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封侯当日惨遭退婚,我转身承袭国公之位 > 第174章 这个时代,谁对火药最在行?

第174章 这个时代,谁对火药最在行?


威力确实够大,能破甲。

但是……

林渊伸手拔出那支弩箭,掂了掂。

上弦太慢了。

一个熟练的弩手,一分钟能射几发?

而且这玩意儿受天气影响太大,今天这样大的风雪,射程和准头都会打折扣。

再强的弓,再猛的弩,在这个时代,差不多也到头了。

还能有什么……能更进一步?

能让一个普通士兵,轻易撕开重甲的防御?

能让射击变得更简单,更快?

他的脑子里,一些尘封的记忆碎片,开始浮现。

黑乎乎的铁管子……

喷射的火焰和浓烟……

震耳欲聋的巨响……

火铳……鸟铳……火绳枪……

一个疯狂的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猛地发了芽。

如果……如果能把那玩意儿造出来……

他想到了赫连勃勃那张阴险的脸,想到了李党在朝堂上的各种小动作,想到了源源不断南下的北狄铁骑。

不能再这么被动下去了。

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牌。

一张能掀翻整个牌桌的王炸!

必须建立起代差优势,用技术去碾压他们!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遏制不住,疯狂地生长起来。

帅帐内,火盆烧得正旺。

林渊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他和魏振国。

“魏叔,”林渊开门见山,表情严肃,“我想研制一种新式武器。”

魏振国喝了口热茶,来了兴趣:“哦?什么新家伙?”

“一种……名为火铳的东西。”

“火铳?”

魏振国皱了皱眉,这名字听着就怪。

林渊尽量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简单说,就是用火药的力量,把一枚铁弹丸从一根铁管子里打出去。”

“速度极快,威力巨大,射程远超弓弩,而且操作比拉开强弩简单得多。”

魏振国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好奇变成了古怪,最后变成了不可思议。

他放下茶碗,盯着林渊,像在看一个怪物。

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哈哈!渊儿!”

“你是不是被今天这风雪给冻糊涂了?”

“火药?那不是方士炼丹的玩意儿吗?”

“你跟我说那玩意儿能做武器?还比强弩厉害?”

“哈哈哈哈……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渊儿啊我知道你压力大,但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打仗还得靠刀枪弓马靠咱们手底下的好儿郎。”

林渊看着他,跟一个一辈子都在玩冷兵器的老将军谈论火器,无异于对牛弹琴。

争辩是没用的。

得拿出实际的东西来。

“魏叔,我不跟你争。”

林渊说道,“你只要给我一块地方,随便哪个角落都行。”

“再给我几个手脚麻利的铁匠、木匠,拨我一些硝石、硫磺、木炭和废铁。”

“让我自己试试,行吗?”

魏振国看着林渊那认真的样子,笑声渐渐停了。

“行吧行吧,就当让你散散心。”

“后营西北角有个废弃的马厩,你自己去折腾吧。”

“要人要东西,跟老周说一声就行。”

在他看来,这就是哄孩子。

由他去吧,等他自己碰壁了,撞得头破血流了,自然就老实了。

年轻人嘛,总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夜深了。

一只信鸽落在了林渊的帐篷顶上。

他展开绑在鸽子腿上的小竹管,里面是一张极薄的信纸。

是翠鸟传来的京城最新情报。

皇帝果然给力。

邸报已经传遍京城,朝堂之上,皇帝当众嘉奖了他在北疆的大功,同时,以雷霆之势下旨,命三司会审,彻查当初弹劾他父亲英国公林震的旧案。

他之前写的那封公开信,效果拔群。

舆论起来了,皇帝顺水推舟,李党吃了当头一棒。

不过,张诚那个老狐狸只是被申饬了几句,不痛不痒,李党的根基并未动摇。

他们在暗地里,肯定还有后手。

林渊拿出笔,在另一张纸上飞快地写下几行字。

继续盯死李党,尤其是张诚。

查他所有不法的证据,特别是和北狄之间,有没有见不得光的勾当。

他又口述了一封信,让亲兵记下,准备发往京城的国公府。

告诉耿直和白雪,府里稳住,积极配合朝廷调查。

把当年跟着我爹的老部下都找出来,让他们出来作证。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觉一丝疲惫涌了上来。

他走出帐篷,走向魏振国给他划出的那块“试验场”。

那是一个破旧的工棚,四面漏风。

地上堆着他让人找来的一些原材料。

一堆发黄的硝石,几袋黑色的木炭,还有一小撮硫磺,以及一堆生了锈的废铁料。

林渊看着这些东西,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万事开头难。

图纸只在他脑子里,工艺一片空白,材料原始得可怜。

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他捡起一块木炭,在手里掂了掂。

路还长着呢……

第一步,得先想办法配出合格的火药,先搞出个能稳定炸响的“大爆竹”,用来验证理论。

然后……还得想办法,搞定皇帝那边。

这玩意儿一旦搞出来,就不是他一个世子能藏得住的了。

必须也只能跟皇帝合作。

……

后营西北角,废弃的马厩被改成了工棚。

“轰!”

一团火光,从一个土炉子里猛地喷出。

“咳咳咳!”

“我操!”

几个木匠连滚带爬地跑出来,一边跑一边猛烈地咳嗽。

林渊站在上风口,同样灰头土脸。

他摇摇头,抓起一把黑色残渣,在手里捻了捻。

炸了,说明威力够了。

问题出在管子上。

铸造工艺太差,厚薄不均,根本承受不住火药瞬间爆发的压力。

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

引信的燃烧速度要稳定。

管壁的强度和韧性是关键。

还有,得解决火药燃气从尾部泄漏的问题,也就是闭气。

这帮军中铁匠,打个马掌还行,让他们铸这种高压无缝钢管,简直是天方夜谭。

看来,得找专业人士。

这个时代,谁对火药、冶炼最在行?

不是工匠。

是那些天天在炉子里炼金丹的道士、方士!

他们为了炼长生不老药,几百年间炸了无数个丹炉,对各种矿石、燃料的特性,掌握得比谁都精。

还有那些能铸造大钟、铜鼎的顶级匠人,他们对金属的理解,也远超普通铁匠。

夜。

林渊的帐篷里,一个黑影出现,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

来人三十多岁,一身夜行衣,面容普通。

他单膝跪地,声音低沉:“主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614/236583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