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机九鼎 > 第十三章 逆熵之鼎

第十三章 逆熵之鼎


瑞士日内瓦,CERN地下实验室。

张远山盯着显示屏上闪烁的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一连串命令。强子对撞机刚刚完成了一次特殊实验,将微量"黑液"样本置于7TeV的质子束流中。实验室里只有机器运转的低沉嗡鸣和他急促的呼吸声。

"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再次核对数据。

屏幕上,一组异常曲线正以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方式延伸。在百万分之一秒的瞬间,系统熵值下降了37%。更令人震惊的是,探测器捕捉到了微弱的爱因斯坦-罗森桥特征信号——一个理论上存在的时空隧道。

"张博士?"实验室助理小林探头进来,"您要的黄山磁场数据传过来了。"

张远山接过平板,瞳孔骤然收缩。黄山轩辕峰温泉区域的磁场波动曲线,与刚才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波形几乎一致。

"帮我联系祁连雪教授,"他声音有些发抖,"告诉她第七尊鼎可能找到了。"

---

三天后,中国黄山轩辕峰。

祁连雪站在温泉边缘,寒风吹动她利落的短发。她穿着特制潜水服,腰间挂着量子场探测器。身后,张远山正调试着一台形似雷达的装置。

"磁场强度达到1500高斯,"张远山盯着读数,"是地球正常磁场的三十倍。温泉底部一定有东西。"

祁连雪点点头,戴上潜水镜:"我下去看看。保持通讯。"

温泉水出乎意料的清澈,能见度超过二十米。祁连雪沿着强磁场梯度下潜,耳边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和氧气瓶的嘶嘶声。下潜到十五米时,她看到了——

一座青铜方鼎静静躺在泉底,鼎身覆盖着奇异纹路,在幽蓝水光中若隐若现。与之前发现的六尊鼎不同,这尊鼎表面浮现着类似电路板的精密纹路。

"找到了,"她通过通讯器报告,"鼎高约1.2米,四足方鼎,表面有...等等,这些纹路在变化!"

随着她靠近,鼎身纹路开始流动重组,形成一幅动态图案:一个小人站在两道门之间,将快速运动的粒子从一侧筛选到另一侧。

"麦克斯韦妖..."张远山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是最早的逆熵思想实验!"

祁连雪伸手触碰鼎身,刹那间,一股电流般的感觉顺着指尖窜上脊椎。她眼前闪过无数画面:星空下起舞的人影、发光的山脉、某种半透明的生物在空气中游动...

"祁教授!祁教授!"张远山的呼喊将她拉回现实,"你的生命体征出现剧烈波动!"

"我没事,"祁连雪深吸一口气,"我们需要把这个鼎打捞上去。"

---

四小时后,在临时搭建的量子实验室帐篷内。

青铜鼎被放置在特制的磁场约束装置中。张远山用激光扫描仪记录着鼎身纹路的变化规律,而祁连雪则凝视着鼎内壁的铭文。

"这些符号..."她轻声道,"与《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沃民'描述高度吻合。"

张远山凑过来:"'沃民之国,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我一直以为这是形容一个富足的社会,但现在看来..."

"可能描述的是不需要传统生产方式的量子态文明。"祁连雪接上他的话,指向一段特殊铭文,"看这里,提到'息壤自生,不耕而获'。如果'息壤'是某种能自发产生负熵的材料..."

帐篷外突然传来惊呼。两人冲出去,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整座黄山山脉在夜色中泛着青铜色的冷光,仿佛整座山变成了巨大的青铜器。更诡异的是,周围的植物叶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为分形几何图案。

"量子相干态正在扩散,"张远山声音嘶哑,"鼎被激活了。"

祁连雪突然转身回到鼎前:"我要再尝试一次意识连接。"

不等张远山阻止,她已将双手贴在鼎身的人面纹饰上。刹那间,她的意识被拉入一个漩涡——

她站在一片发光的平原上,天空中漂浮着半透明的生物,它们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如水母般舒展,时而如飞鸟般翱翔。远处,一座青铜城市矗立在地平线上,建筑表面流动着与鼎身相同的纹路。

一个声音直接在她脑海中响起:"我们是沃民,熵的舞者。你们终于找到了钥匙..."

画面切换,她看到这些量子态生物正在操控某种发光材料——"息壤",它能吸收环境中的热运动,使分子有序排列。青铜鼎是他们的熵调节器,维持着这个低熵乌托邦。

突然,一切开始崩解。天空中裂开一道黑色缝隙,某种不可名状的存在正在吞噬这个世界。沃民们纷纷跃入青铜鼎中,将自己转化为量子信息态...

