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怨就怨他口无遮拦
翌日,贡院外人头攒动,各家马车将道路堵的水泄不通。
顾偃开带着小秦氏以及第三子顾廷炜一同来送顾廷烨进考场。
只见小秦氏眉眼舒展,柔声道:“二郎,等会进了考场,你可一定要争气啊。”
“这几日咱们全家上下一同沐浴斋戒,为你焚香祈福。”
见顾廷烨垂眸而立,对小秦氏的话充耳不闻。
顾偃开拧眉提醒道:“发什么呆,你母亲与你说话呢!”
“儿子听见了,多谢母亲。”顾廷烨冲她拱了拱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疏离。
小秦氏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扭头看向顾偃开,“二郎心里多半是装着科考呢,这才走了神。”
“侯爷何须这般疾言厉色,咱们二郎向来最有主意,这次定能高中。”
顾偃开上前一步,手掌重重拍在他的肩上。
“二郎,好好考,咱家这一代的希望,都在你身上。”
“儿子明白。”顾廷烨拱了拱手,心中五味杂陈。
盛家那边,除老太太之外,众人皆来此相送。
林噙霜一改往日那副勾栏样式的打扮,眉眼间的张扬与妩媚尽数收敛。
为了给长枫和墨兰长脸,还刻意做出几分端庄持重的模样。
“仔细审题,莫要急躁,定要给为娘争口气。”
林噙霜轻声叮嘱,与在林栖阁时判若两人。
“听说齐国公府把这条路最大的客栈给包了下来。”
“瞧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办喜事呢。”如兰满脸带笑,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着。
墨兰目光牢牢锁在齐家的队伍上,附和道:“如今官家和娘娘除殿下公主外,最疼的就是平宁郡主,排场自然要摆得大些。”
如兰轻哼一声,撇撇嘴道:“四姐姐倒是清楚得很,可见还是得有个正室做母亲才好。”
墨兰心里盼着哥哥能高中,并未和她争论,只不动声色的整了整衣袖。
齐国公、平宁郡主以及齐衡今日同乘一驾马车。
齐衡一身月白色锦缎长袍,端坐在车厢内侧,手指轻搭在膝上,不时掀开帘子向外看去。
平宁郡主打量着自家儿子,见他这般丰神俊朗,面如冠玉,眼中不禁流露出几分骄傲。
齐国公捋着胡须,一路上虽未言语,但心中对齐衡可谓是寄予厚望。
“现在这汴京城里不知多少双眼睛都在等着瞧,咱们齐家的独子是要靠祖荫,还是靠真才实学入朝为官。”
“元若,母亲这些年对你严加管教,就是等着这一天,好让那些背后嚼舌根的人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世家风范。”
齐衡闻言,微微垂首,应道:“母亲厚望,儿子自当勉力而为。”
平宁郡主满意点头。
就在马车即将抵达贡院时,已经打了许久腹稿的齐衡突然开口道:“母亲,等春闱结束,儿子是不是也该议亲了?”
此话一出,平宁郡主轻摇团扇的手随之一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和试探。
“我儿……这是心里已经有中意的姑娘了?”
齐衡脸颊微微泛红,“儿子只是想着,若此番能金榜题名,也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说的是,你早日成家立业,我和你母亲也能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齐国公笑呵呵的开口,他的性子在汴京是出了名温文谦和,最好摆弄。
因此,这些年齐国公府的大小事情都由平宁郡主做决定,也没有人胆敢反驳她。
只见平宁郡主眸光微闪,继续试探道:“元若觉得,什么样的姑娘才配得上咱家?”
齐衡呼吸微促,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挺直腰杆,郑重道:“不瞒母亲,儿子觉得,盛家的姑娘就很合适。”
“哦?”平宁郡主眉梢微挑。
沉吟片刻,她点头道:“盛家的嫡长女如今贵为太子妃,我记得有个叫如兰的五姑娘,也是嫡出,等你高中后,倒可以考虑考虑。”
“母亲……”齐衡心头一紧。
平宁郡主见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怎么?不是五姑娘?难不成你看上的是他家庶女?”
“母亲,她出虽不是嫡出,可最是温婉聪慧,知书达理,诗词歌赋,持家理事无一不精。”
“儿子与她同窗三年,绝不会看错人。”齐衡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几乎要开口恳求。
平宁郡主默不作声,马车内气氛顿时凝固下来。
齐国公轻咳一声,打个圆场道:“既是个庶出的姑娘,待元若高中后,纳她为贵妾也未尝不可。”
“不行,她绝不能给我做妾!”
