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终于亮起的灰色技能
几个项目的负责人陪同着洛珞一起,从一个个实验室轮流看了过去。
大屏幕上,1:50的长征三号模型在计算机操控下进行虚拟试飞。
当火箭突破卡门线时,洛珞注意到二级发动机喷口泛起的湛蓝尾焰比记忆中的颜色纯粹得多。
“多亏您重构的燃烧室流场方程。”
动力系统负责人张涛十分客气的说道,虽然他们不属于长征五号项目组,但对于洛珞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
他在控制台敲出三维剖面图,镍基合金的晶格结构随着他的讲解如莲花般层层绽放:
“我们把GH4169高温合金的钇氧化物弥散相重新排布,现在涡轮盘在850℃环境能持续工作1200小时——”
听着张工的描述,洛珞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空气里勾画函数曲线,他的大脑也跟着飞速运转。
电脑屏幕纷飞的数据流中,他看见自己去年写在长征五号数学模型里的那个非线性泛函分析公式,此刻正在二十倍大的屏幕上统领着所有参数。
“现在的涡轮盘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
总体设计部的又一位工程师走过来,马克笔在整流罩复合材料示意图上圈出蛛网状结构:
“±45°交错织构的碳纤维布层,直接把整流罩减重15%,昨天试装时,吊装组的小伙子还以为拿错了模型”
此话一出,实验室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显然这次参考洛珞的数学模型,也让他们的改进工作收获颇丰。
“唰唰唰”
几个设计师一边说,洛珞一边在纸上奋笔疾书,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笔记本,即便是拍戏也随着带着,上面全是一些关于航天工程的模型数据,十分重要。
“应该用索伯列夫空间做约束。”
随着洛珞停下笔一个转身,计算机已开始重新渲染防热层结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的介孔结构正在拓扑重新构建:
“马赫数8时的质量损失率还能再压0.1个点。”
虽然当时的模型是系统帮忙构建的,但其中数学的那部分洛珞比任何人都了解,此刻复核起来可谓信手拈来。
只是长征三号和五号之间不同的材料和参数实在是太多,即便是以他目前在数学上的造诣也回答不了,因为这已经不是个数学问题了。
他话音刚落,三十七双胶底鞋在地面摩擦出整齐的沙沙声,几名设计师当场就对洛珞的提议试着改动了起来。
“倒也不用着急修改,这些参数我都已经记录下来,事关设计模型,我还要从头复核一遍才行。”
洛珞如此说道。
材料学他掌握的并不好,尤其是涉及到火箭修改材料这么重大的事,就更不能凭他一个人的意见就直接定夺。
而如何复核,他早就已经有了打算。
他就知道,自己这积分啊,是攒不住的。
如果说最靠谱的方式,自然只有一个——把项目打算更换的材料参数输入【流形重构】,让系统模拟一遍便什么都清楚了。
只不过这种行为其实有些奢侈。
毕竟,这不同于长征五号的设计模型,甚至连当场歼-11的修改模型也谈不上,单纯就是一个验证,属于以防万一。
如果最终【流形重构】演示出来的结果毫无差错,那这次的积分就等于完全浪费了,只起到了一个提前确定发射成功的作用。
但洛珞却丝毫没有迟疑,即便是为了保险起见,也还是要用【流形重构】检测一下,万一出了问题,他怕是追悔莫及。
没有问题自然是最好,至于到时候浪费的积分,就当求个心安吧。
“那就麻烦洛工了”
几个设计师听到洛珞如此一说顿时一喜,有洛珞这位顶级的数学家,还是计算材料学的天才在,他们也算有了底。
毕竟单单是他们和超算的检测还是有些不确定,如果能加上洛珞一道保险,想来应该万无一失了。
其实超算的检测跟【流形重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输入参数和公式进行验证,同时还能模拟发射情况。
只不过区别在于,在洛珞的认知里,超算尚且有算不到的情况,但【流形重构】绝无这种可能,除非他积分不够。
“不必客气,大家各司其职。”
洛珞轻笑一声,就像之前在水木大礼堂跟王院士说的,他其实早就是航天工程的一份子了,只是没有一个固定项目的设计师名义而已。
他目前只是挂名了歼-11和长征五号两个项目的顾问而已,并不算项目的正式在编人员。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少见,跟他关系最近的便是谷院士了,他老人家便是起码十多个项目的客座顾问。
一般挂这种职位的也多是这些地位高,学问大的老院士,老教授们,洛珞则完全是个例外。
“好”
见洛珞这样说,几人笑着答应了一声,对洛珞的好感更加了几分。
他们本就是学术型的工作人员,不擅长那些人情世故和客气话,如今见洛珞也是这幅直来直去的性子,还如此有才学,有担当,当下也是深感投契。
“对了,我看外面也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已经组装完毕了,这是近期有发射任务吗?”
