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突破口
护工笑笑,没再继续这个让念初尴尬的话题。
把餐车上的食物一样样拿到餐桌上,打开银色托盘。
“这些是您今天的晚餐,因为事先没有通知,不知道您喜欢什么,所以就按照大众口味简单准备了一些,如果不符合您的胃口,可以和我沟通,以后想吃什么,也可以提前一天对我通知。”
餐桌上的食物算是色香味俱全,但念初现在毫无味觉,吃什么对她来说都一样。
对于12号的好意,她道了声谢,就安静地拿起餐具吃了起来。
期间还不忘问护工一些事情。
“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我记得先前是在另一个地方。”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但我们蒋氏是贵宾室服务私人医院,您能来到这里,一定是您的家人或者朋友帮您办理了转院手续。”
“僵尸医院?”念初的听力似乎也有所下降,再加上隔了层隔离服,听护工的声音并不是很准确,怎么会叫这种名字?
“将军上面带个草帽的那个蒋,早些年的时候,这是军事后勤医疗所,后来驻地部队走了,医院被蒋松先生私人并购,慢慢地发展为今天的蒋氏医院。”
医院背景也是在入职培训里的,护工提起蒋氏医院的历史,语气颇为自豪。
“蒋氏?”念初眼中掠过震惊,通过这个字号,心里头隐约明白了什么,她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
12号守在一边,等她吃完了东西,又尽职尽责地告诉她房间内的基础设施,以及具体的使用方式。
她的讲解温柔又细致,服务如春风化雨般让人舒适,然而念初的心思却完全无法集中在这上面。
蒋氏医院,听起来就是蒋家的产业,是谁把她送到这来的,是蒋爷爷,还是……蒋天颂?
念初的心情很复杂,她不想再拿他的好处,可现在,她好像越欠越多了。
不能再深想了,当一件事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时,她钻牛角尖,就是在自己为难自己。
之后的几天,就像护工介绍时说的那样,白班晚班两个护工,细致地照顾着念初,负责她的一日三餐,以及每天测量体温,唾液化验。
念初知道自己现在的医疗条件来之不易,所以十分配合。
在住进这里后,她的病情虽然没有被彻底治愈,但情况也改善了许多。
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后,高烧已经转为了低烧,虽然身体还是不舒服,嗓子像被烟烧过一样,但至少四肢有了力气,不再像之前那样,骨头缝都透着难受。
精神也振作了些,不再那么嗜睡,每天吃过三餐,还能在护工的陪同下聊一会儿天。
后来念初发现病房的电视就和电脑一样,什么节目都能看,她干脆搜出来个健身操,每天早上起床后,都放着电视节目,跟着一起蹦蹦跳跳地做操。
有时候做完会头晕眼花,呼吸都喘不上气,她就干脆四仰八叉躺在地板上,等身体的不适缓过去,再爬起来继续活动。
之后又调整到美剧节目,边看电视边练习外语,偶尔还看几部德国电影,加强自己对语言的熟悉度。
念初的日子,过得自律又自在。十九岁这年,提前过上了很多人九十岁后的养老生活。
蒋天颂还是报名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只有这一群体,才能知道针对此次情况,上级部门药物研发的最新消息。
蒋氏的专家们通过协议,征集了不少自愿试药的病人,努力攻克这次病毒,但一个月过去了,进展并不顺利。
蒋天颂又加入了疾控中心的临时编外团队,这样双管齐下,两个部门无论哪个先研发出了药物,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双保险。
当了志愿者,就不能再束之高台,他要和其他的志愿者们一起同那些已经患病的人接触,被传染的风险极高。
贺媛并不赞成他的决定,她没那么伟大,没有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只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好好的,不要置身于危险之中。
蒋开山倒是很支持,蒋天颂受了蒋柏事情的连累,之后在事业上很难继续跨步,除非能有重大立功表现。
眼下,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时机。蒋家的男人,就该有这种拿命去拼前程的精神。
宁可轰轰烈烈死去,也好过窝窝囊囊毫无建设一辈子。
老爷子对蒋天颂不止是口头上的支持,他直接大手一挥,以个人名义捐款六千万,支援此次行动。
蒋家就像是一个风向标,蒋老爷子开了个好头,天北的金家、白家、慕容家等好几个上流社会的名门世家纷纷下场,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
但像蒋天颂这种,亲自披上隔离服去和病患接触的,他仍旧是独一个。
有钱人可以不在乎钱,但没人会不在乎命。
目前已经进入全城封锁状态,没有染病的幸运者们禁足在家,足不出户。
由社区组织志愿者团队,每天进行上门检测,分发蔬菜盲盒,以及发现感染患者后第一时间将其带离,居住环境消杀。
蒋天颂今天的任务是和大车一起搬运集体蔬菜,跟他一组的是个瘦小男人,看着力气不大,实际上也真的力气不大。
搬蔬菜箱子时,蒋天颂抱着三个箱子往分发点走,瘦小男人抱着两个走在他旁边,气喘吁吁地同时还不忘跟他搭话:
“兄弟,你是哪个单位的?”
