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仕途医心 > 第23章 巧设舞台,请君入瓮!

第23章 巧设舞台,请君入瓮!


叶凡要去请的那位“主刀医生”,不是别人,正是市纪委的常委,高建民。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

纪委的职责是监督执纪,按理说,不应该插手政府的具体项目运作。

叶凡直接找上门,一旦被拒绝,甚至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认为他是在利用纪委的威信,为自己的政绩铺路。

但叶凡赌的就是高建民的格局。

高建民这种人,办案讲究的是“除恶务尽”。

他扳倒了马保国,查封了石料厂,但平安村的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村民的健康依然受到威胁。

这对他来说,案子只算办了一半。

叶凡的“试点项目”,恰恰是为他这个案子,画上一个最圆满的句号。

叶凡没有通过钱国栋,而是直接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高建民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是一个年轻干部的声音,很警惕。

叶凡自报家门后,只说了一句话:“我向高书记汇报一下‘青山镇污染案’的后续处理情况,以及涉案人员家属,对我进行的疯狂报复和栽赃陷害。整个过程,都有人证物证。”

“报复”、“栽赃”,这几个词,精准地戳中了纪委工作的敏感点。

五分钟后,高建民亲自回了电话。

“小叶同志,你现在在哪里?”高建民的声音依旧沉稳,但叶凡能听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我在青山镇。我恳请您和市里的相关领导,能来我们青山镇,开一个现场办公会。有些事,只有亲眼看到,才能明白我们基层的干部,正在承受什么样的压力,以及,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又在做什么样的努力。”

叶凡的姿态放得很低,用词是“恳请”,说的是“汇报”,但他表达的核心意思,却是“邀请”。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把你的计划书,详细版的,发到我的邮箱。”高建民最后只说了这一句,便挂了电话。

叶凡知道,鱼,上钩了。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青山镇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

钱国栋亲自坐镇指挥,把镇里所有能动弹的干部都发动了起来。

王秘书带着人,把通往平安村的土路,连夜用碎石和黄土重新铺了一遍,至少保证车辆通行不会尘土飞扬。

李德海院长则成了平安村的“总导演”。

他把叶凡的意图,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了每一个村民。

告诉他们,这次来的,是能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大官”。

不需要他们说假话,也不需要他们歌功颂德,只需要他们把自己的病痛,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盼,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村民们的情绪被彻底调动起来。

他们自发地清理了村口的垃圾,甚至有几户人家,把自家养的鸡鸭都圈了起来,生怕惊扰了贵客。

而苏沐秋,则发挥了她媒体人的强大能量。

她没有大张旗鼓地报道,而是通过私人关系,联系了市电视台、《江城日报》等几家主流媒体的核心记者。

她没有说要搞什么大新闻,只是透露了一个信息:市里某位领导,可能会亲临青山镇,现场解决一个重大的民生遗留问题,其中牵扯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极具新闻价值。

媒体的嗅觉是敏锐的,这种带有悬念和冲突性的题材,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一时间,各方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一张无形的大网,在青山镇悄然拉开。

所有人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齿轮,只等叶凡这位“总工程师”,按下那个启动的按钮。

县委书记张海涛,这几天如坐针毡。

他当然知道了青山镇的动静。

钱国栋那个老狐狸,还专门给他打了个电话,名义上是“汇报工作”,实际上就是通知他,市里要来人,你县里看着办。

张海涛憋屈得想骂娘。

这个叶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他绕开了县里,直接和市里搭上了线,现在搞出一个“启动仪式”,把县委县政府架在了火上。

去参加,等于承认了叶凡的功劳,为他站台。不

去,更不行,市领导都来了,你县里一把手不出面,那就是政治态度问题。

最终,他还是决定亲自去。

他倒要看看,这个叶凡,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启动仪式当天,天公作美,是个少有的晴天。

平安村的村口,临时搭建起一个简陋的主席台,上面拉着一条红色的横幅:“江城市农村突发性环境公害治理与生态健康修复试点项目启动仪式”。

上午十点,几辆挂着市委、市政府牌照的黑色轿车,准时驶入了平安村。

车门打开,走下来的人,让在场所有青川县的干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高建民!

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李建国!

