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老池家吹起的风
所以在陈小麦说完这话后,她看向一脸为难的黄大妮说:
“二弟妹,池家坳继小鱼之后,最大的姑娘才五岁,且是阿庆的晚辈。
要是对方同意,我便去帮你说一下,让蜜儿到时候帮忙撑伞。
要不愿意,那你去沈夫子家问问,看看叶君姑娘愿不愿意。
如今沈家缺钱,你到时候红封许诺的厚一些。
她若同意,想来以她是秀才妹妹的身份,是绰绰有余的。
如此一来,王家老太太,应该也说不出什么来。
到时候若是沈夫子中举,那叶君姑娘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怎么算,都比小鱼给撑伞好!”
黄大妮一听,双眸一亮:“好,大嫂我这就去沈夫子家。”
叶君姑娘可是秀才妹妹,给巧芽打伞,也算是给了大面子,想来王家人应该没二话!”
陈小麦看二嫂说完就要去沈家,忙将人拉住。
“二嫂,你要是先去沈家问了,人家同意后,你亲家那不同意咋整?
要不这样,你看看行不行?
我跟你去炭山,和王家人说一下我们这边的打算。
然后大嫂跟小鱼去沈家,由她们去说服叶君姑娘。
不管过程如何,咱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他们一定同意。
成亲毕竟是大事,如无意外,阿庆这辈子也就这么一回。
加上巧芽这姑娘不错,我们也不想两人的亲事有什么波折与不高兴。
所以,凡事好商量,别弄得到时候两家伤了和气。”
黄大妮听到这话,迟疑了下,之后说:
“大嫂,作为亲家母,也是巧芽未来的婆母,我亲自去炭山说这个是不是不太好?
要不你跟三弟妹去炭山走一趟,跟王家人说下我们的这边的态度。
然后我跟小鱼去沈夫子那找叶君姑娘?”
“也行,三弟妹,我们走。速度快点的话,应该还能赶得上巧芽的娘。”
本来要准备出门的陈小麦,听了后,脚步跟生根了一样,立在原地。
“既然这样,那我们晚点过去。到时候他们全家人都在,我们也好说话。
不然在半路上商量这个也不像话。
何况那个家里,我不认为巧芽的娘,能做主。”
巧芽的爹是个孝顺的,她阿奶说啥就是啥,所以这事得老太太同意才行。
池巧很快也想到这一层面,当即说:“还是走吧,我们走慢一点就是。
为了阿庆成亲这事,这几天家里男人们都进山打猎了。
最迟今天中午也会回来。
要是没打到野物,我们吃过午饭,还得想办法下山一趟,到时候买头猪回来。
事还多着很,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小事上。
明天晚上,我们就得开始请村里大伙儿吃饭。”
陈小麦一想也是,当即点头跟上她,一前一后离开。
看两个嫂子离去的池鱼,看向一脸琢磨的黄大妮:“二嫂,我们也走?”
“行!小鱼你看我带点什么东西,去沈夫子家比较好?”
池鱼想了想沈叶君的年龄,就说:“要不二嫂你随我回去?
我那还有鲜亮的布跟铁丝,我快点做两朵绢花。
然后你送把家里种的菜,再拎上两斤米,应该就差不多了。”
黄大妮知道,那什么绢花有多贵,一听小鱼还会这个,就忍不住惊呼。
“小鱼你还会做绢花呢?”
“嗯,不难。只是我会的样式少,自己也没怎么戴,所以就没做了。”
“行,那按你说的来。”
反正她承小姑子的情不是一回两回了,往后让阿庆两口子多孝顺他们小姑点就行。
池鱼抱着壮壮,没多大会儿功夫,又回老池家。
彼此杂货铺中,正是生意好的时候,且前来买东西的,都是小孩。
没有小孩不爱吃甜食,尤其是池家坳这种偏僻位置的村落。
池鱼怕小孩子糖吃多了要坏牙,所以杂货铺中的饴糖,都是限量卖的。
两块饴糖一文钱,每天搞限购,一人只能买一回。
故而池家坳得了压岁钱的孩子们,从初一开始,每天都会过来一趟,顺带听他们池鱼姑姑/姑婆故事。
秦牧自知身份特殊,在被要求看守铺子后,每当有人过来买东西,他就离得远远的,让沈铠去招呼。
这不,在看到池鱼回来后,他看了眼被孩子们围在圈子里的沈铠,便朝池鱼迎了过去。
“池鱼姑娘,你回来的正好,我有事找你。”
这都五六天了,他的眼睛已经差不多好了。
看着池鱼剪短的头发编成的鱼骨辫,他没觉得对方将长发剪了,有多离经叛道。
反倒觉得这发髻很可爱很漂亮,也很适合她!
不得不说,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感很好时,哪怕对方的行为很出格,他都能自动在心里,为对方辩解。
就好比池鱼,她刚把头发剪短的时候,村里的老一辈,虽然觉得她此番行为欠妥当,但会自动在心里为她辩解。
这是壮壮逐渐长大了,要拽人头发,她这是不得已为之。
而村里其他年轻人受老池家人影响后,也剪短时,在家被长辈骂得狗血淋头。
甚至都说出,他们这是大逆不道话来。
这番鸡飞狗跳一直持续到,村里年轻一辈,全都剪短了头发后,老一辈才没再说什么。
或许也是应了那句:少见多怪,见多了就不怪。
如今池家坳就连年龄小的孩子,也开始剪发了。
一个个甚至都以戴帽子为荣。
似乎,这就是一种时尚,谁要不剪头发,那他/她,就是个另类。
而那些跟风的男女,在把头发剪短后,就发现了其中的妙处。
至少那些头上有虱子的人,尤其是男人,在剪了短发后,那玩意儿分分钟清理没了。
而他们洗头,也变得方便许多。
至于女人,头发变短,掉发量少了。
有虱子的人,再用篦子清理起来,也比一头长发要省事不少。
现在的池家坳,除了那些四五十以上的人,依然没剪短头发外,四十以内的,多多少少都会进行修剪。
秦牧跟沈铠,也是在眼睛逐渐好了,看到池家坳人发型的变化,才知这股风是从老池家这边吹起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50/237463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