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78抢手人才徐永生(第八更!)
第82章 78.抢手人才徐永生(第八更!)
当然,浩然刀和破阵刀的事不急于一时,徐永生还要置办兵器。
大乾皇朝风气尚武开放不假,但也不是任何事都完全不管。
民间找刀剑枪棍甚至弓矢不难,可是铠甲、强弩以及陌刀等大型长兵器重兵器就不那么好找了。
在听罗毅、林成煊再多介绍一些相关情况后,徐永生将自己七品阶段仁、义、礼的修行次序也一起定下。
首先是第三枚“仁”之玉璧,不仅是因为“仁”之玉璧攒多了利于另外两相的修行可以更快,同样也因为成儒家武者第三次“仁”的相关历练比较费时间:
要求儒家武者积累完满,成就第三枚“仁”之玉璧后,需开办义塾,也就是开办私塾但不收取分文,为过半蒙童授课满一年时间,辑录《稚子问》百条。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比较费时的历练。
相关儒家历练各有玄机,倒不是随着层数增多,便越来越费时。
例如第一方“信”之印章的历练需要为别人守密一年,但第二方“信”之印章的历练就只需要依承诺在邻里离开后代其守门户三日无可失就行。
论时间后者无疑比前者短得多,但却不好说是更加简单。
毕竟,代人守门,便可能面对别人闯门的可能,挡不挡得住是件很难讲的事……
不过回到徐永生眼下情况,第三层“仁”的历练肯定比第一层“礼”和第二层“义”消耗时间。
哪怕第一组“礼”之编钟的历练正好是要求主持一场完整十个以上稚童拜师礼无疏漏,依礼而行。
虽说一个是十人一个是百人,但双方正好连在一起,先给稚童开蒙,再给蒙童授课。
而对徐永生来说,早就有辅助第一层“礼”修炼的紫铜爵,再有三枚“仁”之玉璧,很快便可以修成第一组“礼”之编钟。
主持相关开蒙礼,则可以拜托学宫,预先进行组织安排。
有一说一,上百蒙童也不是那么随便就好找的。
对很多人来说,相较于一年授课时间,凑人头才是大难点。
这样一来,次序也就很明显了。
第三枚“仁”之玉璧后,是第一组“礼”之编钟,最后第二把“义”之古剑。
有学宫帮忙安排,于徐永生而言自然是省了大力气,因此他将自己的安排如实相告。
“先修持第三枚‘仁’之玉璧的话……”罗毅听后,微微点头,当即提笔写了张条子,交给徐永生和林成煊。
“谢过司业。”徐永生看了下,乃是特批从典簿厅调取一种名为襄德玉的宝物供他使用。
入学宫一年,平日里典籍厅书阁中的书看了不少,徐永生现在很多事都有数了。
例如,辅助儒家武者加速积累温养五常之仁的宝物,绝大部分都以玉为名。
辅助修炼第一层“仁”的草青玉,辅助修炼第二层“仁”的瑞年玉,也包括现在辅助第三层“仁”的襄德玉。
而类似银红血之类多半与各种奇金有关的灵物,则是辅助加速积累温养五常之义。
儒家修行相关多年积累下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也同样因为多年消耗,所以很多东西日渐稀少,尤其是民间难得一见。
东都学宫这里倒是有不少积累,是个标准的大户。
有关神秘书册内容,以及三尖两刃刀兵神兵图带来的文武双全战斗力增幅,徐永生尽量保守秘密,而对于自身修为进步速度,他没有跟罗毅、林成煊、王阐他们隐瞒,学宫待遇和资源正是原因之一,同神秘书册的谛听图配合,互相促进,一步快之后好争取步步快。
从学宫得到襄德玉后,徐永生继续专心修炼。
临近年考前,他当面见到新的太学博士燕德。
见面地点干脆就在罗毅办公的房内。
“难得俊杰啊。”燕德笑容满面,先褒奖徐永生一番:“太学里毫无疑问的尖子,只有国子学那边才有少数可相提并论者。”
他转而望向罗毅:“司业,规章宜立不宜废,这个麒麟儿你可一定要留给我们太学,至少一年,不能现在就拔到国子学去!”
他又转头看向徐永生,笑道:“当然,怎么都不会耽搁你修行,私底下咱们破例无妨。”
罗毅手掌摩挲桌上玉镇纸:“玉璋兄把正反话都说完了,让我还说什么好?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有一言。”
燕德燕玉璋转头看过来:“哦?”
