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流血不流泪
第二十四章 流血不流泪
说白了。
那些个总督、巡抚即便想要捐钱,他们也得顾忌自己会不会抢了乾帝的风头。
亦或者他们捐的那些钱,如何解释来路之类的。
毕竟大乾的官员俸禄,那是出了名的少。
总督,临时差遣,无固定品级,俸禄按其本官品级计算。
比如挂二品尚书衔、三品侍郎衔、三品都御史衔(正三品)等。
若以正二品尚书的职衔兼任,则每年禄米七百二十三石。
若以正三品侍郎或者都御史的职衔兼任,则每年禄米四百二十石。
巡抚也是一样,临时差遣,无固定品级,多是都察院的出身。
比如挂三品的副都御史、四品的佥都御史等职衔出任。
正三品副都御史,俸禄每四百二十石。
正四品佥都御史,俸禄每年才二百八十八石。
布政使是省级常设行政长官从二品,每年俸禄五百七十六石。
知府每年俸禄二百五十二石。
知县每年俸禄九十石。
按照现价,每石禄米折价一两纹银。
可见单靠这点死俸禄,在大乾当官是非常艰难的。
因为你日常府衙的行政运转,朝廷是不花钱,你身为地方长官得自己想办法。
而一个知县如果想要找个靠谱的师爷,动则每年都得花销大几百两,甚至于上千两。
总督、巡抚和省级官员,也都得配备自己的幕僚团。
反正在大乾……
基本上可以说一句无官不贪。
你不贪就活不下去。
这是无解的事儿。
当然了。
如果你贪的太过分,然后又被翻到了台面上。
那就是上了称……
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而那些总督、巡抚为太后尽孝,如果进献超过五十万两,这就属于典型的很容易上称。
风险巨大。
故,太后才说很难操作。
你要如何消除封疆大吏们的顾虑呢?
“祖母。”
萧辰思索了一下,尔后他咧嘴一笑道:“此事也简单,我们只要不对外透露具体的进献银两即可。名单每日实时变动,进献可以不断追加,京师和地方分榜。孙儿初步估算了一下,这朝野地方全部统揽一遍,估计可达千万两的规格!”
萧辰自己的全部家底,累计他母后的遗产,共计五六百万两。
如果他再把那些固定资产全部折价处理。
他个人的资产便能有个七八百万两。
这也算是他当了十八年东宫太子的回报了。
再有朝野地方上的千万两孝捐款项入库。
他就能拥有将近两千万两的巨额财产。
这相当于……
全国每年赋税的一半。
非常夸张!
“好孩子,这都是你自己筹谋有功。”
昭圣皇太后抬手摸了摸萧辰的脸颊,她道:“能轻易统揽到千万款项,一没有坑害百姓,二没有贪腐弄权。纵然是先皇,也远远不及你!”
昭圣皇太后越发觉得……
萧辰才是皇家的未来,大乾的未来。
“祖母,孙儿岂敢与皇祖父相比。”
萧辰谦虚了下。
昭圣皇太后笑着:“年轻人,自当立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连这点志向都没有,哀家反而要对你失望了。”
萧辰抬守沉声道:“那孙儿向皇祖母保证,只待去了辽东,儿臣必当开创出一个万民同欢、人人吃饱穿暖的盛世国度!”
昭圣皇太后闻言欣慰点头:“哀家相信你定然能够做到,所以这即将入库的千万两款项,你划拨个一百万两建造金塔,剩下的配套设施都用你名下的固定资产进行折价置换。其余能带走的钱财款项,你就全部转移到辽东去吧。用宝船,走水路,拿着哀家的懿旨,没有人敢查的!”
昭圣皇太后这算是最后一次为萧辰铺路了。
辽东乃是著名的不毛之地。
百废待兴。
想要搞建设,就必定少不了钱财。
或许有人会说了。
上千万两的巨额钱财,几张银票不就轻松带走搞定了吗?
然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内阁首辅章太岳不是白痴,戚贵妃也深知钱财的重要性。
将近两千万两的巨额财产。
全国每年的一半赋税。
银票是走不通的。
必须得进行重资产式的转移,而且得打着为太后建造金塔的名义,用宝船,走水路,再搬出太后懿旨通行。
最后。
萧辰还得走他安排好的运河路段。
好在现今运河两岸,各个水路关隘,基本依旧是他的人。
因为运河水路,关系到全国的粮食货品通运。
内阁首辅章太岳即便想要调换成他们的人,也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冒然做出大动作。
一旦运河出现岔子,两江各省的税粮无法及时调集至神都。
内阁将会难辞其咎。
所以章太岳也只能徐徐图之。
“孙儿,谢祖母。”
萧辰垂首湿了眼眶。
他是穿越者没错。
他也有满腹谋略计划。
可如果没有皇祖母帮他……他真的会步履维艰……
对于这份祖孙亲情,萧辰是真心感怀备至。
“不要哭,好男儿,流血不流泪。”
昭圣皇太后轻声道:“那妖妃迟早祸国殃民,届时哀家可就等着你为大乾拨乱反正了。”
如果未来八皇子萧如意真的继位称帝了。
戚贵妃便会晋位太后。
这是昭圣皇太后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为她觉得戚贵妃哪怕连太妃的封号都配不上。
怎能晋位太后?
国母之尊!
绝不是妖妃所能僭越的。
“如果你母后尚在,那该多好啊!”
昭圣皇太后感慨,如果南宫皇后存世,萧辰的储君之位便无可动摇。
任由戚贵妃再怎么煽风点火都没用。
只可惜。
现实没有如果……
就这样。
萧辰承担了太后的所有期望。
很多时候。
老一辈的偏爱就是这般毫无道理的。
昭圣皇太后始终都更加喜欢萧辰,哪怕萧辰不太有本事,她都会对其寄予厚望。
更何况萧辰现在早已脱胎换骨。
至于乾帝各种偏袒戚贵妃、萧如意……
只能说老登着实是鬼迷心窍。
很快。
京师和地方的忠孝榜,分别问世,孝行录的编撰准备工作也已完成。
就等千万孝捐……
尽入彀中!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520/111111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