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 第102章 封赏,永昌伯爵府庶长子

第102章 封赏,永昌伯爵府庶长子


转眼已是十月中旬,秋风渐起。

    张辅顾偃开二人率征西大军凯旋而归,队伍绵延数里,马蹄声震天动地。

    城内百姓扶老携幼,争相涌上街头,只为一睹将士们的英姿。

    为首的张辅一身戎装,脸上虽带着些许疲惫,可眼中锋芒依旧,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将风范。

    顾偃开则满脸笑意,自打收到家书得知顾廷烨中榜。

    他可谓归心似箭,顾家几代将门,如今总算要出了个读书人。

    暗暗觉得,这兵鲁子的名声,在这一代就要摆脱掉了!

    皇宫,紫宸殿。

    凡大朝会、军功封赏等国之大事,皆在此举行。

    御座上,赵祯一身赭黄色衫袍,背靠九龙屏风,眸色沉静,天威尽显。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满殿朱紫,交相辉映。

    身为储君,赵晗腰系玉带,肃立于御阶之下的东侧首位。

    在礼官高声唱名,张辅、顾偃开等一众将领踏着沉稳的步伐入殿觐见。

    行完大礼后。

    赵祯欣慰的目光在他们身上缓缓掠过,温声道:“西北大捷,全赖诸位爱卿浴血奋战。”

    “诸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快快平身。”

    “臣等,谢官家恩典!”

    众将齐声应和,中气十足的声音在殿宇内回荡。

    张辅目光炯炯的望向立于御阶之下的赵晗,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启禀官家,此次西征大捷,首功当属太子殿下!”

    “若非殿下操练骁骑营,运筹帷幄,亲临战场鼓舞士气,臣等岂能如此顺利平定边患?”

    “军中粮草调度,伤员安置,殿下事事亲力亲为,三军将士,无不感念殿下恩德!”

    此话一出,赵祯眼中笑意更深。

    他原本还担心赵晗出身民间,恐难服众。

    此刻见殿内一众将领们皆露出钦佩之色,这才发觉,自己往日的担忧实属有些多余。

    “太子能为国分忧,实乃社稷之福,朕之幸事,诸卿亦不需妄自菲薄。”

    说罢,他将目光放在一旁手持诏书的礼官身上。

    礼官会意后,上前一步,朗声宣读道:“门下,制曰:

    朕惟乾坤定位,必资柱石之臣,社稷安邦,实赖干城之将。

    英国公张辅,世笃忠贞,器资雄毅,秣马厉兵,固我藩篱,功在社稷,泽被生民。

    加封骠骑大将军,赐丹书铁券,玉带二围,黄金千镒,田庄三处。

    尔其益励忠勤,永保令誉。

    钦哉!”

    张辅闻言,立即整肃衣冠,趋步向前,高声道:“臣张辅,谢官家隆恩!”

    骠骑大将军虽为从一品,位列武散官最高阶,尊荣显赫,但只是虚衔,仅定品级与俸禄,并无实掌兵权之责。

    这样的封赏,早在张辅的意料之中。

    毕竟他已是英国公之尊,若再给他实权,只怕要引起文臣们的不满了。

    何况,芬儿将来多半还要……

    封赏完张辅,礼官继续宣读诏书:

    “门下,制曰:朕膺昊天之眷命,统御万方,恩威并施,赏功酬庸。

    宁远侯顾偃开,忠勇夙著,勋业克彰,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加封检校太尉,赐紫金鱼袋,玉带二围,锦缎百匹,食邑五百户。

    尔其益励忠勤,永固屏藩。

    钦哉!”

    对于这样的封赏,顾偃开亦是心满意足。

    他深知自己若想加封国公,非开疆扩土不可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等自己百年之后,靠着顾廷烨的功劳,被追封为国公。

    “臣顾偃开,谢官家隆恩!”顾偃开毕恭毕敬的行礼道谢。

    赵祯捋须微笑道:“顾卿家,你家二郎如今倒是浪子回头,颇有长进啊!”

    顾偃开眉头一蹙,眼下闪过一抹疑惑,官家怎么突然还提到自家二郎了?

