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什么事,等你娘醒了再说
“小鱼!”
正裹得严严实实,刚出杂货铺的池鱼,听到大哥的叫声,忙侧头看去。
就见她大哥眼底露出哀求,而她姐一副要不行的样子,顿时吓了她一跳。
“大哥,大嫂这是怎么了?
你快带她去我屋里,把她手上拿着的东西,扔地上去,晚些我来拿。
对了,厨房里还有很多红糖姜茶,稍后给她喂些。”
话落,她颤抖着嗓子,大声朝杂货铺里喊:
“阿登媳妇,出事了,快来帮忙。”
杂货铺里头,正在给两个孩子喂水的刘玲玲,听到出事这话,顿时手中的碗直接掉落在炕上。
此刻她也顾不上那么多,人在下炕床的同时,朝正呆愣在那的柳梅喊:
“二弟妹,我刚才听到小姑喊什么大嫂,想来是娘出事了。
你帮我看着点壮壮,还有阿立跟阿光,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柳梅原本已经静下心来,在用手沾水写今天小姑教的字。
谁知听到这消息,惊得她久久回不过来神。
等到回神,就下意识就要往外跑。
可在下看炕的时候,又想起刚才大嫂的话。
她看了一眼炕上的三个孩子。
除了壮壮还小,什么都不懂外,阿光和阿立,可能受大人情绪影响,这会儿都是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
没办法,她只能安抚好他们的情绪,才走到杂货铺门口,往外看。
可惜四处白茫茫一片,除了不远处地上的两袋东西外,是一个人也没有。
她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又将帽子戴好,才出杂货铺,朝那两袋东西走去。
待走近了,在看到袋子里露出的稻草后,便傻愣在那。
前天晚上气温骤降,之后在寅时就开始狂下暴雪。
这雪下得不算突然,但却格外大。
等到昨儿午时,雪已经快到她的小腿肚。
而族里大伙儿在后怕的同时,也感念小姑。
然后几个编织手艺不错的妇人,就合起来连夜做了两个草帘子。
之后由桂花伯婆领头,带着族里几个年长的大娘,郑重过来感谢小姑。
今早一个,被小姑挂到了正房门口。
剩余一个,则是因为杂货铺要开门做生意,便挂在那。
这一用,杂货铺可以打开门,也不会因为人的进进出出,就气温骤降。
然后她中午在吃饭的时候,说他们家里要是也有就好了。
这样堂屋一个,大嫂的屋子挂一个,阿光和阿立也就不怕冷。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婆母就往心里去了。
眼下婆母要是没事还好,万一有事,那她就是大罪人!
这般想着,柳梅的面色变得煞白,同时整个人也犹如卸了力一样,手中紧紧抓着两个袋子,却使不出一丝力气来。
池登从炭山回来都没归家,就先到小姑这边来接媳妇,还有大嫂跟侄儿们。
结果还没走近,就见自家媳妇傻傻地站在雪地里,也不知道动一下。
见状,以为媳妇出什么事的他,纳闷道:
“媳妇,你傻站在那做什么?”
回过神来的柳梅,见到池登,下意识吓得浑身哆嗦。
很快又反应过来,她有些想哭,但也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就用力甩了甩头。
在将帽子上的雪都甩出去后,才咬紧腮帮,使出浑身的力气,拖着那两个袋子朝前走了几步。
“当家的,娘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咋回事!”
话落,她低下头,压根不敢去看眼前人。
她现在只盼着娘能没事,她愿意用自己十年的寿命去换。
要是娘有个好歹,她也不想活了……
池登是欢欢喜喜地过来的,在听到这话后,大步追上前。
之后一手拉着媳妇,一手扯过她手上的袋子,往老宅走。
等到大门口,他才松开手,看向正房屋檐下的人。
“爹!”
池大虎看到自家老二,伸手使劲地抹了把脸,哑声道:
“来了?”
“爹,小梅说娘出事了?现在如何,是在小姑屋里?”
“嗯,在你小姑屋子里!
这会儿里头有你小姑跟你嫂子在,应该没什么大事。
说来,她是为了给你们弄些稻草做草帘子,然后给冻得。”
池登这几天都在炭山烧炭,还不知道什么草帘子的事。
听到娘是为了他们,就内疚道:“对不起爹,是我们不孝,让你跟娘操心了!”
而站在门口,不敢进来半步的柳梅,在听到婆母果然是为了给他们做草帘子才如此,顿时双膝一软,直接跪坐在地上。
她双眸泛着泪光,哑着嗓子,对池大虎道:
“爹,对不起,都是我得错!”
池登才往院子走两步,听到这动静,再听那话,立即转头朝后看。
见自家媳妇,就这么跪在冰冷的地里,心尖一颤。
“小梅,你……”
柳梅压根不敢看当家的眼神,只能低头垂眸,说:
“当家的,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是我看到族人给小姑送草帘子,然后今天中午吃饭时,就说我们家要是也有就好了。
我不仅这么说,还带上了阿光阿立,说家里要是有,两个孩子也不会冻着。
我只是说话不过脑,压根没想到,娘会往心里去。
还在这大冷天,出去割稻草……”
池大虎没怪二儿媳妇,听到这话,就对池登道:
“阿登,地上寒凉,扶你媳妇起来。
有啥事,等你娘醒了再说。
现在几个孩子还在杂货铺里,你们两口子得帮忙看着点!”
池登心里很是愧疚,心中更是有千言万语想说。
最终看到爹脸上露出的疲惫,只能将所有到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
“好!”
*
再说池氏一族,今年也就池东一家想尝试看看,能不能种稻子。
然后拿了两亩靠近小山泉的荒地,灌溉成水田。
前面都好好的,结果在灌浆时,也不知道是哪出岔子。
最终每一束稻子里,也只有三五粒是饱满的。
其余的跟灌浆时,遇上大旱缺水一样,全是瘪的。
连寻常地里的三成,不,是一成都达不到。
一年的辛苦,就换来这么个结果。
池东一气狠之下,就没让家里人收,甚至还扬言谁想要,自己去收。
而村里的其他人,在知道这情况后,更是不想浪费那个时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50/237463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