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南下
周蓉离婚后,由于她平时还要忙着学业,便把女儿月月送到父母家照顾,自此,周蓉开始了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便回父母家的生活。
周志刚和李素华对于周蓉离婚这件事,倒是能够坦然接受,而且内心还隐隐有几分庆幸。
他们老两口对冯化成与周蓉的这段婚姻,自始至终都不太满意,对冯化成这个人,更是喜欢不起来。
当初冯化成被平反回到春城,这么长时间,却从来没有在周家露过面,姿态也摆得极高,还是他们老两口上门儿去看了外孙女儿,这让周志刚和李素华心里很是不舒服。
如今闺女和冯化成离了婚,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若不是还顾及着月月的感受,这老两口估计早就放鞭炮庆祝一番了。
周秉昆对于周蓉离婚的事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又不住在一起,爱咋咋地。
他敏锐地察觉到,今年的环境明显转好,政策愈发宽松,不仅允许一些小商贩私下经营,就连出行坐火车都不再需要开具那些繁琐的证明。
周秉昆觉得时机到了,趁着假期,他拉上孙赶超,踏上了前往南方的旅程,目的地便是羊城和深市这些离香港近的地方。
孙赶超这小子自打初中的时候,暑假跟着他一起卖冰棍开始,就对卖东西赚钱这事儿“中毒”颇深。
之后更是一直琢磨着赚钱的门道,他不想仅仅局限于在厂子里当个正式工,每个月拿着那点固定的工资。
他坚信,只要肯动脑筋,总能找到致富的门路,所以经常私下里琢磨,如何倒腾各种东西来赚钱,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他也确实靠“换东西”赚了不少钱,大大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要不然他得晚几年才能娶到媳妇儿。
所以,当周秉昆招呼他一起去南方进货做生意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屁颠屁颠地就跟着周秉昆走了。
周秉昆和孙赶超一路辗转,终于抵达了羊城。
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热闹与繁华气息,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周秉昆向人打听了当地最大的批发市场,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带着孙赶超出门了。
看着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仅有传统的手工艺品,还有许多从香港传来的新奇玩意儿。
小贩们操着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热情地招揽着顾客。
街边的摊位上,各种电子设备、彩色的塑料玩具、还有款式各异的服装让人看花了眼。
周秉昆转了一圈,了解了一下行情和物价,经过一番对比,最终两人来到一家批发店,店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正是他们想要寻找的。
周秉昆径直走向摆放机械表的柜台,拿起一块表仔细端详。
表盘设计简洁大方,指针走动时发出清脆而规律的“滴答”声,表带材质柔软又有质感。
他心里暗暗点头,觉得这表品质不错。
“老板,这表怎么批?”
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上下打量了周秉昆一眼,伸出五根手指,“十块一只,量大从优。”
周秉昆不动声色地放下表,摇摇头说:“老板,你这价格可不实在啊,你看能不能便宜点。”
老板皱了皱眉头,面露难色,“哎呀,兄弟,我这表质量你也看到了,都是好货,十块已经很便宜了,我这也是小本生意…”
周秉昆拿起表,指着表盘上一个细微的划痕,说道:“老板,你看这还有点瑕疵呢,而且我们这大老远跑来,以后说不定还是长期合作,你就再让让价。”
老板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说:“行吧,看你也是诚心想拿货,八块,不能再低了,这已经是成本价了。”
周秉昆毫不犹豫地摇摇头,干脆利落地伸出五根手指,坚定地说:“5块。”
“什么?哪有你这么还价的?兄弟你这砍价也太狠了,这样我根本不赚钱呀,再加点再加点…”
周秉昆不慌不忙,笑着说道:“老板,做生意讲究个薄利多销,你要是不给我这个价,我可就得去别家看看了。”
“行吧行吧,5块就5块,算我倒霉,遇到你这么会砍价的,你要多少?”老板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周秉昆和孙赶超坚定的样子,知道再僵持下去也没什么结果,终于松了口,5块钱他也能赚点儿。
周秉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200只。”
孙赶超见状,也说道:“老板,给我来50只。”
老板点点头,开始给两人备货。
随后,两人又进购了一些墨镜和收音机。
孙赶超看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兴奋得两眼放光。
周秉昆则有条不紊地将货物分类,找了几个大袋子,把这些机械表、墨镜和收音机一一装了进去。
其实周秉昆本来可以自己一个人来进货的,毕竟他有空间,可以将货物直接收到空间里,之所以带上孙赶超,主要是考虑到孙赶超他老丈人家有在百货大楼有关系,孙赶超他舅兄是百货大楼的采购员。
他想通过孙赶超舅兄的关系,和百货店达成合作,直接把东西卖给百货店,虽然赚得可能比零售少点,但能省不少功夫啊。
毕竟他平时还得上班,要是自己去出售这些货,那得到啥时候才能卖完啊,找人卖的话,他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可靠的。
孙赶超听了周秉昆的想法后,也十分支持。
毕竟,兄弟都愿意带着他一起赚钱了,他全程跟在后边,现在,也该是他出力的时候了。
孙赶超赶忙找到自己小舅子,把周秉昆的提议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孙赶超小舅子本就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一听这事儿,尤其是看过样品之后,觉得大有可为。
“这事应该可以,不过,咱要想顺利和百货店合作,得给领导们意思意思…”
就这样,在让出一部分利益用于打点关系后,合作很快达成。
他们这批从南方进的货,在北方城市十分罕见,一上架,立刻受到了热捧。
机械表精致的工艺、墨镜时尚的造型,还有收音机的小巧便携,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大家纷纷抢购,销售情况异常火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货物便销售殆尽。
除去成本、打点关系的费用,周秉昆净赚了4000多块钱,孙赶超也跟着赚了1000多块钱。
就这样,两人的生意顺顺利利地走上了正轨。
之前进货时,他特意留了那家老板的联系方式,如果后续要补货,直接联系老板让人发货过来,既方便又快捷。
他在南方进货时就留意到,不少档口,只要是要货量大的,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与他们合作的那家店铺,他考察过了,信誉不错。
每个月,郑娟都会收到周秉昆递过来的一沓钱。
起初,郑娟着实被这这一打毛票吓了一跳,她从来没见过做生意这么赚钱的,每次收钱都提心吊胆的。
然而,随着周秉昆的生意持续做大做强,郑娟现在收钱时已经能够面不改色的接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87/236986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