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奋战沙场,捡个殿下回家养 > 063 新世子

063 新世子


元溱低头不语,关于将来他有自己的主意,但皇家水深,轻易不能表态。

正事谈完,三人又闲聊几句,便到庆功宴时间了,弘景帝揉揉眼睛:“走吧,给皇叔和弟弟庆功去!只是席上绝不可喝多,府里还巴巴等着呢。”

英王答应一声,他倒是不着急回去,但见元溱归心似箭,心下便明了,这孩子是想他母亲了。

庆功宴在皇帝的主持下隆重举行,因着英王爷的皇亲身份,晏太后带皇后等嫔妃也在宴席上露面以示重视,于是还未开席先开拜,拜来拜去,感谢来感谢去的,都是场面活。

终于开吃,满堂看着热闹与觥筹交错,实际上谁都放不开,也吃不饱。

待往府里赶时,已是傍黑时分了。

父子两人出宫前,元溱找兵部询问将官们的安置事宜,特地问下赵景天和钱禄的去处,得知他俩班师前得乔楚叮嘱在京住乔府,暗赞乔楚私下周全。

怪不得回程他邀请赵景天两人去英王府居住,赵景天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连说已有居处,不劳世子费心,又说王府人多眼杂,绝不可给世子添堵。

瞧,连江湖人士都知道他们皇家水深,人事芜杂。

还是赶紧回家见母妃吧,母妃的眼睛该好好治疗了。

跟皇宫的安排一样,府中自然又是一番敲锣打鼓,新世子元清随带人迎接父王和正房大哥荣耀而归。

几番行礼后,元溱抬头,见母妃居然是和宓侧妃分站元清随两侧的,宓侧妃还领先母亲半个身位。

心底不由一沉,皇家向来尊卑有别,嫡庶分明,宓侧妃一家可真明目张胆。

开阳朝祖制森严,从皇家到王府都有一套既定的规程,不说那些复杂的就拿取名来说,那也是早就制定好的,每一辈都不一样。

以他们这一辈为例,皇帝名字须有“王”字,如弘景帝元璜;皇帝的亲兄弟和堂兄弟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起名,亲兄弟用金,比如元铎;二、三、四皇叔家的堂兄弟用木,比如二皇叔家的元极;五、六、七皇叔家的用水,比如元溱。

往后以此类推,最后的土字一般用不上,皇帝轻易没那么多皇叔。

且这金木水火土也只有嫡子才能用,庶子另有区别,各府根据自家情况单独规定。

总之一句话,就是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谁家的孩子,也一眼能看出是尊是卑。

比如这新立的世子元清随,他的名字跟嫡子元溱是必须区别开的,只有那个“清”字表明他是英王府的人。

宓侧妃要强,本来英王立下规矩庶子名字一律三个字,第二个字为“清”便可,宓侧妃不干,非要在庶子中再分个尊卑出来,因为她自称是拍在英王妃后面的第二人,怎可和那些贱婢子相提并论?

一番软磨硬泡,英王答应将两位侧妃和其他侍妾的孩子再度区分开,两个侧妃的孩子取“清”字,其他取“泽”字。

按说这已经可以了,但宓侧妃不依不饶,要求妾室儿子取“冲”字,力求比她儿子少一点水,好脾气的英王爷再也听不下去,直接拂袖而去,此事才作罢。

冲字,往名字里放不是不可以,只是意境不那么美好,英王不可能难为自己亲生的孩子。

名字的事就可见宓侧妃这个人多么能争能抢,好在英王爷虽然耳根子软但不糊涂,他虽不喜正妻的寡淡,但很宠元溱这个嫡子,皇帝又早早封了元溱郡王,所以未出征去北境前,正房一直是在王府中主事说了算的。

出发去北境后,府中格局发生变化,英王妃清心寡淡过于佛系,宓侧妃那边就张扬起来了,仗着元清随是孩子中年龄最大的男丁,在府中争权夺势。

而府中诸人是很会看风向的,以年为计数的时间,足以令很多人倒向二房。

在传回元溱阵亡的消息后,正房地位轰然倒塌。

嚣张多日一时难改,即使是元溱持军功而归,今日奉迎仍是由元清随出面张罗,而不是英王妃主事,所以宓侧妃故意领先正妃半个身位不奇怪。

问题是他都回来了,二房还敢如此明目张胆,母亲身后的长姐和小妹,就不吭声吗?

一股郁闷之气从心头升起,元溱刚在宫中跟堂哥表态过活着就好,可这表态只能代表他自己,这世间绝大部分人可不甘心于活着就好。

所以他没搭理元清随的问好,径直走到母妃面前行跪拜大礼。

英王妃干涸的眼眶中浊泪不断,她眼睛已经看不见,嘴中诺诺答应着,颤抖着手一一抚过儿子的眉眼。

妹妹元颐儿抱着哥哥肩膀也跟着哭。

长姐元彤有些不耐烦,“母妃和弟妹要哭,可不要守着这一大家子,还是到房中吧。”

说罢一甩手帕进屋,天太冷她可不乐意老在外面站着。

见正房一家子亲热,宓侧妃走到英王面前行礼,脆生道:“王爷您可回来了,妾身和孩子们特别想您。”

“我要是回不来,你更高兴吧。”一向温和的英王口出冷语,抬脚走向王妃母子。

在他的规劝下,母子三人才擦净眼泪,相携进屋。

受挫的宓侧妃又往英王跟前凑,“爷,妾身怎会那么想,您怎得那么说妾身……”

英王不理她,只向管家王昌九道:“召集各房到春晖堂议事。”

王昌九赶紧答应着。

有大事春晖堂的正门才会打开,这大约是要商量世子的事了,府中不可同时有两名世子,一日也不行,否则外人怎么看待英王府?

各房人马聚齐,加上府中管事的,人乌压压来了一屋子,把原本宽敞明亮的春晖堂挤得看不到门口的阳光。

英王爷在清闲苦寒的北境呆久了,突然对热闹的王府不大适应。

他瞧瞧右侧一排,坐着王妃惠氏和嫡子元溱,往后是另一侧妃贺氏和儿子元清郅。

再往左侧一瞧,是侧妃宓氏和儿子元清随、元清隆,往后是母妃的养女,算是他的妹妹兰双,还有妹夫,两人是特到王府恭贺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26/111110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