    余光中瞥见赵晗对自己不着痕迹的抬了抬下巴,他这才恍然大悟。

    一定是赵晗在御前为二郎那混小子说了好话。

    思及此,顾偃开心头涌起一阵暖意,他拱手道:“禀官家,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犬子能有长进,多亏太子殿下循循善诱,将其引入正途。”

    “否则只怕那不成器的东西至今还在街头斗鸡走狗,辱没门楣。”

    令国公之子,时任工部五品官的贾大人忍不住冷哼一声,翻了个白眼。

    自打顾廷烨这个杀千刀的,几年前用马鞭将自己的嫡次子栓在马后,拖着在校场整整跑了三圈。

    这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如今看顾廷烨在御前得脸,他简直比生吞了只苍蝇还难受。

    赵祯朗声一笑,满眼慈爱的看赵晗一眼后,开口道:“太子可在朕面前不止一次夸赞你家二郎,说他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才。”

    此话一出,朝中几名大臣不约而同的挑了挑眉,显然有些不相信。

    顾偃开连忙躬身道:“臣惶恐,殿下如此抬爱,实在是犬子的福分!”

    接着,礼官又开始宣读其他将领们的封赏。

    其中,裴虎在赵晗的建议下,从皇城司破格擢升为骁骑营指挥使,领从四品武职,赐绯袍银鱼袋!

    原任兵部四司之一的库部司员外郎,官阶正七品的梁晖,在此次西征中调度军需有功。

    升任为五品库部司郎中,掌司内事务决策!

    这梁晖是永昌伯爵府的庶长子,生母原本不过是个无名无分的通房。

    当年吴大娘子当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极其不情愿的嫁进梁家。

    她因瞧不上梁伯爷,便三天两头冷着脸。

    不曾想让通房钻了空子,赶在她前头生下庶长子。

    按说这等人家有了庶长子,正头大娘子将其拢到身边,养成个只知花天酒地的废物便可了事。

    偏吴大娘子自恃清高,不屑出手,梁晖反倒因祸得福,自小勤勉上进,精明强干。

    几年前入兵部后,混得风生水起。

    梁伯爷见庶长子如此争气,自然倾力栽培。

    如今外头都夸庶长子得力,根本没几个人提起嫡长子。

    并且梁晖的大娘子韦氏,还三天两头还往嫡次子梁六郎的房里塞各种貌美的女使,导致他至今身上也没个功名。

    这会儿还正因避讳一事,琢磨着改名呢。

    吴大娘子给他拟了好几个名字,不是嫌太俗气,就是觉得不够风雅,整日在家中里长吁短叹。

    足足又过去一炷香时辰,封赏才算宣读完。

    待赵祯宣布退朝后,赵晗与盛纮二人一前一后缓步往宫门外走。

    眼下华兰已出了月子,因心中挂念着老太太和王若弗。

    打算等过几日,便带着璟哥儿来盛家,见见他的外祖母和外曾祖母。

    盛纮从赵晗口中得知此事时,自然是乐的合不拢嘴。

    朝中风波已定,储位稳固,他这个太子的老丈人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更妙的是,眼下吏部文选司正好有个郎中的空缺,对此,盛纮已是十拿九稳。

    承直郎一职虽和文选司郎中一样皆是五品官,可一个空有品级而无实权。

    另一个却执掌天下文官的铨选考课,手握升迁调任之权。

    便是那些三品大员见了,也要客气几分。

    盛纮越想越是得意,连脚步都不自觉的轻快了起来。

    待二人行至宫门前。

    赵晗目光温和,轻声道:“后日正好休沐,孤也好陪华兰同去。”

    “臣这就回去准备,必定安排妥当,恭候殿下与小皇孙大驾。”

    赵晗摆了摆手,“无需过于兴师动众,只是是寻常家宴,让华兰松快松快便好。”

    盛纮连忙躬身应是,就在赵晗准备转身离开时。

    只见他的贴身小厮冬荣从马车前小跑而来,附在盛纮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片刻后,盛纮脸色顿时一变,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盛大人,发生什么事情了?”赵晗眯起眼睛,敏锐的察觉到异样。

    “没,没什么,只是一些家事,臣回头便可处置好。”

    盛纮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顾不得周全礼数,草草作了个揖就跌跌撞撞往马车所在的方向跑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71/111110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