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乱成一团与报捷的门道
崇祯二年(1629年)12月 3日。
通州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耿如杞、张鸿功和贺函三人率领着 2万多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通州城下。这支队伍历经长途跋涉,人马俱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期待。
此时的通州城早已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士兵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这支大军。城楼下,一群青壮正忙碌地搬运着砖石和木头,他们时不时好奇地从城下探出头,打量着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
一个士兵从队伍中走出,大声喊道:“我等是太原镇勤王的军队,得兵部令来固守通州,现在人马俱疲,还请开门,让我等进城休息。”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急切和渴望。
城头上,一个明军将领探出头来,客气地说道:“还请各位稍等,我等先去汇报府君。”说完,他便匆匆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没过多久,那个将领再次出现在城头,满脸歉意地说道:“府君说了,为了防止贼寇,不允许开城门,各位如果想守城就在城外驻守。”
对于这个回答他们也有预料,毕竟在大明朝肯放军队入城的几乎是没有的。
但士兵再次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为我等准备一些热菜热饭,安排一些青壮帮我等修营地。”
“抱歉,我等的粮草也不充足,没办法支援你们,府君也不允许我等打开城门说防止贼寇入。”
张鸿功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策马出列,大声骂道:“老子是为了你们守城,居然连一口热菜热饭都不愿意提供,你们这还算人吗?”他的脸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那将领依旧满脸歉意地回答道:“抱歉,小人做不了主,这一切都要得府君的命令。”
贺函见状道:“算了,我等安营扎寨即可。”对于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感到奇怪。
耿如杞此时满脸尴尬,因为此次勤王,太原镇的军队带的粮草并不多,出了山西行省之后只带了 10日的口粮,如今差不多已经快吃光了(历史上日换一个驻地,连粮草都不提供的就是山西镇的这支士兵)。
好在贺涵带了上万人的后勤部队,不管是安营扎寨还是粮草都有充足的准备,只是他们面子上觉得有些不好看。
当日,他们便开始在通州城下安营扎寨,并且派出探马打听消息。不久后,探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两日前,皇太极率兵攻打良乡,其中一支偏师屠了固安县。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山西勤王中军大帐内,气氛紧张而凝重,耿如杞无奈地说道:“兵部下达旨意要我们去驻守昌平。”
张鸿功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说道:“我等才刚刚扎好营房,而且这样大军不断调动,不但容易让士兵疲惫,也容易被女真人骑兵突袭。现任的兵部尚书是谁?有没有一点军事常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耿如杞皱着眉头,无奈地说道:“军令如山,我等还是拔营去昌平吧。”
贺函却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耿巡抚,你在朝廷是不是得罪了人,这看上去不像是在调动,这就是想让我们去送死。”
他想起一个多月前就有人想把他调到辽东去,而现在他们的大军频繁地在京师附近调动,必然会遇到女真骑兵,在京师附近这样平原地域上,骑兵那下场可想而知。
耿如杞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苦笑着说道:“三年前,魏忠贤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大明各地争先恐后地给魏忠贤修建生祠,某当时拒绝了,得罪了镇守太监刘凤祥,因此被关押在京师大牢,差点被斩首。好在当今天子继位,让我无罪释放并升任为太仆寺卿,后又升为山西巡抚。但天子继位之后,阉党遭受打击,他们怎么可能有能力继续报复本官?”
贺函冷笑一声,说道:“只要有东林党就会有阉党,现在朝廷上下都慌慌张张,朝令夕改,没有一个主事之人,我等要真听了朝廷指挥行动,那才真死无葬身之地。耿巡抚要是信某,就听我的话,哪里都不去,先在这里休整,士兵们这一路行经了上千里,不好好休息,哪里有力气去打女真人。当然,耿巡抚要是不信某,也可以带着张总兵的人马去昌平州,但某要为自己的子弟负责。”
张鸿功也气愤道:“再听朝廷的胡乱指挥,我等兄弟就要死无葬身之地。”
耿如杞听了贺函的话,又看着气愤的张鸿功。他想起这一路上发生的种种事情,朝廷的命令朝令夕改,地方官员的冷漠无情,让他对朝廷的指挥产生了怀疑。过了许久,他终于下定决心,说道:“现在大军连口粮都没有了,我等不靠着将军,也走不出这通州。”他决定相信贺涵一回,选择抗命。
于是,山西镇这 1万大军留在了通州,开始继续休整。士兵们在营地里搭建帐篷,生火做饭,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神情。
而耿如杞、张鸿功和贺函三人派出大量的探马,则密切关注着女真人的动向。
“报,将军!”一名斥候策马狂奔而来,在营帐前猛地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进入营帐急切地说道,“有大股的骑兵向我等营地进发,但看那装备,像是我大明的军队。”
耿如杞,贺函,张鸿功,听到这消息感觉一阵莫名其妙,朝廷的军队怎么会向他们这个方向前进?