罗毅冲着博士厅林成煊公房的方向点了点:“四门学的温明兄教导下,此子可以跳过太学直升国子学。
如今入了玉璋兄的太学,同是一年时间,玉璋兄能不能让他索性明年出师毕业,连升国子学都直接免了?”
“燕某自然是要感谢四门学那边林兄先打磨好这块璞玉,不过司业这是在激将?”
燕德燕玉璋笑道:“听你之前提过,他要修第三枚‘仁’之玉璧了,修成之后相关历练就也要一年时间……”
罗毅眨眨眼:“真要是相差不远,明年年初再宽限你几个月又如何?”
听了罗毅的话,燕德笑得颇为豪迈:“就算司业没有此说,燕某也绝不会耽误了这块璞玉,但既然司业有此形制,那大家一起凑个趣又何妨呢?”
罗毅微笑着连连点头。
罗毅和燕德交谈之际,徐永生立在一旁安静不语,仿佛二人交谈的对象不是他。
二人谈话结束后,从罗毅那边出来,徐永生跟着太学博士燕德前往其公房。
燕德问了徐永生几个问题后,满意点头:“四门学林兄给你打的基础相当好,你这几日继续按照他的教材修行,我接下来会根据你的情况,再比照国子学那边专门给你制定一套方略。”
徐永生应道:“是,博士。”
然后他告辞离开燕德的公房。
燕德看着被徐永生顺手带上的房门,没有挪开视线,面上露出饶有兴趣的神情:
“上乘,还是入圣?”
徐永生如往常一般,回到自己的学舍住处。
生活习惯和修行步调如往日一般,不受任何影响。
很快,年考来临。
不过,这项决定不少学生前途的考试,对如今的徐永生而言就是走个过场。
即将步入自己第二个学年的徐永生,参考修为境界,九年制学宫,他大约处在“七年级”甚至“八年级”的位置上……
但对一些老生来说,则是噩梦般的难关。
尤其是往年成绩便不佳的,连续年考不过,便将被退学。
这一点,即便是对各家名门子弟,也卡得非常严格。
“都通过了,还好。”刘德长松一口气。
学宫在武夫三骨堂和儒家三才阁这方面的进度要求是一样的。
一年内,至少要积蓄温养一堂或一阁完满。
只不过武夫三学的学制是六年,允许学生八品就毕业。
刘德在这方面倒无任何忧虑,他去年秋天时,便已经在自己腰椎骨堂里成功养成一面正气盾。
如今也成功练成武夫绝学千钧诀,在方才的年考中得了不错的成绩。
“你练武并非没有天赋,修炼器学传授,专门用于冶炼的武学,也上手很快。”徐永生鼓励刘德。
刘德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别人夸我,我还能厚着脸皮认下,二哥你不管是练武还是锻造,都比我强太多了,只是你读书养浩然气成就更高。”
徐永生言道:“想必你们器学的博士和助教、直讲他们,都告诫过你们,武夫五相五气修行,多少都有些隐患和弊端,需要武者自己细细把握。”
刘德连连点头:“是,我知道,所以才从正气开始着手修炼,虽然讲师也提过,修持正气同样有可能令人偏执顽固的弊端,但相比较之下,乃是五相五气中最不容易走火入魔的一相,而且正气积蓄深厚的话,还可以抑制其他几相可能存在的隐患。”
徐永生颔首:“其实所有事都是有利有弊,越是如此,越要自己善加把握,磨砺心志。
儒家修行不易走火入魔,但代价除了正面战斗力逊色于纯粹武夫,还有远比武夫繁琐的各种历练、典仪,结合起来就可能修为进步速度不如武夫。”
刘德看看自己身上相对收紧,劲装风格的青衣,再看看徐永生一袭潇洒青衿,目光中还是流露出羡慕之色。
这次年考对徐永生来说是走过场,但对部分人来讲重要性仅次于早先入学试。
尤其四年前,盛景六年那次入学的老生来说,这是最后机会,如果能修成七品,那就有从四门学升入太学的机会。
而这往往也意味着,他们的灵性天赋层次非比寻常。
如此的基础上,再加上入太学后,能接触更高深武学与典籍,便可能打开更进一步的向上之路。
这其中也不光是只有出身市井、田间的百姓子弟。
因为父母背景能直接入国子学、太学者有名额限制,所以也有少数权贵子弟先入四门学就读,然后再等升学机会。
但今年东都学宫四门学升太学,唯有徐永生独占鳌头,因为就他一个入学仅一年便臻至七品的四门学新生。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405/111110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