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御膳房复刻失败
【他看着阿一依旧困惑的眼神,思绪回到了几年前,那个同样寒冷的、在皇宫里“苦中作乐”的冬天。
“你还记得吗?”萧辰的声音变得柔和起来,
“那时候,宫里的盐,又苦又涩,还混着黑乎乎的杂质。
你每次做菜,都皱着眉头,说那盐毁了你的好手艺。”
阿一闻言,也想起了往事,忍不住撅起了小嘴:
“可不是嘛!那盐做出来的东西,一股子怪味,连肉汤都给糟蹋了。”
“是啊,”萧辰笑了,
“所以我才想办法,要把那些粗盐里的‘脏东西’给弄掉。”】
天幕的画面,在此时适时地切换到了几年前那个废弃的小厨房。
【画面中,年少的萧辰正对着一堆从御膳房偷偷弄来的粗盐发愁。
他让阿一找来几个陶罐和几层细麻布,开始了他最初的尝试——过滤。】
【“殿下,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盐怎么能用水洗呢?
洗了不就没了吗?”阿一看着萧辰将粗盐倒进水里,心疼得直跺脚。】
【“笨蛋,这叫‘溶解重结晶法’……
咳,我是说,这是我从一本破书上看到的‘去苦提纯术’。”
萧辰一边搅拌,一边努力回忆着什么,
“书上说,把盐融化了,脏东西就沉下去了,我们再把干净的盐水倒出来,用火一烤,不就有好盐了吗?”】
【然而,第一次尝试,以惨败告终。
他们得到的,只是一堆略微变白、但依旧苦涩的盐晶。】
【萧辰没有气馁。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反复地过滤,控制着火候,甚至还异想天开地往里面加木炭、加草木灰,试图吸附杂质。】
【阿一则从最初的心疼,变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她用她那对味道极其敏感的舌头和巧手,帮他分辨每一次提炼后盐的细微差别,告诉他哪一次的苦味最少,哪一次的咸味最正。】
【终于,在浪费了不知多少粗盐,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
当萧辰将最后一批提纯过的盐水,在文火上慢慢烤干,
得到那一捧如雪般洁白、再无丝毫苦涩的细腻盐粉时,两人激动得抱在了一起。】
【阿一小心翼翼地捏了一点点放进嘴里,眼睛瞬间就亮了,她兴奋地对萧辰说:
“殿下!成功了!这……这就是神仙吃的盐吧!”】
【“神仙盐……”萧辰看着那捧盐,喃喃自语,
“好,以后,它就叫‘神仙盐’。”】
天幕的回忆结束,画面切换到了帅帐内。
【萧辰看着阿一那张因为回忆而泛起红晕的脸,笑着说道:
“所以你看,这‘神仙盐’,本来就是我们俩为了能吃上一口好饭,才折腾出来的东西。
现在,它能帮我们换来更多人能吃上好饭的机会,这不正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阿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她听懂了最后一句话。
她知道,殿下是要用他们共同的“秘密”,去做一件更大的、能让更多人吃饱饭的好事。
她心中的那点不安,终于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豪与安心。】
天幕之下,大雍皇宫,御膳房。
此刻,御膳房内却是一片死寂。
所有的御厨和太监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呆若木鸡地看着天幕,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在御膳房总管刘公公的手边,一个精致的青花瓷小罐里,正盛着半罐如霜似雪的盐。
这盐,正是近一年来风靡整个京城权贵圈,价比黄金的贡品——“昆仑玉盐”。
此盐据说是西域胡商辗转千里带来,产量极少,只有宫中和少数顶级权贵才能享用。
刘公公和手下的御厨们,为了研究这“昆仑玉盐”为何全无苦涩、鲜味独绝,这几个月,尝试了无数种“古法提纯”,却始终连皮毛都摸不到。
他们一致认为,此乃西域神人,用天山雪水与神石炼制而成,非凡人所能复制。
然而此刻,天幕上,那个他们印象中“痴傻”的九皇子,
在三年前一个破败不堪的小厨房里,用最简陋的陶罐和麻布,折腾出来的东西,
竟然和他们面前这罐“昆仑玉盐”……一模一样!
“不……不可能……”
一个年轻的御厨,手里的汤勺“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指着天幕,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了调,
“那……不是咱们的‘昆仑玉盐’吗?