贺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他快步走到营帐外,环视四周,冷静地下达命令:“继续去探!务必查明这股骑兵的来历和动向。”
虽然这支军队当中贺涵的官职最低,但因为遇到问题,他总是敢第一个下决断,逐渐的指挥权到了他手中。
随后他转身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大声喊道:“全军戒严,做好战斗的准备!张总兵的士兵,你守着西北两个方向,某秀子营守着东南两个方向。”
命令下达之后,营地里号角齐鸣,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拿起武器,各就各位。贺函的亲信将领袖子带着一队人马守着营地的东南两个方向,张鸿功则带着自己的部下守着西北两个方向,营地被布置得如铁桶一般。
贺函站在营地的高处,目光紧紧地盯着远方。没多久,他们果然看到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正向着山海关的方向前进。那骑兵队伍浩浩荡荡,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贺函和耿如杞两人站在一起,一脸奇怪地看着旁边大路上的骑兵。这支骑兵装备极其精良,轻重武器一应俱全,士兵们身着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耿如杞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支骑兵如此精锐,应该是朝廷打造的关宁铁骑。”耿如杞曾经担任遵化兵备副使,对关宁铁骑这支军队有所了解。
贺函一脸疑惑,喃喃自语道:“不是京师被围吗?关宁铁骑怎么往山海关的方向前进?难道是兵部的人脑子进水了,想要这支骑兵进攻遵化,堵住女真人后退的道路?”
耿如杞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咬了咬牙,说道:“本官想去探查一下消息。”
贺函一把拉住他的手臂,担忧地说道:“太危险了。现在局势不明,谁也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变故。”
耿如杞拍了拍贺函的手,坚定地说:“这些都是某当初的袍泽,有何危险?我去去就回。”说完,耿如杞就带着一些亲卫,快马加鞭地追上了这支骑兵队伍。
半天之后,耿如杞黑着脸回来了。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眼中满是愤怒和失望。
贺函连忙迎上前去,焦急地询问道:“询问出这支骑兵为什么要去山海关的方向了吗?”
耿如杞长叹一口气,悲愤地说道:“京师到处流传袁崇焕通敌卖国,想要和金人里应外合攻破京师。天子中了女真人的反间计,袁崇焕被陛下打入诏狱,祖大寿担心自己也被杀,带领关宁铁骑想要逃回锦州。我本打算劝劝他的,但却连人都没有看到。”
“本官现在彻底相信你的话了,朝堂已经彻底混乱了,他们已经做不出正确的选择了。”耿如杞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卸磨杀驴虽然是朝廷的常规操作,但现在敌人还没有消灭,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这样做,但朝廷诸公还是做出了如此选择,他第一次发现贺涵说的猪队友居然如此贴切。
贺函听到这消息,一时间呆立在原地,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心中一阵愤怒和失望,大明朝养士二百多年,在这危机时刻竟然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吗?
现在朝廷上的官员不要说比于谦于太保那时候,就是嘉靖年间的官员也是远远不如。哪怕是放一群白痴在那上面,都比现在这群人好啊。他们这一次次胡乱指挥,浪费大明一支支精锐的力量,这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女真人的野战能力虽然很强,但他们攻坚能力极其差。入关以来几次攻陷的城池,都是有内应或者弃城而逃的事情。朝廷只要让各自勤王的军队驻扎在城池当中,女真人也只能无功而返。但现在朝堂上却在不断的调动各支勤王的军队,这简直就是在帮着女真人屠杀自己的军队。他觉得或许真的有人在通女真人,不过此人是在朝堂当中。
翌日,果然兵部的调令又来了。这次要把他们调到良乡。贺函、耿如杞三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手中的调令,脸上满是不屑。
贺函把调令狠狠地扔在地上,愤怒地说:“这兵部的调令简直就是乱命,这是想让我们1万多人去灭女真人?”
耿如杞无奈说道:“现在兵部连敌人的方位都不侦查一下的吗?”