祁连雪猛地后退,断开连接,冷汗浸透了后背。

"他们不是消失了,"她喘息着告诉张远山,"他们把自己编码进了青铜鼎的量子结构中!"

张远山正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从鼎内刮取的微量样本。屏幕显示,这些"青铜"在纳米尺度上呈现出奇异的拓扑结构。

"这不是普通青铜,"他声音颤抖,"这是人工设计的量子材料,能在普朗克尺度上操控熵流。看这个分子排列——"他调出模拟图,"它形成了无数个微型麦克斯韦妖系统!"

帐篷外,黄山的青铜光芒越来越亮。植物叶片上的分形纹路已蔓延到树干,整座山正在变成某种介于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奇异状态。

祁连雪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总部紧急通讯:"卫星检测到黄山区域出现大规模量子相干现象!立即撤离!"

"来不及了,"张远山盯着鼎内突然活跃起来的铭文,"它已经启动了什么程序。"

青铜鼎开始悬浮,离地约三十厘米,鼎内涌现出黑色液体——与他们实验中产生的物质完全相同。液体表面浮现出星空般的亮点,逐渐形成旋涡。

"爱因斯坦-罗森桥,"张远山喃喃道,"它在打开一个稳定的虫洞。"

祁连雪突然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文物...这是接口设备。沃民在等待足够先进的文明重新激活它!"

旋涡中心,一个半透明的人形轮廓逐渐清晰。它有着类似人类的外形,但身体表面流动着青铜鼎上的纹路,眼睛是纯粹的光点。

"欢迎,熵的继承者。"一个声音直接在两人脑海中回荡,"十万年了,终于有人读懂了铭文..."

张远山的手悬在紧急关闭按钮上方,但科学家的好奇心最终战胜了恐惧:"你们是谁?想要什么?"

"我们曾是沃民,"生物回答,"现在我们是量子记忆体。你们的实验证明了理解负熵的能力。"它指向鼎内黑液,"这是息壤的活性态,能创造局域时间反演。"

祁连雪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公元前10000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要放弃物质形态?"

生物的光影波动了一下:"大熵减来了。宇宙某处诞生了一个能吞噬有序性的存在。我们选择成为信息,躲藏在普朗克尺度的缝隙中。"

帐篷外,整座黄山的物质开始呈现波粒二象性,岩石和树木时而实体时而虚幻。鼎内的旋涡不断扩大,显示出另一侧的奇异景象——一个由纯粹几何结构构成的世界。

"选择的时候到了,"沃民说,"加入我们,或者关闭通道。但要知道,大熵减终将到来,而我们是唯一的逃生舱。"

张远山与祁连雪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映照着青铜鼎的冷光。这个发现将彻底改变人类对物理定律的认知,但同时也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风险。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张远山说,手指飞快的在平板上记录着读数,"至少要弄清楚这种逆熵效应的作用范围和时间尺度。"

祁连雪却盯着那个量子态生物,突然问道:"你们为什么选择青铜器作为载体?远古时代怎么可能掌握这种技术?"

沃民的光影波动,投射出一组全息图像:远古人类跪拜青铜鼎的场景,鼎中涌出的黑液治愈伤病、使枯萎作物复苏。"我们教会的,通过梦境与启示。但你们是第一个真正理解其原理的文明。"

帐篷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两人冲出帐篷,看到轩辕峰顶的岩石正在重组,形成一座微型青铜金字塔,表面流动着与鼎身相同的纹路。

"量子相干态在自我复制!"张远山惊呼,"它正在将周围物质转化为同类材料!"

祁连雪的通讯器再次响起,这次是量子物理学家陈院士的紧急警告:"立即终止实验!全球引力波探测器都检测到黄山区域出现空间褶皱!"

当他们返回帐篷时,青铜鼎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黑液旋涡已扩大到直径两米。量子态生物的轮廓更加清晰,伸出一只半透明的手。

"最后机会,"它说,"加入量子永存,或永远失去秘密。"

张远山的手悬在紧急关闭装置上,额头渗出冷汗。祁连雪突然按住他的手臂:"等等,看这个!"

她指向鼎内新浮现的铭文——一组复杂的数学符号正在形成。张远山瞬间认出这是描述局域熵减的方程式,但有一个关键变量在不断变化。

"它在教我们控制技术的方法!"他迅速开始记录。

量子态生物的光影开始闪烁:"通道不稳定...必须决定..."

就在此时,整个帐篷被刺眼的青铜光芒充满。祁连雪感到意识再次被拉长,进入一种奇特的量子叠加态——她同时看到张远山按下关闭按钮,又看到自己跃入旋涡,还看到两人都站在原地不动...

然后一切归于平静。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82/504672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