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荆棘王冠,请君入瓮!
夜色,如同一块冰冷的铁,沉沉地压在青山镇的上空。
镇政府大院里,欢庆的气氛却还在发酵。
钱国栋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他正和李德海眉飞色舞地讨论着,明天要用什么规格来接待市里来的专家组。
“我讲,必须要在镇上最好的饭店!八个凉菜,八个热菜,酒要上最好的!”李德海一拍大腿,脸上红光满面。
“格局小了!”钱国栋大手一挥,显得意气风发,“人家是来帮我们解决大问题的,是我们的恩人!明天,我让食堂把那头过年留着的老母猪宰了,搞全猪宴!这叫诚意!”
叶凡就站在门口,听着办公室里传出的、与窗外夜色格格不入的欢声笑语,心中那股寒意,愈发刺骨。
他推门而入。
“叶凡,你来得正好!快来参谋参谋,明天怎么才能让市里的专家感受到我们青山镇的热情!”钱国栋兴奋地朝他招手。
叶凡没有走过去,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扫过两人兴奋的脸。
“钱书记,李院长。”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盆冰水,浇在两人头上,“明天这场鸿门宴,我们可能笑不出来。”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钱国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叶凡,你这是什么意思?林国良亲自带队,这是多大的面子?柳传明就算想使坏,他敢在市领导眼皮子底下动手脚?”
“他不是动手脚。”叶凡的眼神深邃得像一口古井,“他是给了我们一顶最华丽的荆棘王冠,然后请我们自己,亲手戴上。”
他将陈建国发来的那几个名字,以及他的分析,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每说出一个名字,钱国栋和李德海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叶凡说完最后一个字时,钱国栋那只端着茶杯的手,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那只准备被宰杀的老母猪,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了讽刺意味的笑话。
“他……他怎么敢这么毒!”李德海的声音都在发颤,前一秒的兴奋,此刻全化作了后怕和冰冷的愤怒。
钱国栋猛地将茶杯顿在桌上,茶水溅出,他却浑然不觉。
他一瞬间苍老了十岁,颓然地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捧杀……捧杀……好一招杀人不见血的刀……”
他终于明白,自己和柳传明这种在权谋场里浸淫了一辈子的老狐狸比起来,终究还是太嫩了。
叶凡看着陷入绝望的两人,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缓缓走到桌前,拿起桌上那份刚刚拟好的、热情洋溢的接待方案,轻轻地,撕成了两半。
“王冠虽然带刺,但只要戴法正确,它就能变成武器。”
叶凡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让人心安的镇定。
“他既然想看戏,那我们就演一出,他绝对想不到的大戏。”
……
第二天上午,三辆黑色的轿车,在一辆警车的引导下,准时驶入了青山镇政府大院。
车队停稳,市卫生局局长林国良第一个走下车,脸上挂着和煦如春风的笑容。
紧接着,一个个在江城各专业领域如雷贯耳的人物,鱼贯而出。
环保局总工程师王克明,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片的老者,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包里拿出一个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皱着眉看上面的数据。
水利局的赵博士,年轻英俊,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看着脚下的土地,眼神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挑剔和轻蔑。
最后下来的,是卫生系统的刘承德教授。
他面容清癯,神情严肃,像一个古板的私塾先生,目光扫过前来迎接的钱国栋和叶凡,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连一丝客套的笑容都没有。
这阵仗,让整个镇政府的干部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县委书记张海涛也陪同前来,他紧跟在林国良身边,脸上的笑容比谁都谦卑,心里却在打鼓。
他敏锐地感觉到,今天的气氛,不对劲。
没有全猪宴,也没有高档酒楼。
迎接专家组的,是镇政府那间略显陈旧的二楼会议室,和一杯杯漂着几根茶叶的白开水。
林国良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笑容满面地发表了开场白,把青山镇和叶凡夸成了一朵花,赞扬他们“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科学求是”,最后总结道:“我们专家组这次来,不是来检查的,是来服务的!是来帮助青山镇,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办得更科学,更扎实!”
掌声稀稀拉拉。
钱国栋和李德海坐在下面,如坐针毡。
会议很快进入了“技术指导”环节。
这才是真正的屠杀。
王克明总工第一个发难,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学术口吻说道:“叶镇长,根据你们的初步报告,平安村的污染源是石料厂。那么请问,你们有没有对石料厂周边,半径五公里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分层采样和重金属含量检测?有没有对青山镇连续五年的降雨量、风向、地下水径流进行数据建模,以分析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和速度?没有这些基础数据,你们怎么敢断定,污染是可控的?”