这样送死的命令三人自然不会听,而是带领士兵继续在通州休整。士兵们在营地里修缮武器,加固营垒,养精蓄锐,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
与此同时,关宁铁骑逃回山海关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引起了京师的一片恐慌。辽东镇一向是朝堂最能打的军队,少了这支军队,京师的官员们都感到不安。
三天后,兵部的调令再次过来,直接是把他们调到京师来驻守了。
贺函拿着调令,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次调我们去京师驻守,或许是朝廷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去京师也好,那里有朝廷主力,更加安全。”
耿如杞和张鸿功也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得到调拨的命令后,开始拔营。士兵们收拾好行囊,扛着武器,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京师进发。
崇祯二年(1629年)12月 8日,寒风凛冽,天空阴沉沉地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铅板笼罩着。山西的勤王大军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京师。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此时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城墙上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个个士兵穿着破烂的军衣缩在城墙下。
贺函他们的勤王大军被安排驻扎在卢沟桥一线。卢沟桥横跨永定河,是京城西南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极为关键。
贺涵站在卢沟桥上,望着永定河结冰的河面,此地一旦失守,京城将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之下。
此时,在绝掠良乡之后,皇太极正带着女真人的主力返回京城,他打算再次击垮明军的主力,为后续的撤退铺平道路,这次他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粮草,俘虏了几十万百姓,如果明军不断的在后方骚扰他是很难带着这些战利品回到辽东。
12月 16日,冬日的清晨,却是个阳光高照的好天气。
贺涵等人就发现了女真人的探马不断朝着京城方向前进,他也派遣探马让他们抓几个俘虏过来,好,询问女真人的情报。
双方探马大战,秀子营惨败,他们出动了上百人去围捕一个5人的女真小队,结果秀子营探马伤亡20人,毙了4个女真人,抓了一个活口。
而也正是通过这个俘虏,他们才知道女真人的主力再次杀向了京师。
他立刻安排快马将这条紧急消息汇报给大明朝廷。另一方面,他迅速召集将领们,下达了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
耿如杞道:“如果女真人主力来了,我等退到京师为好。”
贺函摇头道:“不战而退,太影响士气了,首战一定要胜,这样后续才好战斗。”
张鸿功道:“不战而退,我等也容易遭受朝廷的责问,还是先打一仗再说吧。”
于是双方就沿着永定河岸布防。小冰河时期的酷寒笼罩着北方大地。永定河,这条原本作为天然屏障的大河,此时已被严寒冻结成了一块巨大而坚固的冰面。在这冰天雪地之间,贺涵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
贺涵知道永定河冰面一旦被女真骑兵利用,将成为己方防线的巨大隐患。他原本打算破开冰面,以阻止敌人的突袭。他组织士兵们拿着刀斧,用力地劈砍冰面。然而,那冰面坚硬得如同钢铁一般,刀斧砍上去,只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根本无法将其破开。又想到了用火药炸。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火药安置在冰面上,点燃引线。“轰”的一声巨响,冰面被炸出了一些裂缝,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贺涵手中的火药数量有限,不可能全部用在破开冰面上。
无奈之下,他只能命令士兵们沿着永定河冰面设置了一些拒马,矮墙,以此来阻止女真骑兵直接从冰面突袭过来。
贺涵的秀子营驻守在卢沟桥东面,张鸿功的太原兵则守着卢沟桥的西面。士兵们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到了下午,远处出现了一群黑点。随着黑点逐渐靠近,贺涵看清了,原来是200多名女真骑兵,正缓缓地朝着卢沟桥逼近。
虽然只有200骑兵,但这却是女真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身上穿着棉甲、皮甲、铁甲三层重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腰上挂着锋利的战刀,左右两旁还插着短柄的战斧和战锤,战马旁边挂着装满重箭的箭囊。这些重箭威力巨大,能在30步的距离射穿重甲。
