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郑氏覆灭与战后分肥
大同十一年(公元 1635年)一月二十九日,泉州,平安镇,明军大营。
凛冽的海风裹挟着丝丝寒意,吹过平安镇外明军的营地。营帐外的军旗猎猎作响,营中的士兵正在恢复精力,或是为即将来的大战擦拭铠甲,保养枪支。
泉州海战胜利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在营地中传开,从将领到士兵都知道此战必胜,从士兵到将军都开始兴致勃勃的讨论平安城会有多少战利品。
中军大帐内,侯恂端坐在主位上,在得到泉州海战胜利的消息后,原本紧锁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祖大寿,又望向刚刚匆匆赶到中军的熊文灿道:“陆上,加把劲!如今郑芝龙,已是瓮中之鳖,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解决这个贼寇,绝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
祖大寿他抱拳行礼道:“阁老,郑芝龙修建平安镇城池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陆地方向的防御,海港内侧反倒成了薄弱之处。若想尽快攻破城池,最好能有水师配合,由海面对平安镇发动炮击,如此海陆共同夹击,平安城必破。”
侯恂微微点头,当机立断道:“派人火速通知吴襄,命他即刻派舰队前往平安城,将其团团包围。”
“遵命!”一名传令兵得令后,立刻转身飞奔出营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旁的熊文灿脸色略显惶恐,他没想到郑芝龙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李魁奇、钟斌在战场上的临阵倒戈,让他意识到朝廷谋算郑芝龙绝非一日之功,甚至早已暗中分化了郑芝龙的势力。
他心中暗自感慨,郑芝龙花了十余年时间建立起的海上霸业,竟在侯恂的运筹帷幄之下轻易瓦解。这个老狐狸如今当上首辅,手段越发厉害,日后万万不可得罪。
侯恂似乎察觉到了熊文灿的心思,他看向熊文灿目光犀利:“接下来的大战,轮到你福建士兵出力了。只要能攻破平安镇,老夫会对你以往的事既往不咎。”
熊文灿苦笑一声,上前行礼道:“阁老,福建士兵多是新招募而来,训练时日尚短,只怕难以让阁老您满意。”
侯恂满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打上一场,淘汰掉老弱病残,留下来的自然都是精锐。”
其实侯恂此次除了对付郑芝龙,还有要加强对福建行省的管理的想法,熊文灿迟早要调离福建,这些士兵打完这一仗,他打算收编为禁军,绝不能再放任地方巡抚各自为政,否则他们真会以为自己是一方诸侯了。
熊文灿无奈,只得低头应道:“遵命!”
平安城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郑芝龙坐在议事厅中,脸色苍白如纸。从逃回来的战船水手口中得知李魁奇、钟斌背叛,三弟郑芝豹战死沙场的消息后,他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口鲜血夺口而出,差点当场倒地不起。
城内人心惶惶,士兵们原本以为即便陆地上打不过朝廷军队,还能从海上撤退。可如今舰队遭受重创,海上退路断绝,众人顿时有种大难临头之感。
郑芝龙深知局势危急,他立刻召集自己的三个兄弟——郑芝凤、郑芝彪、郑芝麟议事。
郑芝龙神情严肃,声音低沉:“郑家如今大难临头,能不能把香火延续下去,就全看你们了。你们马上准备一下,带着你们嫂子和大木绕到东番岛外侧,去扬州投靠大同社。他们想要进攻江南,正需要懂水战的将领,你们去大同社必会受到重,而且只有投靠他们,我们才有报仇的机会。”
此时的郑芝龙,与历史上巅峰时期战舰千艘、拥兵二十万的辉煌景象已截然不同。他原本的势力是从十八芝联盟发展而来,虽身为盟主,但麾下人员复杂。这些年来,他利用朝廷关系,剿灭东南沿海海盗后将他们收归麾下,像李魁奇、钟斌这样的人,原本都是他的敌人,只是被击败后才成为部下,他势力看上去更庞大,但内部却是一盘散沙。
如今他的势力尚未形成以血脉为纽带的郑氏集团,众人因利相聚,无利则散,一旦背叛有利可图,便会毫不犹豫地出卖他。
郑芝凤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大哥,我们兄弟一起去扬州吧,您一人留下太危险了。”
郑芝龙缓缓摇头目光坚定:“为兄要为你们断后。要是为兄也逃了,大军必会彻底崩溃,侯恂必定会领兵追杀我们,到时候大家一个也跑不掉。”
郑芝麟眼眶泛红,急切地说道:“大哥,这家还需要您主持,还是小弟留在平安镇吧。”
郑芝龙拍了拍郑芝麟的肩膀,语气不容置疑:“不要争了。大兄几年前拒绝了大同社,已经得罪了他们。如今为兄战死沙场,他们才不会厌恶你们。好了,你们听兄长的话,现在就去准备,马上驾驶战舰离开。”
当晚,夜色如墨。郑芝凤兄弟带着郑氏全家,小心翼翼地登上了一艘最大的战船。战船在夜色的掩护下,缓缓驶出平安港口,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而郑芝龙则留在城中,望着远去的战船,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战,或许就是他的最后一战,想到自己建立的海上霸业,居然如此快的被摧毁,让他有一种黄粱一梦的感觉。
第二天,郑芝龙家人逃离平安镇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郑氏集团的高层中迅速传开。原本还在筹划抵抗朝廷大军的头目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乱了阵脚。
议事大厅里,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异常凝重。张进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老大这是想要做什么,他让家人走,把咱们都扔在这里不管了,这仗还怎么打?”