蒋天颂刚想回答,瘦小男人抢先道:“你别说,让我猜猜,看你的身高体型,你是……消防员?”
蒋天颂:“我是检察院的。”
瘦小男人嗤地笑了:“你就仗着现在大家都看不到脸,在这偷摸吹吧,那种高级部门早在事发第一时间就关门在家吃牛排了,怎么可能和我们一样被发配到这里做苦力?”
蒋天颂耸了耸肩,看他不信,也没再继续强调。
男人个子不高,倒是还挺健谈,两人搬运东西这一路,蒋天颂话不多,全听他巴拉巴拉说了。
到最后一趟回货车的时候,里面就剩四个箱子了,蒋天颂惯性地去拿三个箱子,瘦小男人不好意思地抢过来一个。
“一人一半吧,兄弟,你人真好。”
他一趟两个箱子,蒋天颂一趟三个,两人来回搬运的次数是一样的,他拿得少,蒋天颂就拿得多,难得对方任劳任怨,半点没有怨言,瘦小男人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上午就这一个任务,两人做完了就能休息了,去消毒室走了一圈,做完病毒排查后,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休息吃午饭。
瘦小男人脱下隔离面罩,露出来一张还算讨喜的清秀面孔,从分餐员手里拿过盒饭,在就餐区环视一圈,一眼找到身材最高大的男人,端着餐盘就朝对方走了过去。
“兄弟,刚才和我一起搬菜的是你吧?”
就餐区都是四人桌,他坐到了蒋天颂斜对面。
蒋天颂原本在看手机,在他坐过来时,伸手把屏幕倒扣了过去。
他这举动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瘦小男人下意识扫了眼,隐约瞧见画面上似乎是个女孩子也在吃东西,桌子上的东西可比他们这干巴巴盒饭丰盛多了。
“你在看吃播?”瘦小男人笑呵呵道:“没事你继续看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就餐的习惯,我有时候也会看。”
蒋天颂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事?”
每次的志愿者团队都是随机组织,任务结束,临时团队也就解散了。
做的都是体力活,大家都累得不想说话,很少有人会像对面那男人一样,还这么有活力。
男人被他看着,嘿嘿笑了一声:“交个朋友呗,我叫李良,今年刚上岸的。”
之前他也和别人分到一组搬东西过,但因为他力气小,搬得少,还话多,同组的人总会和他产生矛盾,很少有像今天和蒋天颂这么和谐的。
李良很欣赏蒋天颂不说话只做事,吃点亏也无所谓的性格:
“分人的小组长我认识,把你编号告诉我,以后咱们俩常组队呗。”
蒋天颂已经是管理层了,管理层的基础要求就是会识人用人。
就李良这小体格,搬两个箱子走路都不稳,他要是非让他搬三个,估计他也拿不动。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争执上,还不如他自己认了,默许同伴少做一些,自己多承担点,起码提高效率。
但那也是当时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以后能和其他人分一组了,他还是希望能跟队员分工平等,旗鼓相当。被个小矮子绑定着拖累,他又不傻。
蒋天颂继续吃饭,打算无视李良的话,李良也低头猛扒了一大口饭,咽下去后继续诉苦道:
“我是疾控中心的,正经八百的985医大毕业,好不容易上岸,还以为自己以后就是拿手术刀进实验室的命了,结果却是干体力活啊,真是日了他大爷的……”
听到疾控中心,蒋天颂原本淡漠的眼神凝住了,终于认真地看了对面的人一眼。
“疾控中心?那是不是有内部消息?”
李良闷闷地嗯了声:“我人缘还行,所有群都进了,你是要买药吗?我这是有路子。”
蒋天颂若有所思的眸光落在李良身上,他加入志愿团队,就是为了药物研发的消息,但谁知道来了后,每天就是像工蚁一样地干活,除了被指挥被分配,半点有用的都打探不到,眼前这家伙,倒是像个突破口。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62/237414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