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01章 ,两头怕

第101章 ,两头怕


当赵宝国的府库大门缓缓敞开,即便见多识广如陈子昂,也不禁一阵目眩神迷。

    陈子昂并非没见过财富。在大同工业区时,他负责管账,大同社每月有四五千两的盈利。然而,这些钱都被用于购置米面粮油、食盐、羊毛、硫磺、硝石、木炭等各类原材料。大同社那大大小小的  12个仓库,满满当当全是货物。可大同社实际留存的银子并不多,不到一万两,一个大木箱便能装下。

    再看赵宝国的这座仓库,满满当当全是钱。肉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麻袋堆积如山,里面装满了铜钱。不少麻袋因年代久远,已然腐朽,袋中的铜钱都露了出来。陈子昂随意打开一袋,只见里面全是色泽发黑的永乐通宝,还有不少宣德通宝、嘉靖通宝。大明王朝历经两百多年,各种制式的铜钱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吴亚军打开了钱库的几个木箱,里面有  50两一锭的官银,还有一箱黄澄澄的黄金。而木头架子上,丝绸、蜀锦、棉布堆积得如同小山,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他们自己纺织的羊毛布。众人大致估算了一下,这一屋子的财物,价值几十万两银子。

    即便身为大同社的社员,看到眼前这一幕,也不禁血脉贲张。大家心里都在想,要是这些财富属于自己该多好。每个人都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

    陈子昂率先从这财宝带来的兴奋中清醒过来。他轻轻关上箱子,神色严肃地说道:“这些财富,都是河鱼堡士兵的血和泪啊!赵宝国罪该万死!士兵们连粮饷都没有,他却在这里积攒了几十万两银子。”

    吴亚军冷笑一声,接话道:“按照太祖皇帝的规定,一个军户能拥有  50亩土地,河鱼堡有上千军户,算下来有近  6万亩田地。可如今,这些田地几乎全被赵宝国霸占。眼前这些财富,只怕都是赵家两百多年来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

    遥想当年,朱元璋原本设想,边军的军户无需朝廷发放粮饷。每户军户都能有  50到  100亩土地,再加上开中法,让商人帮忙将粮草运输到边地,如此一来,明军不仅能够自保,甚至还有主动出击的能力。

    然而,现实却残酷无比。卫所的守备、千户、百户们肆无忌惮地兼并军户的土地。到了弘治年间,开中法又被废除,军户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连家人都难以养活。大明朝廷为了维持边军的战斗力,不得不发放粮饷。可大明那坑爹的税收制度,根本无法负担百万边军的开支,拖欠粮饷渐渐成了常态。

    自从成为大同社成员,他们在徐成的强制要求下学习算术。经过这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每个人都成了做账的能手。经过估算,大家发现赵家每年至少要搜刮三千两以上,持续上百年,才能积累下如此庞大的财富。要知道,人丁万户的米脂县,正税都没有三千两。由此可见,赵家这两百多年来的敛财手段是何等疯狂。

    魏青打开一个箱子,结果发现里面一堆契约。

    他随便拿起一张念道:“今有王老三借贷一石粮食,利息三分,3月后偿还,如不能偿还则以二丫抵债。”

    念完之后,魏青怒气勃发道:“这赵宝国吃人不吐骨头。”

    吴亚军冷笑道:“大明的将军都成了借高利贷的,难怪他们在战场上只能是屡战屡败,败的一塌糊涂,我要是士兵,肯定要对赵堡国背后射上一箭。”

    吴亚军等人被徐晨教育了也有一年时间了,也开始受到徐晨现代观念的影响,他们不再会认为士兵即便饿肚子,甚至连亲人都饿死了,也要报效国家。

    魏青问道:“我们要不要封了这座钱库,等社长回来再商议如何处置?”

    陈子昂道:“把这些欠条等会儿搬出去给烧了,粮仓里有多少粮食?”

