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灾前,搬空极品婆家,带崽和离 > 第219章 给我们小鱼一个封号

第219章 给我们小鱼一个封号


故而在得到肯定地点头后,才开口感叹:

“看来令妹确实运气不错!眼下的安平县城内,没垮的宅子,伸出两手都能数得过来。

且那些,可都是大户人家的。当初盖时,地基修得好,且房梁都有百年树龄。

即便如此,那些宅子多多少少,也还是出了裂缝的。”

池巧马上附和:“可不是!

正因为这些种种,所以我池氏一族的人,才对对小鱼越发的信任。

认定她是我池氏一族的福气所在!

小鱼是个心善的孩子,她看到村民们的宅子毁于一旦,心里格外难受。

看他们想要重盖宅子,但苦于没有糯米浆,就想方设法,做出了可以替代之物。

喏,这灰团,是小鱼没日没夜,经过反复尝试,琢磨出来的。

小鱼说,用这个跟河沙,或是碾碎的旧陶瓦跟碎石都可以。

若是能添上一些糯米浆,那效果更是原来数十倍。

只要砖瓦不坏,就能一直都很牢固,都不用重新维修。

当然,单纯用糯米浆跟这水泥相比的话,自然是水泥更胜一筹。

小鱼还说,想要效果更好,还不用糯米浆,那就用石灰石跟粘土还有石膏。

做出来的水泥,比糯米浆更好一些。”

具体如何操作,配备的比例,她不懂。

之所以能知道碾碎的旧陶瓦跟碎石都可以代替河沙,那是她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

那是一个外国人,在树林还是什么森林里做的。

说什么如果进入原始社会,草木灰水泥怎么做之类的。

那个视频,当初她也只是粗粗扫过,后来忘了。

这会儿是想起来,才晓得跟小鱼做出来的这个,是大差不差。

想来小鱼突然记起水泥的做法,也是看过那个视频。

不过小鱼是理科生,她说粘土和石灰石还有石膏的这种,肯定是有她的道理。

现代用的那些水泥,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的结果。

不过眼下有这草木灰水泥也行,虽然效果没小鱼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些好,但可以省钱省粮食。

方士忠听得云里雾里,但也没打断池巧的话。

等她说完了,才说:“现在这水泥的效果,可是能先做出来,叫我看看?”

方士忠面对池家人,自始至终都没摆出官架子。

称呼更是我我我的,明显是为了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池巧也不是不懂,故而在方士忠话落,她便二话不说,开始操作。

甚至在自己做好后,还让方士忠也亲自动手,操作一遍。

待做完这些,她想了想,顺势问了一句:

“方大人,不知今年这劳役,什么时候开始?”

方士忠何其聪明,又怎能听不出池巧询问的背后是何意。

基于他想要拉拢聪慧且有好运道的池鱼,加上池氏一族的人,从去年灾情开始,便没少立功。

当即也没隐瞒,说:“现在二月,百姓不仅要重建家宅,也要忙于春耕。

待忙过这段时日,四月会进行一次劳役,为期大概半个月。

等到十月,会进行第二次,为期是一个半月。”

池巧听到这话,想起妹妹的交代,就说:

“大人,我家小姑子做出这水泥,目的除了想要让百姓能在这当下盖好家宅外,还有想让衙门借此做出往外卖。

得来银钱,用来重建我安平县。

只是小鱼想,大人往外卖的时候,能叫我们占一点点红利。

小鱼想用这银钱,重建我们池家坳,顺带给族里盖个私塾,再请个夫子。”

若是池巧之前不说那么多,也不强调池鱼的好运,或许这一刻方士忠会直接拒绝。

作为上位者,他所需要的东西,或者说有利国利民的东西,他想要,那池氏一族的人就得必须给。

但想到池鱼的聪慧,以及好运,再加上对方还是秦牧未过门的媳妇,他便愿意分点好处出来。

“行!若是结果能叫我满意,那便分你们一成中的半成。为期,两年。

两年过后,便与你们无关,往后这些方子将会掌握在朝廷手中。

你们若是做了自行用可以,往外卖,绝对不成!”

池巧想吐槽,但一想对方是官,她是平民百姓,便又看向秦牧。

秦牧是千户,对方能让他这样保护,肯定来头不小。

如果对方能为小鱼,或者池氏一族弄来朝廷的嘉奖,那么半成就半成,即便就两年,她也认了。

心里快速权衡好利弊后,池巧继续道:“大人这要求也可以,只是这到底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也是我们家小鱼,没日没夜实验出来的。不知道到时候,朝廷这边能不能给点别的奖励?

比如,给个封号,又或是牌匾什么的。

当然了,要是能给封号的话,那是再好不过。

毕竟我们家小鱼,即将要做的东西,可不仅仅只有这个水泥。

小鱼之前透过秦牧提供的种子,种出了一种新型的粮食,产量很高,味道也很好。

只是那东西现在太少了,小鱼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折腾。

想要咱们安平县的能让全部种上,至少得等明年后。

不过咱们衙门的官田,还有朝廷管理这块的人,倒是下半年可以先得到这些种子。

到时候你们先尝试种一下,回头看看产量,还有味道。

要是没问题,也好让整个大褚国的老百姓跟着一起种。

我想在这前提下,给我们小鱼一个封号,似乎也没什么不行对吗?”

本来方士忠在听到池巧说什么要朝廷奖励,觉得对方即便不说,他也会看在秦牧的面上,为他们讨赏的。

让父皇赏池氏一族一个牌匾,在圣旨上夸一夸池鱼,顺带给点金银首饰啥的就行。

结果听到池巧说什么,要封号,就觉得这妇人似乎有些狮子大开口。

水泥虽说利国利民,但还完全不到能让朝廷直接给封号的地步。

只是他在听到池巧后面说,新型的粮食,这事阿牧还知道,且产量高,味道好,这就容不得他不重视了。

不管他是侯府的子嗣也好,皇子又或是未来的一国之君也罢。

能提高百姓的粮食产量,那必须是整个大褚国的大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50/237462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