怎么……怎么会是九殿下他……他三年前就……”
刘公公的身体开始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他不是激动,而是被颠覆性的真相冲击得头晕目眩!
他猛地抓起一撮“昆仑玉盐”,又回看天幕上少年手中那捧盐的特写,那雪一样的色泽,那细腻无瑕的质感……
“神仙盐……昆仑玉盐……”刘公公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根本没有什么西域胡商!
根本没有什么天山神石!
这……就是九殿下当年亲手做出来的东西!”
“一年……整整一年啊!”
他环视着周围同样满脸骇然的御厨们,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我们还把这当宝贝一样供着,百般研究也想不通其中奥秘。
却不知道,这只是九殿下他当年,为了让他那个小丫鬟吃上一口好饭,随手……就捣鼓出来的玩意儿!”
他们看着天幕上那个因为成功而欢呼雀跃的少年和少女,再看看自己。
这些自诩为大雍厨艺巅峰的匠人,脸上火辣辣的,羞愧得无地自容。
“快!快!”
刘公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疯了一样冲向后厨的盐库,对着手下人咆哮道,
“把库里所有的粗盐都给咱家搬过来!
架锅!烧水!过滤!
天幕上怎么演的,咱们就怎么做!
一模一样地给咱家做!”
一场声势浩大的“神仙盐复刻工程”,在御膳房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第一次尝试:
刘公公亲自指挥,他们选用了宫里最干净的井水,最细密的江南丝绢代替麻布进行过滤。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粗盐溶解,沉淀,再将上层的清液倒入一口崭新的铜锅中,用文火慢慢焙干。
半个时辰后,锅底出现了一层白色的结晶。
一个御厨激动地喊道:“总管!成了!成了!”
刘公公满怀期待地捻起一点放进嘴里,随即脸色一变,“呸”的一声吐了出来,眉头紧锁:
“不对!还是有苦味!比粗盐好些,但跟‘神仙盐’比,差远了!”
第二次尝试:
一个专精汤品的御厨提出:
“总管,天幕上九殿下不是往里面加了木炭吗?
是不是木炭能吸走苦味?”
刘公公眼睛一亮:“有道理!”
他们立刻找来上好的银骨炭,碾成最细的粉末,混入盐水中一同搅拌、沉淀。
这一次,他们过滤了足足五遍,才开始焙烧。
结果,得到的盐晶确实更白了,但那股子苦涩的味道,依旧顽固地存在。
而且,还多了一股挥之不去的烟火味。
第三次尝试:
“火候!一定是火候的问题!”另一个负责烤物的御厨信誓旦旦地说,
“天幕上,九殿下用的是文火,但咱们不知道那火到底有多‘文’!
我猜,是要用极低的温度,长时间地烘烤,让苦味自己‘跑掉’!”
于是,他们换上了更小的炭火,几个人轮流扇着扇子,控制着温度,足足烤了两个时辰。
这一次,得到的盐晶确实细腻了不少,但当刘公公再次品尝时,
他那张老脸瞬间就垮了下来!
苦味非但没减少,反而因为长时间的熬制,变得更加浓缩和尖锐了。
第四次,第五次……
他们尝试了不同的水源,从玉泉山的泉水到清晨收集的露水;
他们尝试了不同的过滤材料,从丝绢到宣纸;
他们甚至异想天开地往里面加入了蜂蜜、牛乳,试图用甜味和奶味去“中和”苦味。
然而,每一次的失败,都只是在重复证明一件事:他们错了。
最终,当夜幕降临时,御膳房的地上摆满了十几个装满了失败品的陶罐。
刘公公颓然地坐倒在地,他看着天幕上那个清瘦的少年身影,
眼神中,只剩下了对遥不可及的智慧的……彻底拜服。
“咱家……不明白了……”他失魂落魄地喃喃道,
“一样的水,一样的盐,一样的法子……为什么……为什么他做出来的是‘神仙盐’?
我们做出来的,就只是块‘破石头’?”
一个年轻的御厨,看着满地的狼藉,终于忍不住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总管,或许……问题不出在水和火上。
天幕上没说,可九殿下和他身边那个小宫女,在做盐之前,是不是还念了什么……
咱们不知道的‘仙诀’?”
这句充满敬畏和迷信的话,让整个御膳房陷入了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与沉默之中。
他们终于明白,他们与那位少年帝王之间的差距,并非技艺,而是……无法逾越的“天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49/237473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