正事已经交代完,剩下的就是靠洛珞计算验证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嗯~起码在正常人的认知里是这样,洛珞自然也不可能当场让【流形重构】验证一遍,然后把结果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那样的话,恐怕他的脑子真的要被拿去切片了。
因此也是闲聊的提起了他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个火箭。
“对,那也是长征三号,不过是CZ-2E也就是俗称的乙系列,这次发射的是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现在火箭和卫星都已经运到发射场,接下来就要开始组装了。”
总体的主管设计师回答道。
西昌发射中心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根据测算,这次的发射时间定在了下个月的18号。
接下来的这个月里,会在这里进行星箭测试,确保火箭和卫星的各项功能正常,然后将组装好的火箭转运到发射台,这便是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前的基本步骤。
“奥,我说呢,一开始我差点以为那就是CZ-3C,我还以为火箭都要发射了才把我喊过来验证,这也太草率了些。”
闻言洛珞顿时恍然道,他一开始看到外面的CZ-2E,还差点真的这么以为。
“害,怎么可能这么儿戏,如果没有确保没有问题,火箭根本不可能组装,更别说这么晚才请您过来检验了。”
总体的设计师连忙解释道。
“长征三号的乙系列毕竟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次,所以即便是有您那个先进的数学模型,它也未曾多加改动,不过替换了两个材料,也都经过超算验证了。”
虽然同样是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但乙系列和丙系列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天壤之别。
乙系列长征三号1993年正式立项,1996年首次发射虽然以失败告终,但1997年8月2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起飞。
这次发射把美国劳拉公司为菲律宾制造的“马步海”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也是乙系列的首次成功,距今已经过去八年了。
长征三号丙火箭于1994年启动研制,2000年火箭的试样才研制完成,至今还未曾正式生产组建,更别提试飞了。
不过如果这次洛珞这边验证下来数据没问题,那估计正样的制作也很快,首飞也就是近两年的事了。
“奥,原来是这样。”
洛珞点点头,他的注意力刚才都在对方提到的“替换了两个材料”上。
原本还想问问那不同样需要验证一下嘛,结果对方表示已经用超算验证过了,他便没再说话。
对于问到他的问题,他肯定全力以赴,不过一些跟他无关的项目,他倒也没必要疑神疑鬼的非要去检查一下,显得他不信任项目上的其他同仁一样。
毕竟正常情况下少了他,国家也一样成功发射那么多火箭,长征五号十年后同样顺利升空,他不过是让这个过程提前了许多,也让火箭的参数提升了许多罢了。
就在洛珞打算放弃这个话题,聊回正在研制阶段的长征三号丙系列时,他的太阳穴突然猛地跳动了一下。
大量的碎片式画面如同走马灯一样在他眼前闪过。
就在他疑惑发生了什么时,系统空间内,技能栏中一直以来灰暗的某个名字,终于亮起了光芒。
其实还想再写一章的,不过熬到三点多有点累了,看看白天尽量再加一更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74/111109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