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惊雷与暗流!
夜,深了。
江城市委家属大院,一号楼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市委书记高建国刚刚结束了一个冗长的会议,正揉着疲惫的眉心,审阅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
他年近六十,头发已经花白,但一双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秘书,也是他最信任的心腹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将一杯新泡的龙井,放在了他的手边。
“书记,喝口茶,歇歇吧。”
高建国“嗯”了一声,没有抬头。
秘书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声音压得极低:“书记,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得跟您汇报一下。”
“说。”
“今天下午,我一个在省报做编辑的老同学,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他们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秘书的语气变得异常凝重,“邮件里没有文字,只有一个音频文件。内容……是关于青川县原公安局长赵东来和……柳传明部长的。”
高建国翻动文件的手,停住了。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电,直视着自己的秘书。
秘书被他看得心里发毛,硬着头皮,将自己听到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音频里,赵东来亲口承认,柳部长为了让他帮忙处理他那个前女婿叶凡的事情,给了他一笔钱……声音很清晰,不像是合成的。我那同学不敢发,又不敢删,吓得半死,才偷偷告诉我的。”
书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墙上那座老式摆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仿佛每一下,都敲在人的心上。
高建国一言不发,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地吹着浮在上面的茶叶。
那袅袅升起的热气,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
但秘书跟了他十几年,很清楚他越是平静,就说明他心里的风暴,越是猛烈。
柳传明,是上一任市委书记留下来的人,在宣传口根基深厚,自成一派。
高建国空降江城之后,虽然大权在握,但对于柳传明这种地头蛇,也一直是采取着“团结、观察、逐步改造”的怀柔策略。
可现在,这封匿名的举报录音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瞬间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这两条无论哪一条,都是足以致命的政治指控。
更让高建国在意的是这封邮件出现的时机。
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市纪委的工作组刚刚进驻青川县,暂停了那个叫叶凡的年轻人的职务之后,就出现了。
这背后,显然有人在斗法。
而且,对方的手段极其高明。
他没有直接把录音捅给纪委,而是选择了媒体。
因为他知道,媒体不敢轻易报道这种没有实证的“丑闻”,但一定会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个“惊天大瓜”传递出去,形成舆论的暗流。
而这股暗流最终一定会流到他这个市委一把手的耳朵里。
这是在逼他表态。
是保柳传明,维持现状,还是借此机会,敲山震虎,甚至是彻底拔掉这颗钉子?
高建国放下茶杯,茶水未动,已然凉了。
“我知道了。”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挥了挥手,“你先出去吧。记住,今天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是,书记。”秘书如蒙大赦,躬身退了出去。
书房里,只剩下高建国一人。
他没有再看文件,而是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江城这盘棋,该动一动了。
……
青川县,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苏沐秋拿到了张大山提供的,关于鹏程建材偷工减料修建公路的所有证据。
照片清晰,合同复印件完整,甚至还有几位当时摔伤村民的医院诊断证明。
但她知道,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形成致命一击。
她需要更专业的证据。
她想到了一个人——叶凡的导师,那个被排挤在青山镇,看似慵懒,实则洞若观火的老书记,钱国栋。
她连夜赶到青山镇,找到了钱国栋。
当钱国栋看完所有材料后,那双总是半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丫头,你找对人了。”他抽了一口旱烟,缓缓吐出烟圈,“修路这种事,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光有照片和合同还不够,必须要有专业的鉴定报告,才能把钉子,彻底钉死。”
“可我们去哪找专业的鉴定机构?县里的质监站,怕是早就被柳家打点好了。”苏沐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县里不行,我们就去市里。市里不行,我们就去省里!”钱国栋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眼中透出一股老江湖的狠劲,“我有个老战友,转业后在省交通厅的质监总站当副站长,脾气又臭又硬,谁的面子都不给。这事,找他,准没错!”
“不过,”钱国栋话锋一转,“我们不能直接把材料送过去。得想个办法,把事情闹大,闹到让他不能不管,主动下来查,才行。”
苏沐秋冰雪聪明,瞬间就明白了钱国栋的意思。
“书记,您的意思是……舆论先行?”
钱国栋赞许地点了点头,像一只老狐狸,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第二天,江城市最火的一个本地生活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帖子。
《触目惊心!青川县惊现“纸糊”公路,数十位村民雨天摔伤,敢问路在何方?》
帖子里,没有提任何官员和公司的名字,只是用一种极其悲情的笔触,讲述了平安村村民们的遭遇,配上了那些坑坑洼洼的路面照片,和村民们摔得头破血流的惨状。
帖子一发出来,立刻就引爆了网络。
“我靠!这路也太烂了吧!这是修路还是挖坑啊?”
“豆腐渣工程!严查!必须严查背后的腐败!”
“青川县的领导是干什么吃的?这种路也能验收通过?”
短短几个小时,帖子的点击量就突破了十万,评论数千条,群情激愤。
苏沐秋和钱国栋躲在幕后,冷静地看着舆论发酵。
他们知道,这第一把火,已经成功地点燃了。
……
青川县,被纪委工作组“保护”起来的叶凡,看似与世隔绝,实则,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外界的风吹草动。
他每天都会“借用”看守人员的手机,给远在江城的母亲打一个报平安的电话。
而他的母亲,那位退休的图书馆管理员,则会用一种看似闲聊的语气,跟他讲一些“新闻”。
“儿子啊,今天你们江城那个论坛上好热闹哦,说是有个县的路修得不好,好多人都摔跤了呢……”
“哎,对了,妈今天看新闻,说市里要搞什么廉政作风整顿,好像还挺严格的……”
叶凡默默地听着,心中那张巨大的棋盘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知道,苏沐秋和钱国栋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而市里那潭水也因为他投下的那颗小石子,开始泛起了涟漪。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一个能够让他冲破牢笼,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这天下午,周毅又一次“约谈”了叶凡。
还是在那间压抑的审讯室里,只是这一次,周毅的脸上少了几分之前的倨傲,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烦躁。
“叶凡,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周毅将一沓材料摔在桌上,“有人举报你,在负责平安村石料厂关停项目中,收受了村民给予的‘好处’。这是村民的联名举报信,你自己看。”
叶凡拿起那封信,只扫了一眼,就笑了。
信上的签名,歪歪扭扭,一看就是伪造的。而举报的内容,更是荒谬可笑。
他知道,这是周毅在狗急跳墙。
因为这么多天下来,他们查遍了叶凡所有的银行账户和人际关系,却找不到任何一丝污点。
这个年轻人,干净得像一张白纸,让他们无从下手。
“周组长,如果这就是你们的调查结果,那我没什么好说的。”叶凡将信推了回去,语气平静,“我相信组织,会给我一个公正的结论。”
“你!”周毅被他这油盐不进的态度气得脸色铁青。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疯狂地振动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猛地一变,立刻起身,走到了门外去接。
叶凡虽然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从周毅那越来越难看,甚至可以说是惊恐的脸色,他猜到,一定是出大事了。
果然,几分钟后,周毅推门进来,看叶凡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眼神里有震惊,有愤怒,甚至还有一丝……恐惧。
“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周毅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然后头也不回地,带着他的人,匆匆离开了。
叶凡被送回了宿舍。
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那几辆属于纪委工作组的黑色轿车,仓皇离去,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他知道。
他等的那个时机,来了。
因为,就在刚才,那篇关于“纸糊公路”的帖子,已经被省交通厅质监总站的领导,看到了。
一场由上而下的真正的惊雷,即将劈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61/237627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