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已决,臣必从
一股巨大的屈辱与愤怒冲垮了盛庸的理智。
他张开嘴,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这个阴险的逆贼。
可朱棣根本不给他开口说话的机会,对着身边的侍卫一挥手,直接就捂住了他的嘴巴。
他想要用牙去咬,可问题是哪怕他把侍卫的手掌咬的鲜血横流,但对方根本就不松手。
随着一名侍从端着托盘上前,盘中是崭新的平南将军印信。
朱棣拿起印信,作势要塞入他手中。
盛庸的手死死攥成拳头,指甲深陷掌心,渗出鲜血。
朱棣也不强迫,他将印信交给盛庸身侧的亲卫。
“替平南将军收好。再为将军备好营帐,好生伺候,不得有误!”
“我不是平南将军!我不是!”
盛庸的嘶吼,在数万人的注视下,显得如此可笑。
两名亲卫上前,名为护送,实为架起。
盛庸被强行带离高台,那枚刺眼的印信,就由亲卫捧着,跟在他身后。
远处的帅帐门口,江澈静静看着这一幕。
当盛庸屈辱的身影消失,他才缓缓转身离开。
暗卫司的临时驻地,依旧是城内一处毫不起眼的院落。
这里没有燕王大营的喧嚣,只有压抑的寂静。
周悍,章武,于青,这三位大队长已经等会多时。
江澈推门而入,所有人立刻起身,目光齐刷刷投向他。
“开始。”
江澈只说了两个字。
整个院落瞬间活了过来。
一名负责文书的暗卫立刻呈上几份卷宗。
上面的内容,正是针对盛庸投降一事,精心编造的不同版本。
第一份,是给南军底层士卒看的。
第二份,是给南军中下级军官和地方官员看的。
第三份,最为致命,是直接送往南京朝廷的。
这一份,不谈阴谋,只谈事实。
江澈逐一审阅,确认无误。
“附上证词。”
他补充道:“找几个识字的降卒,按上手印,伪造成燕军将领酒后失言,被我方探子窃听。”
“是!”
“将所有情报,分三批,以不同渠道送出。”
命令一下,所有暗卫迅速消失在院落中。
消息像瘟疫一样开始蔓延。
最先听到风声的,是驻扎在德州的南军残部。
一个从北方逃来的难民,在粥棚里失声痛哭,咒骂盛庸卖主求荣,害死了他的弟兄。
很快,一家酒馆里,两个行商的对话,被邻桌的军官听了去。
他们谈论着北平的见闻,绘声绘色地描述盛庸如何被封为平南将军,如何与燕王把酒言欢。
几天后,一份绝密情报,通过一个潜伏在南军多年的细作。
辗转送到了济南守将铁铉的案头。
而那份写满了封赏的清单,则被一名伪装成信使的暗卫意外遗失在驿站。
被驿丞发现后,不敢隐瞒,层层上报。
最终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师南京飞驰而去。
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相。
当无数个版本的故事,从不同的方向汇聚而来。
它们互相印证,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逻辑闭环。
盛庸,百口莫辩。
南京城,疑云密布。
南京,奉天殿。
数百名文武官员垂首而立,连呼吸都刻意压制。
殿中,只有一名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回荡。
他一字一顿,念着那份从北方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绝密文书”。
那上面,是燕王朱棣对盛庸及其麾下一众降将的封赏清单。
平南将军盛庸,赐金千两,宝马一匹,北平府宅邸一座。
副将吴杰,封讨逆校尉,赏银五百,美人两名。
都指挥佥事……
每一个名字,每一项封赏,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建文帝朱允炆的心上。
他年轻的脸庞因愤怒而扭曲。
太监念完最后一个字,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陛下!”
吏部尚书黄子澄第一个出列,声色俱厉。
“盛庸叛国,铁证如山!此獠身受国恩,不思报效,竟与燕逆私下媾和,罪不容诛!”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眼神却不着痕跡地扫过几位军中宿将。
“臣以为,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正可借此雷霆手段,严惩叛将,肃清军中骄横之气,令三军将士明白,何为君!何为臣!”
黄子澄的话已经拨到了朱允炆最敏感的神经。
他最怕的,就是控制不住那些手握重兵的骄兵悍将。
“陛下,万万不可!”
兵部尚书齐泰出班,躬身道:“盛庸将军乃国之柱石,忠心耿耿。这份名单来得蹊跷,恐是燕逆反间之计,意在动摇我军心。恳请陛下明察,先派人核实真伪,再做定夺!”
“核实?怎么核实!”
黄子澄立刻反驳,唾沫横飞。
“难道要派人去北平问燕逆不成?还是去问那个已经投敌的盛庸?齐大人,此时此刻,妇人之仁只会误国误君!”
“你!”齐泰气得脸色涨红。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耳边是两派臣子激烈的争吵。
他的脑子里,却反复回响着那份清单。
太详细了,详细到让他无法怀疑。
再联想到这几日从各路汇集而来的密报、传闻……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果。
盛庸,真的反了。
一种被最信任之人背叛的屈辱和愤怒,淹没了他的理智。
他感觉满朝文武,似乎都在用看笑话的眼神看着他。
“够了!”
朱允炆猛地一拍龙椅,咆哮声在大殿中回响。
群臣噤若寒蝉。
他霍然起身,死死盯着殿下的齐泰,眼神冰冷如刀。
“齐尚书是觉得,朕连真假都分不清吗?”
齐泰浑身一颤,立刻跪伏于地,“臣不敢!”
朱允炆不再看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传朕旨意!”
“其一,命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即刻捉拿盛庸在京所有家眷,全部打入诏狱!给朕严加审问!务必撬开他们的嘴,问出所有同党!”
“其二,拟旨,火速发往济南前线!昭告全军,革除盛庸所有官职,斥其为叛国逆贼,天下共讨之!”
两道旨意,如两道催命符,毫无转圜余地。
黄子澄眼中闪过一丝得计的精光,随即深深垂下头。
齐泰等人面如死灰,瘫跪在地,却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君已决,臣必从。
哪怕,君王要自毁长城。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15/235602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