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仕途医心 > 第71章 一针见血,直指病灶!

第71章 一针见血,直指病灶!


叶凡的目光在项目报告上缓缓移动,那双拿惯了手术刀的手指,此刻正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发出沉稳而有节奏的声响。

李建国没有催促,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眼神透过袅袅升起的水汽,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见过太多在他面前正襟危坐、言必称“领导高见”的干部,但叶凡身上那股沉静而专注的气场,却让他感到了一丝新奇。

足足十分钟后,叶凡才合上文件,抬起头。

“李县长,我不是农业专家,只能从一个医生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但说无妨。”李建国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份报告,像一份写得不够严谨的病历。”叶凡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李建国秘书小王的眼皮跳了一下。

“哦?怎么说?”李建国来了兴趣。

“病历上写,病人‘浑身无力,食欲不振’,也就是报告里说的‘土壤贫瘠,作物长势不佳’。但病因是什么?是营养不良,还是内脏有病变?报告里只提到了要‘加强营养’,也就是加大化肥和农药投入,这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叶凡的语速不快,但逻辑清晰得像手术刀划开的创口,精准而锐利。

“比如,报告里提到土壤改良,方案是引进市农科院推荐的复合肥。但黑石沟村的土壤是什么成分?酸碱度多少?缺乏哪种微量元素?适合种植什么作物?这些最基本的‘血常规’和‘CT’检查,报告里全都没有。”

他顿了顿,拿起那份文件,翻到病虫害防治那一页:“还有这里,说要引进最新的广谱杀虫剂。这就像一个病人有点咳嗽,就直接上最高级的抗生素,不管他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万一杀死了害虫,也把土壤里有益的微生物和授粉的益虫全干掉了怎么办?这叫‘菌群失调’,土地的免疫系统会彻底崩溃。”

李建国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变得异常明亮。

他听出来了,叶凡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他从未听过但又无可辩驳的逻辑,在解剖他的项目。

“那依叶凡同志看,应该怎么办?”

“先诊断,后治疗。”叶凡说,“我需要去现场看看,取一些土壤和水源的样本做化验。我还需要和当地的农技员、老乡们聊聊,了解这块地的‘既往病史’。只有拿到了第一手的、精确的诊断依据,我们才能开出最对症的‘药方’。”

他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而是提出了一个诊断流程。

李建国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声中带着一种发现珍宝的欣赏。

“好!好一个‘先诊断,后治疗’!”他站起身,走到叶凡面前,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赞许,“叶凡同志,你让我开了眼界!小王,你马上安排,明天陪叶局长去示范园,全力配合叶局长的工作!他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是,县长!”秘书小王连忙应道,看向叶凡的眼神,已经从审视变成了敬佩。

叶凡知道,这场面试,他通过了。

他不仅递上了自己的“投名状”,更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赢得了这位老成持重的县长的尊重。

……

第二天,叶凡婉拒了县里派的车,自己开着那辆半旧的桑塔纳,载着秘书小王,来到了位于城郊的“青川生态农业示范园”。

示范园规模不小,但田里的景象却让人提不起精神。

蔬菜大棚里的番茄苗,叶片发黄,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青涩的果子。

露天的玉米地里,玉米秆长得高矮不一,像营养不良的孩子。

几位县农业局派来的技术员和当地的农民,正围在一起唉声叹气。

“叶局长,您来了。”小王介绍道。

为首的一个戴着草帽、皮肤黝黑的老技术员,姓刘,上下打量了叶凡一番,眼神里带着几分不信任:“叶局长,听说您是医生?这地里的活儿,跟人身上可不一样。”

叶凡笑了笑,没反驳。

他蹲下身,捻起一撮泥土,在指尖搓了搓,又闻了闻。

“刘工,我问一下,这片地,去年种的是什么?”

“去年是西瓜。”刘技术员回答。

“前年呢?是不是花生?”

刘技术员愣住了:“您……您怎么知道?”

“这土壤里有股淡淡的腥味,而且土质板结,是典型的重茬连作导致的土壤病。”叶凡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人不能总吃一样东西,地也一样。连作西瓜,会加剧枯萎病的发生;连作花生,会让根腐病加重。你们年年这么种,又不进行深耕和轮作,这地早就‘生病’了。”

他又走到蔫头耷脑的玉米地边,指着一片玉米叶上不规则的黄白条纹:“你们看,这不是虫害,也不是肥烧的。这是缺锌。如果叶片中脉发白,那就是缺铁。病症不一样,用药就不能一样。”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几个技术员和老农面面相觑,眼神从怀疑变成了震惊。

这些知识,他们有些也懂,但从未有人像叶凡这样,三言两语,就说得如此清晰透彻,一针见血。

那位刘技术员,更是老脸一红,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叶局长,您真是神了!我们之前也觉得不对劲,就是找不到根子!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别急,我先取点样。”

叶凡从车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采样箱,像在手术室里准备器械一样,一丝不苟地在不同地块取了土壤和水源样本,仔细标记。

整个下午,他几乎把整个示范园走了个遍,问得比看得多,记得比说得多。

秘书小王跟在后面,看着叶凡专注的背影,心里暗暗感叹:这位叶局长,哪里是在看地,分明是在给一片土地做一次最全面的专家会诊。

傍晚,返回县城的路上,叶凡的手机震动起来,是苏沐秋。

“喂,叶大局长,听说你今天下地体验生活去了?身上没沾泥巴吧?”电话那头,传来苏沐秋带着笑意的声音。

“差不多,刚给一个大块头的‘病人’做完体检。”叶凡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心情也放松下来。

“贫嘴。”苏沐秋轻哼一声,“体检结果怎么样?病人还有救吗?”

“病得不轻,但病因找到了,不是绝症。”叶凡笑了笑,“主要是‘营养不良’加‘内分泌失调’,长期‘生活习惯’也不好。”

电话那头的苏沐秋被他这比喻逗得咯咯直笑,像一串银铃。

笑完,她才压低声音说:“你小心点,我听说张书记今天下午,把农业局的局长叫去办公室,谈了很久。李县长的这个项目,可是动了不少人眼红的蛋糕。”

“意料之中。”叶凡的眼神平静下来,“沐秋,帮我查查,之前给这个示范园提供种苗和化肥的供应商,都是什么来头。”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苏沐秋干脆地答应了,“对了,你答应我的那顿水煮鱼,什么时候兑现?别等你的‘病人’出院了,主治医生倒先忘了。”

“忘不了。”叶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等我开完这张‘药方’,就给你做。保证鱼肉鲜活,麻辣够味。”

“那说定了,我等着我们青川县首席‘跨界农艺师’的大餐!”

挂了电话,叶凡嘴角的笑意还未散去。

他知道,苏沐秋不仅是他的战友,更是他在这条路上,一抹最温暖的亮色。

他转头看向窗外,夜幕正在降临。

李建国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他,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治好这片土地的“病”,更是要通过这张“药方”,在青川县这盘复杂的棋局上,落下一个至关重要的子。

回到宿舍,叶凡将采集的样本一一摆开,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白天的记录和数据。

他合上笔记本时,一份详尽的“诊断报告”已经成型。

报告的标题,他思索了片刻,写下了八个字:

《关于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病理分析与治疗建议》。

这不是一份农业报告,这是一份即将改变青川县权力格局的手术方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61/237627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