这些女真骑兵每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凶狠。在过去的10年里,女真人在战场上屡战屡胜,积累了强大的战斗自信。尤其是这次破关以来,各路明军被他们一击击溃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哪怕是所谓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在广渠门外,他们2000人就可以和9000人的关宁铁骑打成平手。
所以,这支队伍的牛录额真看着河对岸上万的明军,心中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有种跃跃欲试之感,想要击败眼前的这支明军。
贺涵站在阵前,冷静地观察着对面的女真骑兵。他迅速做出了安排,调遣了三个千户队,以进攻的态势守在河岸。十门飞雷炮则布置在火枪队之后,他本人则带着两个千户队和骑兵队在后方坐镇,防备其他女真军队的突然到来。
“全军做好战斗准备!”贺涵大声喊道。士兵们听到命令,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填装火药,将铅弹压入枪膛,然后打开扳机,在火药锅填入火药。做完这一切之后,他们用木架架起火枪,将枪口对准了对面的女真骑兵。三千支火枪齐刷刷地指向敌人,场面极其震撼。
女真的牛录额真看到对面的明军全是火枪兵,心中一喜。在他的印象中,明军的火枪兵一般情况下都是放完一枪就跑的,是明军士兵中战斗力最弱的一档。
他认为秀子营不过是一只没有多强战斗力的弱鸡。于是,他当即命令士兵下马,每人手持一面牛皮盾,分成左右两队,以钳型攻势朝着明军杀了过来。
贺涵看到女真人的行动,心中暗喜,大声喊道:“让女真人靠近30步再射击,先开火枪,后是飞雷炮射击,这些女真人一个都不要放过。”传令兵迅速将贺涵的命令传达给三个千户队。
伍靖站在队伍前列,紧紧地盯着一步步靠近的女真人。100步,80步,50步……女真人的身影越来越清晰。而此时,女真人也在默默地计算着距离。当他们走到靠近30步的位置时,这些女真士兵一个个迅速拿出弓箭,他们看着对面的敌人修了一面半人高的矮墙,但自信地认为,30步的距离射中敌人的头颅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咻咻咻!”女真人率先发动了进攻,重箭如雨点般射向明军。女真人的重箭命中率极高,有不少明军士兵被射中,其中一半是面额被射中,这些战士直接倒地不起,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
与此同时,“砰砰砰!”秀子营的火枪也响了起来。30步的距离,加上女真骑兵只有200余人,每个女真人都要面对十几把火枪。秀子营的火枪命中率更高,哪怕只有一成的命中率,累积下来也是极其可怕的。这一轮射击,女真人还站着的只有几十号人。他们引以为傲的三层重甲,在半两重的弹丸面前毫无作用,弹丸轻易地穿透了重甲,击中了他们的身体。
火枪射完之后,十门飞雷炮再次发射。“轰轰轰!”冰面发生了一阵剧烈的晃动,飞雷炮的炮弹在女真人群中炸开,再次带走了20多个女真人的生命。
但余下的女真人反应迅速,他们立刻转身,快速地往后方逃窜。伍靖大吼道:“不要让女真人逃了,杀上去。”
“杀!”3000多秀子营士兵呐喊着,追杀残存的二十几个女真人。
没多久,女真人就被团团包围住了。十几把刺刀刺向他们,但他们的三重重甲异常坚固,刺刀根本无法刺穿。这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攻击欲望,他们拔出手中的锤子,疯狂地反击。一锤下去,一个士兵就倒地不起,鲜血四溅。
后面秀子营的士兵见状,直接用近10斤重的火枪砸向女真人。这火枪砸在人身上,威力和金瓜锤也没多大两样。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最后二十几个女真人被砸死,战斗终于结束了。
秀子营的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女真人虽然只有200余人,但他们的战马却有600多匹,而且这些马的包袱当中还有不少的金银和各种其他的战利品
秀子营歼灭200多女真骑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耿如杞和张鸿功的耳中。两人纷纷来到贺涵的营地祝贺。贺涵却叹了口气,满脸羞愧地说:“这说是胜利,简直是羞愧死我了。女真人不过是200多人,我的兵力20倍于敌人,却还造成了上百的伤亡。”
耿如杞和张鸿功一时间被贺涵的话弄得有些哭笑不得。耿如杞笑着说:“知道宁远大捷吗?最后朝廷能清点出真女真人的头颅,也不过200多。”
张鸿功也笑着说:“上报军功也是有学问的,你这里有200多个真鞑子的头颅,还有600多匹战马,那就可以上报你与鞑子一个旗交战,就说是正白旗吧。最后经过一番苦战,秀子营击败了达子的正白旗,杀伤了上千鞑子,最后砍下200鞑子的头颅。”
贺涵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道:“这就在京师脚下,我们这样谎报军功,好吗?”
耿如杞无奈地叹息道:“自女真人入关以来,朝廷的军队屡战屡败,甚至有多支军队还没遇到敌人就溃败了。京师百姓和朝堂都需要鼓舞士气,所以你这场胜利正是时候。”
贺涵听了无奈,又是为了大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9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