旁边一位稍显瘦弱的头目杨才也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如今平安城被朝廷大军步步紧逼,咱们还在这里死撑,不是白白送死,既然老大都不想打,那我等就各自保命吧。”
那些稍微有点良心的头目,看着城外朝廷大军日益增多的营帐,再想想平安城如今的危险处境,心中开始打起了退堂鼓,郑芝龙让自己家人逃出战场,直接打消了他们想继续战斗的想法。
于是,他们开始秘密召集自己的部下,趁着夜色,登上战船,缓缓驶离平安城。
一艘艘战船在海面上渐行渐远,带走了一批又一批士兵,平安城的防御力量也随之越来越薄弱。
而那些心狠手辣之辈,此时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看着郑芝龙带着亲卫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决绝。
在他们看来,郑芝龙的失败已成定局,与其跟着他一起覆灭,不如反水投靠朝廷,说不定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二月二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吴襄带领着朝廷的水师,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从海上迅速包围了平安城。战船一字排开,炮口对准了城内,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与此同时,朝廷的陆军也在城外集结完毕,完成了陆路的包围。至此,平安城彻底陷入了绝境。
城墙上的守军看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以前战斗即便再艰难,他们还觉得自己还有一条逃到海上的道路,但现在,这条唯一的生路也被断绝了。
平安城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气息。士兵们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头目们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纷纷寻找着自保的方法。树倒猢狲散,谁能跑得快,谁才有资格活下去。
“轰!”一声巨响打破了平安城的寂静。郑芝龙的部将黄绍,想着死老大,不死自己,打开了平安城的城门。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扬起一片尘土。南明的禁军如同潮水一般,迅速涌入城中。他们训练有素,目标明确,快速地夺取了平安城的城楼、粮仓、钱库、武库等地。这些地方是城市的命脉所在,一旦被朝廷控制,平安城就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确定安全之后,侯恂这才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带领大军进入平安城当中。他身着一袭铠甲,神情威严而镇定。身后跟着一群武将,浩浩荡荡,气势非凡。
“末将拜见侯阁老!”黄绍看着骑着战马上的侯恂,急忙下马跪地行礼。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安。
祖大寿、祖大弼等人站在一旁,不屑一顾地看着黄绍等人。在他们这些军中将领眼中,出卖主将的叛徒是最可耻的人。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眉头紧皱,眼神中充满了厌恶。
侯恂却下马,走上前去,伸手搀扶起黄绍,笑道:“将军能及时反正,可见心中是有朝廷有天子的忠义之事。老夫定会上告天子,上报朝廷,叙述将军之功劳,让朝廷重用将军。”
黄绍大喜,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道:“末将以后定为阁老效犬马之劳。”
侯恂点了点头,问道:“郑芝龙在什么地方?”
黄绍连忙道:“郑芝龙躲在郑家宅院,他手中还有不少亲卫保护。阁老如果想要他的人头,末将愿意为阁老取之。”
侯恂微微点头,道:“那就麻烦将军了。”
黄绍拍了拍胸脯,道:“请阁老等末将的好消息。”说完,便带着一队士兵匆匆离去。
郑氏宅院。
郑芝龙站在大厅中央,看着周围那些还在护卫自己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士兵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如今却要面临这样的结局。
“这里即将变为火海,你们各自逃命吧。”郑芝龙道。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与其被敌人俘虏,受尽屈辱,不如选择一条有尊严的死法。
亲兵们看着郑芝龙把一堆火药放进大厅当中,眼中满是不舍和无奈。他们对郑芝龙忠心耿耿,本想与他同生共死,但郑芝龙却不想连累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行了一个礼,含着泪逃离此地。
那些亲卫逃了没多久,有几队人马就把这里包围起来。为首的是杨老六,他曾经也是郑芝龙的结拜兄弟之一。
“郑老大,出来投降吧,大家兄弟一场,你现在败得一败涂地,兄弟借你首级保命,我也让你走的痛快一些。”杨老六站在宅院外,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嘲讽和得意。
郑芝龙站在大厅门口,大叫道:“杨老六,我郑芝龙的首级就在此,你有本事亲自来拿。”
