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书记设宴,绵里藏针!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叶凡的办公桌上投下几道斑驳的光影。
他昨晚睡得并不安稳,脑子里反复推演着即将到来的会面。
县委书记张海涛,青川县名副其实的一号人物,他的办公室,在县委大院里被称为“天子脚下”。
李建国的秘书小王,一早就打来了电话,语气比平时更郑重了几分:“叶副组长,李县长让我转告您,放平心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
叶凡明白,这是李建国在给他吃定心丸,也是在提醒他,此行不是孤军奋战。
“谢谢王哥,我明白。”
挂了电话,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
不是西装革履,依旧是那身干净利落的白衬衫和深色长裤,这身打扮让他看起来更像个学者,而非官员。
八点五十分,叶凡准时出现在县委书记办公室门口。
张海涛的秘书,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精干的年轻人,客气地将他引了进去。
办公室很大,迎面是一面墙的巨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类精装书籍和文件汇编。
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青川县规划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彰显着主人的雄心。
张海涛正站在规划图前,背着手,身形高大,仅仅一个背影,就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来了?坐。”张海涛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公式化的微笑,指了指待客区的沙发。
叶凡注意到,农业局局长钱大勇,正襟危坐地坐在沙发的另一头。
他看到叶凡,眼神里闪过一丝怨毒,但很快又低下头,像个等待老师训话的小学生。
这阵仗,果然是三堂会审。
“叶凡同志,你的报告,我看了。”张海涛亲自给叶凡倒了杯茶,动作不紧不慢,“写得很好,思路清奇,角度新颖。我们青川县,就需要你这样有知识、有想法的年轻干部。”
开场就是一顶高帽,叶凡端起茶杯,轻声道:“谢谢张书记夸奖,我只是从专业角度,提了点不成熟的看法。”
“诶,不要谦虚嘛。”张海涛摆了摆手,在主位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压迫感十足,“你一个医学专家,能把农业问题看得这么透彻,不简单。李县长跟我提过好几次,说你是个人才,要重点培养。”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长辈式的语重心长:“不过,小叶啊,你还年轻,看问题,有时候容易只看技术,忽略了全局。”
叶凡心中一凛,知道戏肉来了。
张海涛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你那个方案,从技术上、从预算上看,确实很漂亮。但是,同志啊,我们搞工作,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
他放下茶杯,看向一旁的钱大勇:“大勇同志,你来说说,原来的方案,是怎么考虑的?”
钱大勇像是得了圣旨,立刻坐直了身体,清了清嗓子:“张书记,叶副组长,是这样的。我们原来的方案,之所以选择跟市农科院合作,采购他们推荐的设备和产品,主要是考虑到,农科院的专家,代表着全市最权威的技术方向。我们青川县的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市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这笔钱,表面上看是采购费,实际上,也是我们对上级技术部门的一种‘投资’,是为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他越说越顺,仿佛又找回了在常务会前的那份自信:“叶副组长的方案,用生物防治代替高效农药,用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听起来是省钱了。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到时候,市里的专家两手一摊,说我们不听劝告,这个责任谁来负?我们这是把未来的路,给走窄了啊!”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把“利益输送”包装成了“搞好关系”,把“铺张浪费”美化成了“长远投资”。
张海涛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叶凡:“小叶,听到了吗?大勇同志考虑问题,就很全面。我们做事情,不能因为省几个钱,就伤了和气,断了人脉。你和李县长,都是纯粹的实干家,这一点很好,但有时候,也要学着灵活一些。”
这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无缝。
帽子扣下来,如果叶凡再坚持,那就是“不懂政治”、“破坏团结”、“眼光短浅”。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叶凡却笑了。
他放下茶杯,看着张海涛,眼神清澈而坦然:“张书记,钱局长,我还是想从我医生的老本行,来打个比方。”
“一个病人来了,得了重感冒。我作为医生,给他开了三天的感冒药和消炎药,一共五十块钱,告诉他多喝水多休息,病就好了。这是我的方案。”
“而另一位专家说,不行,这个病人身份特殊,我们不能只看病,还要考虑他背后的人脉资源。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用上最好的进口抗生素,再配上人参、鹿茸吊着,一天花五千,住最好的VIP病房。这样,病人高兴了,他身后的资源也就向我们倾斜了。这是钱局长的方案。”
这个比喻,尖锐又形象,让钱大勇的胖脸瞬间涨成了酱紫色。
张海涛的眼角也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叶凡没有停,继续说道:“张书记,您说要算政治账。我觉得,最大的政治,就是老百姓的口碑,是县财政的健康。我们花一百万,办成了两百万的事,老百姓会念我们的好,上级领导会肯定我们的能力,这才是最优质、最牢固的‘人脉’和‘政治资本’。”
“反之,如果我们花了两百万,只办了一百万的事,甚至事情还没办成,只是为了所谓的‘搞好关系’。那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纪委的同志会怎么看我们?这笔政治账,我们真的算得清楚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响。
他没有反驳张海涛的“政治账”理论,而是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最大的政治账”。
张海涛深深地看着叶凡,眼神里第一次没有了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视,一种像是猎鹰发现了对手的锐利。
他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这半分钟里,钱大勇如坐针毡,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的衬衫。
他感觉自己不是坐在沙发上,而是坐在手术台上,被叶凡用无形的刀,一刀一刀地解剖。
“呵呵……”张海涛忽然笑了起来,打破了沉寂,“有意思,真有意思。看来我们青川县,真是来了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啊。”
他站起身,重新走到那幅巨大的规划图前,背对着叶凡和钱大勇。
“既然县政府已经定了,我这个当书记的,自然要支持。”他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我等着看你的成果。”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不过,丑话说在前面。示范园项目,是县里的重点工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出了任何纰漏,影响了全县的发展大局,到时候,可就不是写一份报告那么简单了。”
威胁,毫不掩饰的威胁。
叶凡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不卑不亢地回答:“请张书记放心,我既然敢立军令状,就有信心打赢这一仗。”
“好,我拭目以待。”
……
从县委书记办公室出来,走廊里的风一吹,叶凡才感觉到,自己的后背也起了一层薄汗。
钱大勇跟在后面出来,经过叶凡身边时,脚步停顿了一下,压低了声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小子,你别得意得太早!”
叶凡没理他,径直走向楼梯口。
他知道,今天的鸿门宴,他虽然没输,但也谈不上赢。
他只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但张海涛的警告,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他的头顶。
他必须成功,而且要大获成功,才能将这柄剑彻底击碎。
回到项目组办公室,所有人都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关切。
“叶副组长,怎么样?”小王紧张地问。
叶凡环视一圈,看着大家期待又担忧的眼神,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没事,张书记对我们的方案很支持,让我们甩开膀子加油干。”
办公室里,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叶凡心里却一片澄明。
他走到窗边,掏出手机,给苏沐秋发了条信息。
“宴席散了,菜很硬,茶很苦。”
很快,苏沐秋回复过来,只有一个字,和一个表情符号。
“牛!”
后面跟着一个“奋斗”的表情。
叶凡笑了,心中的压力,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他看向窗外,那片位于城郊的土地,正在静静地等待着。
张海涛给了他舞台,也给了他枷锁。
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舞台上,戴着枷锁,跳出一支最惊艳的舞蹈。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农业局办公室的号码。
“喂,我叶凡。通知吴兵科长,半小时后,项目组全体成员,在示范园门口集合。我们的‘手术’,现在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61/237627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