李德海张了张嘴,想说“我们哪有那个钱和设备”,却被王克明一个“你不专业”的眼神,给硬生生怼了回去。
紧接着,那位海归赵博士,用一口流利的、夹杂着德语单词的普通话开了口。
“我看了一下你们的地质资料,非常抱歉,这在我看来,几乎等于没有。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工程,都需要基于DIN标准的地质勘探。你们的修复方案里提到要进行土壤置换和水体净化,这会改变局部的地质应力结构,有没有做过‘风险评估’?万一诱发小规模的滑坡,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钱国栋的脸,已经由白转青。
最后,轮到了刘承德教授。
他没有提问,只是将那份叶凡他们写的初步报告,轻轻放在桌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这份报告,我昨晚看了一遍。里面出现了七个错别字,十一处语法错误,以及二十三个逻辑上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叶凡。
“叶凡同志,我听说,你也是医学博士出身,还是从市三院那种顶尖医院出来的高材生。”
“可你这份报告,连最基本的‘对照组’概念都没有。你如何能证明,村民的病症,与环境污染有百分之百的、排他性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因为他们的遗传基因、生活习惯,或者其他未知的病毒?”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是讲故事。你这种态度,不仅是对项目的不负责,更是对你曾经所受的学术训练的,一种背叛!”
“轰!”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所有青山镇干部的心上。
羞辱!
这是赤裸裸的、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最专业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进行的极致羞辱!
钱国栋的拳头,在桌子底下攥得咯咯作响,气得浑身发抖。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叶凡身上。
他们想看到叶凡愤怒、辩解,或者狼狈不堪。
然而,叶凡只是静静地听着,甚至还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着什么。
直到刘承德教授的话音落尽,他才缓缓地抬起头,脸上非但没有羞愤,反而露出了一个诚恳的、近乎谦卑的笑容。
“感谢刘教授,感谢各位专家。”
他站起身,对着专家组,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专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振聋发聩,让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深受教育,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基层工作的粗糙和不严谨。”
他这番“认怂”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几位准备迎接他反驳的专家。
“我们青山镇,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我们唯一有的,就是一群被病痛折磨、对未来充满恐惧的百姓。”
叶凡的声音,忽然变得沉重。
“我们确实拿不出连续五年的水文数据,也做不了符合德国标准的风险评估,更建立不了严谨的医学对照组。”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林国良和几位专家的脸上。
“所以,我们今天,不谈报告了。”
“明天,我想请各位专家,跟我去一个地方,去见一见我的那些,无法被数据量化,也无法被模型分析的‘病人’们。”
“我想请各位,去当一次真正的‘主刀医生’。”
他说完,没有再看任何人,转身,径直走出了会议室。
那背影,没有丝毫的颓败,反而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
夜里,苏沐秋找到了叶凡。
他一个人站在镇政府后山的小坡上,看着山下平安村星星点点的灯火,身影显得有些孤单。
“我今天,作为记者,全程旁听了会议。”苏沐秋走到他身边,声音里压着怒火,“他们那不叫指导,那叫刁难!那叫谋杀!用规矩当刀子,杀掉一个能救几百口人的项目!”
叶凡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你觉得,柳传明这招,最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苏沐秋一愣。
“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叶凡自问自答,“他没有说谎。王克明、赵博士、刘教授,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从纯粹的学术角度来看,都是对的,都是严谨的,都是无可辩驳的。”
“他用一堆正确的废话,来扼杀一件唯一正确的事——救人。”
苏沐秋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
她看着叶凡的侧脸,在清冷的月光下,轮廓分明,却也透着一股让人心疼的疲惫。
她忽然很想伸出手,去抚平他紧蹙的眉头。
最终,她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东西,塞进了叶凡的手里。
是一个暖宝宝。
“晚上山里凉。”她的声音很轻。
叶凡低头,看着手心那片迅速升温的暖意,沉默了片刻。
“谢谢。”
他转过头,看着苏沐秋那双在月光下亮得惊人的眼睛,忽然笑了。
那笑容,驱散了眉宇间的疲惫,重新变得锐利而自信。
“他们想在手术室里,用规矩困死我。”
“那我就把手术台,直接搬到他们面前。”
苏沐秋不解地看着他。
叶凡的目光,再次投向山下的平安村,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锋芒。
“明天,我要给这几位大专家,上一堂最直观的,关于‘生命’的公开课。”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61/237627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