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我不给你添麻烦,给你撑腰
方澜把苏梨领进屋里。
屋里的窗台上,一盏昏暗的油灯。一张几块木板搭起来的简易小床。
一张不知从哪儿捡来的破旧小饭桌,桌上放了一个豁了口的白瓷碗。
显得格外冷清破败。
苏梨站在门口,默默叹了口气,妈妈在这儿到底受了多少苦,她不敢想。
这趟来西北找妈,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你这孩子……你怎么来了?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方澜平息了下情绪,眼里满是不赞同,甚至是有些生气。
但紧紧攥着苏梨的手却丝毫没有松开。
这浑丫头,她原本都替她铺好路了。
和自己这个下放的妈扯上关系,对她有什么好?
苏梨仰头望着方澜,眼睛亮晶晶的,像一团火。
“我当然知道……我千方百计,就要来照顾你。”
此言一出,哪怕方澜再理性,也一下子给搅得乱了阵脚。
她擦了擦眼泪,稳了稳心神,声音强装镇静:
“说吧,是不是在那家里受了气?李小莲又给你脸色看了?”
方澜有些生气,临行前她还偷偷和苏景和见过一面。
对方信誓旦旦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苏梨,毕业后给她安排个从军的路子。
可这才几天,这丫头就追来了。
“她敢?!”
苏梨把家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对方澜说了一遍。
从坑苏景和八千块钱,李沫被送下乡,到李胜利被举报抓走,毫不隐瞒。
方澜听的心惊肉跳,饶是没有亲眼所见,她也能想象的出那鸡飞狗跳的画面。
方澜又是心疼,又是担心。
当初听到李小莲亲口承认李沫是苏景和亲闺女。
她伤心难过,还有对苏景和背叛婚姻的失望和愤怒。
所以后来苏景和试探着提出离婚,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那时她以为是给两个孩子留条更好的出路,但未尝没有对婚姻的解脱。
可现在苏梨来了,又让她多了一份担心。
“你……你这是把自己往火坑里送,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
苏梨打断她,语气平稳:“可你是我妈,我不来,你就一个人躲在这破屋子里喝冷水、啃干窝头。
到了冬天晚上冻的睡不着,我不给你添麻烦,来给你撑腰。”
方澜红了眼眶,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调皮捣蛋、总让她收拾烂摊子的女儿,一颗老母亲的心填的满满的。
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可这长大是拿多少坎坷和风雨换来的。
方澜一时间又是心酸,又是欣慰。
“妈,你教过我不能活的窝囊。”
“你也教过我,做人得有骨气。”
“从现在起,有困难我们一起扛。”
空气静默了一瞬。
方澜看着苏梨,忽然抬头摸了摸她的头顶,轻轻按了一下:“你这死丫头,翅膀硬了。”
苏梨嘿嘿一笑,像小时候偷糖吃被发现后那耍赖的样子:
“您才知道啊,我可厉害了!从今天开始,我养你。”
方澜终于笑了。
笑容里有骄傲,也有欣慰。
“这么说,你是以知青的身份来的?”
“嗯。”
苏梨依偎在方澜怀里,那小表情别提多得意。
方澜深深叹一口气,既来之则安之。
以后的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既然来了,那就安心住下。但——不能和我相认。
你是知青,我是牛棚的下放人员……”
“我懂。”苏梨点头。“我会偷偷来看你,咱俩明面上不认识。”
说完,苏梨起身,掏出布包里的东西,一瓶麦乳精,一包饼干,两斤面条儿,还有傅景南下午刚给的五个大馒头。
想了想,又掏出四个大西红柿和三四根黄瓜。
方澜一惊,眼睛睁得溜圆:“梨儿,这是……这是哪儿来的?”
这些东西,就算在京城也难得一见。
这丫头,到底怎么弄来的?
苏梨拍了拍胸脯:“您放心,我现在有钱有票。这些是托一个解放军同志买的。
您认识的,傅司令的孙子傅景南,他还托我向你问好。”
“那个小傅啊,以前见过几次,小伙子不错,听说是个有出息的。”方澜点头。
苏梨撇了撇嘴:便宜他了,平白得了一个好名声。
娘俩说着话,靠在小床上一直聊到半夜两点,苏梨才离开。
她离开后,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也从牛棚后废弃的土墙后走出来。
眼睛向方澜的屋子望了一眼,转身向村里走去。
回到知青院,关上院门,苏梨轻轻走回自己的宿舍。
刘媛媛早已酣睡入梦。
苏梨笑了笑,和衣躺下,很快也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苏梨一早便起了床。
洗漱完毕,刘媛媛已经做好了早饭,两碗稀粥,四个窝头儿,一碟咸菜。
刘媛媛端起一碗稀粥,拿了一个窝头儿,剩下的推到苏梨面前。
“大队给我们知青每月预支二十八斤粮食,秋收后按工分儿扣除。
我知道你饭量大,但我能补给你的有限……”
苏梨挑了挑眉:这姑娘想补贴自己粮食呢,可自己也不能白占人便宜不是?
她沉吟片刻,问道:“你会做饭吗?”
“在家时,一日三餐都是我张罗的。”刘媛媛沉声说。
苏梨眼前一亮:太好了,自己不会做饭,厨艺仅仅维持在能做熟的标准,现在最缺一个厨子。
既然不能到妈妈那里蹭饭,想要吃饱吃好,就得自给自足。
自己空间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
她转身拿出傅景南带来的馒头,递了过去:“粮食的事儿你别操心,我有门路。
只是我做饭不行,以后做饭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刘媛媛:这么大的馒头说送人就送人了?
苏梨笑了笑:“你要是觉得我吃亏了,可以帮我多做几顿饭。”
刘媛媛看了她一眼,这年头儿,饭都吃不饱,为了不饿肚子多做几顿饭又如何?
两人一拍即合,合作成立!
两人吃过早饭,便入乡随俗的和其他知青,一起站在院子里,背诵伟人语录。
李冬青站在最前面,腰杆挺得笔直。他从口袋儿里拿出一本红色封面儿的主席语录,高高举起。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他声音坚定有力,表情严肃。
知青们齐声跟读,声音整齐洪亮。
苏梨默默的站在知青最后一排,双脚抠地,脸有点麻。
怎么感觉有点羞耻?
“当当当当当”,上工的铜锣声响起。
李冬青结束了他激情澎湃的“励志讲话”,宣布大家可以出发干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33/237083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