼来当回英雄。”
苏梨无语的看了他一眼,这小子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周浩一拍脑门,差点误了正事儿。忙从口袋儿里掏出来一份报纸,展开推到苏梨面前。
“梨子,这可咋办?你姐写了篇文章,都上《京都晚报》。
这会儿大院里的人都说李沫是思想进步的好青年,前途光明。
那件事你想出办法了吗?真急死我了。”
周浩真心为好朋友着急。
苏梨一把拿过报纸,报纸的显眼位置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挥洒热血,奉献青春》。
苏梨:苏卫新的动作挺快嘛,才过一天就写出来了。
文章末尾儿果然加上那句:我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如果祖国需要,我愿意奔赴祖国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
苏梨:“啧,连这句都写上了,苏卫新这狗东西下手够快啊!”
她合上报纸,眼神亮晶晶,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万事俱备,只欠她这股东风了。
“梨子,你不会气傻了吧?我还是再去求求我爷爷,让他给你想想办法儿。”
周浩一脸担心的看着她。
这哥们儿不是气疯了吧,咋还笑的出来?
原来可是李沫有一点儿好就暴起的主儿。
“你还有其他事吗?驮我到街道知青安置办公室,请你看场戏。”
这节骨眼儿还有心情看戏?但哥们儿有求,一定完成。
于是苏梨坐着周浩牌儿自行车来到了知青办。
知青办公室
主任刘玉凤正坐在办公桌后愁眉不展。
上面分到各省各地区的下乡名额,眼看截止到报名时间,报名人数还未完成。
建国后,虽然农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和城里还是不能相比。
谁家疼孩子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往农村?
但政策规定,孩子多的家庭必须有孩子下乡。
很多家长不得不托关系找人情,往条件好的地方安插。
像G省、Y省等边远地区报名的寥寥无几。
刘主任愁啊,这要是完不成任务,怎么对上面交代?
她主任的位置能不能坐的稳?
心里正一团乱麻,抬头便看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小姑娘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吊儿郎当的小伙子。
“刘主任,您好。”小姑娘甜甜的笑容让刘玉凤的心情好了不少。
“你是?”
“我叫苏梨,我爸爸苏景和,军区大院儿的。我下乡,来办手续。”
这几天哭哭啼啼的小姑娘见的太多了,猛然看到一个沉稳大气,一点也不娇气的丫头,刘玉凤心里特喜欢。
同时心里也想起来,前天一位姓苏的团长托她把女儿下到G省。
她当时还想,这军人家庭就是不一般,觉悟高,自愿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
但后来接到委员会主任李胜利的电话,说那是他外甥女,小姑娘娇气的很。
怕到西北受不了苦反而给当地添麻烦,便改到黑省。
她还纳闷,这黑省比G省也强不了多少,而且还要求到黑省最艰苦的地方。
这就怪了。
刘玉凤拿出知青派遣通知单。
“你爸爸原本报名G省,你舅舅怕你受不了苦,改报了黑省。”
“我舅舅人很好,怕我吃苦,我爸妈对我们姐俩要求都高。
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吃得了苦,耐得住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苏梨笑眯眯回应。
接着拿出一份《京都晚报》:“这是我姐昨天刚发表的文章,我们大院儿的人都夸她有出息,是有志青年呢。”
周浩在旁边嘴角直抽,这丫头说谎的本事提高了,脸不红心不跳。
刘玉凤放下笔,接过报纸,看完后眼睛都亮了。
“你爸妈真会教育孩子,品质好,觉悟高,你们姐俩真给军人家庭长脸。”
“我姐常说——西北老区是咱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线,谁去了谁光荣。”
刘玉凤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这样的有为青年太少了。
若是多几个,自己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父母和孩子都没来,要是来了,今天又能多完成一个名额。
随后便看到小姑娘拿出户口本儿。
“爸妈忙没时间,姐姐去了学校,便让我先给她报上名。随后她来取通知单,”
苏梨扬着一张小脸,特别认真的说。
惊喜来的太快,刘玉凤脸上的笑容都开了花儿。
“是吗?你姐有志于农村建设,以后保证有出息。”
“我姐人特别好,从小把好吃的、好穿的先尽让着我,比亲姐姐都好。”
“你们不是亲姐妹?”刘玉凤放下笔,脸上有些迟疑。
“不是,我姐才是李主任的亲外甥女。我姐对我那么好,我不能让她去西北受苦。
我身体比她好,再说我也要向她学习,所以这次来就是想和她调换一下,我去西北,她去东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33/237083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