    他可记得那些士兵都说过家里已经没粮食了,攻占河鱼堡之后应该马上发粮食。

    魏青道:“大概有三万石比我们大同社还要多。”

    陈子昂思索片刻,说道:“先给每户军户分五石粮食,再把这里的情况通知先生,请先生来此主持大局。”

    与此同时,在河鱼堡校场,帮助大同社攻克堡垒的士兵们接到通知,纷纷集中在此。

    艾进忠满脸不满,抱怨道:“这大同社也太不地道了,卸磨杀驴也没这么快的吧!钱库不让我们靠近也就罢了,连粮仓都不让沾边。我们帮他们拿下了河鱼堡,不说分金分银,起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总该有吧?这哪里像是对待功臣的待遇!”

    张献忠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先别急,再看看情况。如果徐晨真是乱世中能成就大业的枭雄,应该不会把赵家这点财富放在眼里,说不定迟早会把钱财分给我们。”

    刘祥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问:“要是大同社的人真这么小气,不愿意把钱财分给我们,那咱们该怎么办?”

    张献忠压低声音,谨慎地说:“那就说明徐晨心胸连个山大王都不如,根本不是能成就大事的人。到时候,我们要么想办法投靠朝廷,帮着朝廷围剿大同社;要么干脆落草为寇,自己闯出一番大事业。”

    这时候人群开始骚动,陈子昂出现在这些士兵面前,两个青壮搬着箱子跟在他身后。

    他随手拿出一堆欠条道:“这都是你们欠赵宝国的高利贷,今天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说完他把一个火把丢进装满借条的木箱当中。

    “轰!”猛烈的火焰当场燃烧起来。

    “先生仁义!”四周的士兵欢呼起来,这些高利贷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他们每个人都没办法挣脱。现在陈子昂算是烧了他们背上的一座山。

    他继续说道:“河鱼堡能够顺利攻破,各位功劳卓著。我大同社一向有功必赏。今日先给每户发五石粮食应急,余下的钱财等我们社长归来后,必定重重赏赐各位。我在此向大家保证,三日内,各位的欠饷一定发放到位!”

    “先生万岁!”士兵们听闻此言,顿时欢呼起来。这可是他们三年来听到的最好消息。此刻,他们也顾不上发粮饷的是自己曾经的对手,谁能给他们发粮饷,他们就愿意为谁卖命。

    刘祥又问道:“大同社发了粮却没发钱,现在咱们该咋办?”

    张献忠果断地说:“几千两的高利贷,他们说烧就烧了,看来大同社当中是有英雄豪杰的,先把粮食拿回家再说。”

    艾进忠咧嘴笑道:“五石粮食啊,足够家里吃两三个月了。这可比打下大同社划算多了,大同社可比赵宝国大方多了。”毕竟,在这艰难的世道,一两银子可买不到  5石粮食。

    发粮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河鱼堡。士兵的亲属们得知后,纷纷涌向粮仓门口。不得不说,这些军户家眷适应能力极强。起初,他们以为是叛军攻城,吓得躲在隐蔽的角落里。当得知这股“叛军”竟是自家人后,他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身份。一听说有粮食可发,立刻兴高采烈地赶到城堡,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进城堡。

    常年的艰苦生活,让他们变得无比务实。在他们看来,能得到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自己的身份是否变成了“叛军”,早已无暇顾及。

    五石粮食,足足  650斤。士兵们挑着两袋,老弱妇孺则扛着一袋。一家  5到  6口人,男女老幼齐上阵,硬是把这些粮食一趟趟扛回了家。

    一时间,河鱼堡的上空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弥漫着节日般的喜庆氛围。仿佛在这艰难的岁月里,终于迎来了一丝难得的温暖与希望。

    米脂县衙内,

    张光他们刚刚成功抓住李文兵等人,正打算派人出城去打探消息,心里头一直悬着一件大事——徐晨会不会已经被边军给杀了?这个祸害不死,他们难以安稳

    然而,他们的人还没来得及迈出城门,变故陡生。徐晨竟带着  500人的护卫队如疾风骤雨般杀进了米脂城。

    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以至于张光等人完全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护卫队训练有素,迅速行动,眨眼间就控制了米脂城的城门、粮仓、县衙等各个关键部门。整个米脂城,在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下,张光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上百支火枪怼住了。