杨老六冷笑一声,带着一群士兵冲了进来。当他们冲进大厅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厅里面堆满了火药,郑芝龙手中还拿着火把,眼神冰冷地看着他们。
郑芝龙看到他们冲进来,冷笑道:“当年我们十八芝结义,说了不求同年同月生同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天就是践行诺言的时候,有兄弟们在,我去了阎王殿也不寂寞。”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把火把丢在一个炸药堆当中。
“轰!”一声巨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炸开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缓缓升起,浓烟和火光冲天而起。整个郑家宅院在这一声爆炸中灰飞烟灭,碎片和尘土四处飞溅。
侯恂他们都被这声巨响惊住了,纷纷停下脚步,望向郑家宅院的方向。没多久,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仿佛下了一场冰雹。士兵们一开始被砸得哀嚎不已,但很快,哀嚎就变成了惊喜。原来,这所谓的冰雹,居然是一锭锭的银子。这些银子是郑芝龙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富,随着宅院的爆炸,被抛洒到了空中。
没多久,探马来报:“郑芝龙引爆了上千斤炸药,把郑家宅院炸得灰飞烟灭。”
侯恂听后,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千,郑氏集团之乱虽然被消灭,但他要做的事情依旧很多。
大同十一年(公元 1635年)二月五日,泉州城,知府衙门。
郑芝龙炸了郑家宅院给侯恂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郑家的账册随着这声爆炸烟消云散。
郑家的银子在这声爆炸当中,炸的整个平安城到处都是,最终被重新找到的只剩下几万两,他原本想用郑芝龙的财富来填补朝廷的亏空,这下彻底没希望了,他现在只能另想办法了。
“拜见阁老!”杨魁奇,钟斌,黄绍等反正将领对着侯恂行礼道。
侯恂笑道:“几位将军快快请起,此次大战要不是有几位将军在,朝廷想要胜过郑芝龙这贼寇难矣,各位将军的功劳老夫已经详述记载,尔等稍后随老夫回京城。”
“阁老,东番岛还有夷人,朝廷南疆还少不得水师护卫。”钟斌等人听到这话一阵愕然,这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啊,朝廷不应该任命他们做泉州总兵,或者是福州总兵,取代郑芝龙的地位。
“是啊,是啊,我等离开了谁为朝廷保护东海?”杨魁奇马上跟着说道。他们这种海盗出身的,去了权贵满地的金陵城,还怎么学习郑老大,组建商队排除异己,垄断南洋的商路。
侯恂严肃的看着几人道:“尔等放心,朝廷自有安排,你等功臣自然应该去都城接受封赏。”
都想要学郑芝龙,但就是因为有了郑芝龙这号人,朝廷才不能继续让你们待在福建。最终杨魁奇等人失望而出。
而后祖大寿,吴襄,祖泽润,吴三桂等人进入县衙。
侯恂神色轻松起来,也没有像刚才那样公事公办。
他说道:“消灭郑芝龙还只是朝廷正事的开始。吴三桂,老夫会向朝廷保举你为福建总兵,你招揽一部分郑芝龙的水手,组建福建水师。”
吴三桂激动道:“多谢阁老提拔。”
“同时清缴郑芝龙的残部,不能让他们祸害东南。”
这次他们俘虏了郑芝龙一小半的部下,还有一部分逃离了平安城,另一部分则是在在其他地方驻扎,躲过了这场大战,但如果不管他们的话,东南沿海盗匪会再次出现。
吴三桂道:“遵命!”
侯恂继续道:“吴襄,你把郑芝龙的部下吸纳到水师当中,增强朝廷水师的力量。”
吴襄道:“遵命!”
而后侯恂看向祖大寿道:“你把郑芝龙在泉州的粮食,布匹等货物,作为战利品赏赐给这次出战的士兵。”
祖大寿喜道:“末将代将士谢过阁老。”
侯恂道:“这是将士们应该得的。”
而后侯恂问道:“郑芝龙的那些商队船长回到了泉州?”
祖泽润道:“阁老,只有一半人回来了,余下的人或是躲在广州,或是躲在东番岛,他们还在观望。”
郑芝龙财富的核心不是他那些战舰,而是他那庞大的商船队,这些商船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上百万两的财富。
侯恂想了想道:“明天把他们带到府衙来。”
金陵有十三行,他想在福州也弄一个十三行管控海外的贸易。
祖大寿忽然有点难为情笑道:“阁老,平安旗可是个好买卖,朝廷不能就这样放弃,俺是个粗人,也不懂什么谦虚,就是举贤不避亲了,俺的四子祖泽洪,为人忠厚老实可以为阁老您看住福建的财路。”
侯恂严肃看着祖大寿道:“朝廷岂能做那盗匪之事,要收税也是正大光明的收税,朝廷将在福州设立市舶司,既然泽洪想要为朝廷效力,那就让他在市舶司当郎中,市舶司将会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源,关系重大,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做镇,老夫打算让史宪之来管理市舶司。”
而后他看向吴三桂道:“你要配好史宪之的政务,不要让那些奸商偷逃了税款,老夫可以给你一个政策,以后偷逃税款的海船,只要你们福建水师抓住,船和货物都是你们的战利品,可以由你们福州水师自行分配。”
吴三桂喜道:“多谢阁老抬举。”
有郑芝龙给自己打样,以后他们福建水师还不财源滚滚。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1/111107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