市环保局局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农业局局长……

江城市但凡和这件事能扯上关系的部门,一把手几乎都到齐了。

这阵仗,别说是搞一个乡镇的项目启动仪式,就算是市里开人代会,也不过如此了。

张海涛快步迎了上去,跟在李建国副市长身边,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心里却翻江倒海。

他知道,自己彻底低估了叶凡能量,或者说,低估了叶凡撬动能量的能力。

叶凡和钱国栋作为东道主,站在一旁。

叶凡今天穿了一件半旧的白衬衫,黑西裤,看起来和镇里其他干部没什么两样。

但他站在那里,神情平静,不卑不亢,自有一股强大的气场,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无法从他身上移开。

仪式很简单,钱国栋讲了几句欢迎词后,就把话筒交给了叶凡。

叶凡没有站在主席台上,而是走到了台下,走到了村民们的中间。

他没有念稿子,只是环视了一圈那些熟悉而又充满期盼的面孔,缓缓开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平安村的父老乡亲。今天,我不讲大道理,也不喊空口号。我只想给大家介绍几位我的‘病人’。”

他拉过身边那位因为氟骨症,脊柱已经严重变形的张大山老人。

“这位是张大山大爷。他的儿子,因为长期在石料厂打工,得了矽肺病,去年冬天,没熬过去。他自己,因为常年饮用被污染的水,骨骼里的氟含量,超标了七倍。每一个阴雨天,他的骨头缝里,都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啃。”

他又指向不远处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

“那位嫂子,叫刘翠花。她的孩子今年三岁,生下来就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市三院的专家会诊过,高度怀疑,和她在怀孕期间,摄入了过量的重金属镉有关。”

叶凡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锥子,狠狠地扎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他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是用一种医生的、冷静到近乎残忍的口吻,陈述着事实。

现场一片死寂。

那些平日里听惯了报告和套话的领导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数据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的、痛苦的生命。

苏沐秋和她带来的记者们,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

他们知道,自己抓到了今天最震撼人心的新闻。

“所以,我们今天启动的这个项目,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给谁的脸上贴金。”叶凡的声音陡然提高,“我们是为了救命!是为了让张大爷的晚年,能少一点痛苦。是为了让刘嫂子的下一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出生!是为了让平安村的天,能重新变蓝,水,能重新变清!”

“我们青山镇,没钱,没资源。但是我们有决心,有把丑闻变成范本的勇气!我们恳请市委、市政府,给我们一个机会,给平安村的百姓,一条活路!”

说完,他朝着主席台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身后,几百名平安村的村民也跟着他,默默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无声的画面,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副市长李建国的眼圈,红了。

他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高建民,高建民的脸上,依旧是那副铁面无私的表情,但那紧紧抿着的嘴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李建国接过话筒,声音有些沙哑:“同志们,乡亲们,我今天,很受触动,也很惭愧。作为分管领导,我们工作没做到位,让大家受苦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叶凡的身上。

“刚才叶凡同志说,恳请市里给一个机会。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市委、市政府,给他一个答复。”

“这个‘试点’,市里不仅要批,而且要大力地支持!资金上,市财政先期拨付五十万专项资金!政策上,允许你们先行先试!人力上,市环保局、卫生局的专家,随时听候调遣!”

“我只有一个要求,”李建国的声音变得斩钉截铁,“要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真正的样板工程!做成我们江城市,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张名片!”

话音刚落,村民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掌声,发自肺腑,经久不息。

张海涛站在人群里,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也只能跟着鼓掌。

他知道,从今天起,青山镇,这个叶凡,他再也压不住了。

仪式的最后,李建国副市长和高建民书记,在叶凡的陪同下,走进了村里,挨家挨户地探望。

走到村口那棵大榕树下,高建民突然停下脚步,单独把叶凡叫到了一边。

“小叶,你今天这台戏,唱得很好。”高建民的语气,听不出是褒是贬。

“我只是一个搭台子的,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受苦的百姓。”叶凡说。

“那个栽赃你的督查组成员,已经全部交代了。”高建民话锋一转,“主谋,是市卫生局的刘副局长。背后,有没有人指使,他咬得很死,说没有。”

叶凡点点头,这在他预料之中。

柳传明不可能留下这么明显的把柄。

“不过,”高建民看着他,眼神变得意味深长,“你这么一闹,柳传明那边,怕是要狗急跳墙了。他这个人我了解,最重面子,也最擅长在‘规矩’里杀人。你把事情闹得这么大,让他下了不台,他下一步,一定会用更‘合规’的方式,来给你下绊子,让你这个项目,寸步难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光挡,是不够的。”高建民摇了摇头,“有时候,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他拍了拍叶凡的肩膀,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去。

叶凡站在原地,细细品味着高建民最后那句话。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他抬起头,看向江城市的方向,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

他知道,随着“试点项目”的正式启动,他和柳传明之间,已经从暗中的交锋,彻底转入了正面的对决。

一场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61/237627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