“母亲,儿子只这一个心愿,若母亲能答应,儿子拼了命也会高中,为齐家光耀门楣。”齐衡神情执拗,直直看向平宁郡主。
平宁郡主手持团扇,瞳孔微缩,心中一股火气直往上窜。
恰好此时马车在贡院外稳稳停下,不少举子已经列好队伍,正依次接受查验。
她扯了扯嘴角道:“好,等你榜上有名,我便与你一道去盛家瞧瞧。”
“多谢母亲!”齐衡整个人如释重负,眼中亮起惊喜的光芒。
他郑重的行了一礼,掀开车帘走下马车。
长柏和长枫兄弟二人接受了妹妹们的祝福后,便在盛纮的催促下往贡院的方向走去。
王若弗看着长柏的背影,默默祈祷老天保佑,柏儿定要高中!
待齐衡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贡院大门内,平宁郡主与齐国公才踏上返程。
“你当真同意元若娶盛家庶女?”齐国公忍不住问道。
平宁郡主脸色阴冷,咬牙切齿道:“莫说齐家,就是我娘家襄阳侯府,从始至终也没有庶女进门当正室大娘子的先例。”
“他不嫌丢人,我们还要脸面呢!”
“那些个庶出的姑娘,为攀高枝什么下作手段使不出来?”
“元若向来知礼懂事,定是被那狐媚子迷惑住了!”
“国公府的贵妾都做不得,这小庶女的心气可真是大啊!”
齐国公讪讪点头,心中不免些好奇盛家的姑娘是不是美若天仙,才让齐衡如此着迷。
同时暗暗在想,他齐家这些年人丁凋零,如今在朝为官者不过四五人。
若不能寻个得力的岳家,将来齐衡在仕途上只怕是寸步难行。
——
三日后,春闱结束,一众举子眼圈乌青,满身疲倦的从贡院出来。
齐衡挺直胸膛,眼底洋溢着喜色,信心满满的登上马车。
盛长柏一出大门,小厮汗牛立刻接过他手中的考篮,轻声道:“二哥儿辛苦了,咱家大娘子这几日可是日日上香祈福,儒释道三家一块拜呢!”
“母亲也真是,若焚香祷告便能换来功名,那天下学子何必十年寒窗?”
话虽如此,他心里还是涌起一抹暖意,抬手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便踏上回府的马车。
举子们尽数离开后,贡院大门照例紧闭。
主考官海宁端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堂下一众考官们,神情肃穆道:“朝廷取士,关乎国运,还望各位秉公阅卷,不负圣恩。”
“除每日卯时开门接收补给外,任何人不得出入,违者,以舞弊论处!”
“下官谨记海大人教诲。”一众考官们拱手应道。
一连半月过去,转眼到了放榜前日。
文华殿内,赵祯的脸色不大好。
他看着海宁呈上来的中榜名单,不禁想起御史口中的话,心里愈发火大。
这时,赵晗一身朱红色常服,迈步进入殿内,恭敬行礼,“父皇,您唤儿臣。”
瞧见赵晗后,赵祯的脸色才略有些缓和。
“来的倒快,这份今科拟录的名单,你也看看。”
赵晗应声后,接过名册细细看了起来,片刻后,只见盛长柏三个字赫然列于第十三名。
再往下看时,顾廷烨的名字静静列在第二十六。
“父皇,这有何不妥吗?”赵晗抬眸问道。
“方才御史上奏,特意提到顾廷烨,他居然公然为杨无端鸣不平!”
杨无端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才华横溢,本该是朝廷栋梁之才。
奈何此人行事放荡不羁,沉迷于花街柳巷,屡试不中。
一次落榜后,他在秦楼楚馆内喝的烂醉时,大放厥词,说什么中举及第不如情寄花楼。
赵祯最恨读书人不思进取,听到此话后龙颜大怒。
当即下旨着其年过半百之后才可继续科考。
五十岁的年纪,莫说还有没有那股心气,就是精力也难以跟上。
这道旨意,无疑是彻底断了杨无端的仕途,他也成为读书清流们最为不耻之人。
赵晗拧了拧眉头,拱手道:“父皇,顾廷烨他……”
“你不必替他求情,这般目无君父之徒,不配榜上有名!”
“他既这般同情杨无端,朕便成全他!”
“亏朕先前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赞他浪子回头,这不是在打朕的脸吗?”
“朕已经遣人去顾家,宣读旨意!”
见赵祯这般动怒,赵晗也只好听从吩咐,总归顾廷烨在武略上的天赋,远胜于文采。
将来寻个机会,举荐他从军即可。
待赵晗离开后,张茂则捧着热茶,轻声道:“官家,老臣瞧着殿下尤为器重顾家二郎,这般惩处会不会有些过重了?”
“此事只怕已在御史台传的沸沸扬扬,顾廷烨与晗儿素来交好。”
“朕若不处置,朝野上下,还当朕默许这等狂悖之言,于晗儿也多有不利。”
“怨就怨顾家这小子口无遮拦,平白给了那些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说罢,赵祯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随即将目光放在盛长柏的名字上。
“盛家这个孩子,倒是争气,一次就登科及第。”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71/111110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