    张光这些衙役靠着自己的官皮作威作福还可以,面对这上百支火枪,他们可没有勇气继续反抗。

    徐晨顺利救出李文兵等人后,下令将张光、马铭、高炼等一众衙役全部关进了监狱。这些平日里在米脂城作威作福的衙役,此刻如同丧家之犬,只能乖乖就范。

    随后,徐晨命人找了刘永、陈子昂等大同社的核心高层来到县衙大堂,准备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结果却意外的得知陈子昂带领屯垦营去结果河鱼堡了,这个意外的变故不但让徐晨吃惊,也让其他大同社的高层准备震惊。

    现在这里只有刘永,李文兵等人。

    徐晨率先打破沉默,目光扫视众人,缓缓说道:“叔逸带着俘虏的河鱼堡士兵去攻占河鱼堡了。如今局势多变,大家都说说,面对现在这局面,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文兵道:“干脆,我们起事,大明已经彻底腐朽了,多了让大明活一天,天下的百姓就要多煎熬一天。”

    刘永满脸苦笑道:“起事?我等有几个兵,你想用五百护卫队去和大明百万大军对战?”

    现场沉默了,大同社在米脂算是庞然大物,但对整个大明来说却像浮游一般,他们实在难以升起对抗大明的想法。

    刘永继续道:“一个河鱼堡确实不算什么大难题,赵宝国的家丁也被先生狠狠挫败了锐气。可榆林卫就如同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巍峨大山,那可是号称有  10万大军的存在,凭咱们大同社这点力量,实在是难以与之抗衡。要是贸然杀了赵宝国,一旦朝廷的  10万大军压境,咱们恐怕只能逃到荒山野岭去躲藏,毫无还手之力啊。”

    贺老六微微皱眉道:“各位,你们都高估榆林卫的实力了。哪有什么实打实的  10万大军,说白了,不过是  10万奴仆罢了。榆林卫真正有战斗力的,其实就是那些将门豢养的家丁。朝廷发放的军饷,满打满算也就够维持  3到  5成兵力的开销,这点钱根本养不起一支庞大的军队。所以现在大明的将门,都把有限的粮饷集中起来养家丁。就拿百户来说,能养十几个家丁就算不错了;千户呢,能养的也不过百余人。就像这次咱们对付的赵宝国,河鱼堡定额兵员超过千人,可实际上能作战的也就上百家丁。整个榆林卫,拢共拥有的家丁撑死不过上万人左右。”

    他稍作停顿,扫视众人后接着说:“而且,就这些家丁,还要负责防御榆林卫那上千里的防线。真到关键时刻,他们能抽调出来对付咱们的家丁,撑死超不过  5000人。”

    听到这个数字,众人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虽说  5000家丁依旧不是他们轻易能抵挡的,但比起之前所担忧的  10万大军,压力确实小了几十倍。

    “最关键,朝廷已经有三年没有发粮饷了,榆林卫的将门哪里还有战斗力。”贺老六剖析道。

    这时,徐晨微微点头,目光沉稳而坚毅道:“陈子昂他们之前的想法,细细想来倒也十分可取。如今这局势,可不只是我们心存畏惧,县令、赵宝国他们同样如坐针毡。私自调动上千军队,这可是株连九族的滔天大罪。只要把这件事公之于众,莫说是赵宝国承担不起后果,县令、延安知府、陕西巡抚,乃至榆林卫的参将,通通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他目光炯炯,环顾四周,语气越发坚定:“所以啊,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比我们更加害怕。咱们不但不能退缩,反而要更加强势,乘胜追击!当务之急,就是要彻底清算张光等县吏的罪行。从现在起,由我们大同社接手米脂县的日常事务。

    还有贺人俊等  18家大族,他们平日里为非作歹,有罪的必须按照律法严肃处置。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全部都要剥夺分配给咱们大同社的农户。”

    说到这儿,徐晨站起身来,双手背后道:“今年秋收之后,护卫队要深入到各个村子,去训练村民们打枪。只要我们能训练出  5000名合格的护卫队成员,就不用再过分担忧榆林卫的威胁。要是能训练出  1万护卫队成员,哼,到时候,整个榆林卫都将被我们收入囊中!”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10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