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七零神医辣媳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指日可待的三转一响

第三百八十六章 指日可待的三转一响


大家的认养工作结束后,呈雪露和李队长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当然,李国柱也自觉参与了进来。

“……现在大家认养了一千五百六十株,也就是三亩多地,那咱们是开三亩还是开四亩啊?”

李队长有点头疼这个数字。

开三亩的话,乡亲们认养的天麻可能不够种,开四亩的话,多出来的部分怎么办?谁来认养?

呈雪露早就想好了,现在手里有钱,她完全可以大胆一点。

“那咱们就开十亩地,我包下来,后面如果有村民想追加,我就把我的份额让出来。让大家都有个进退的余地。”

呈雪露如此豪爽,能为乡亲们着想,李队长没想到。

“哎呀小呈,你能这么想,可太好了,我替乡亲们感谢你!看来,咱们村致富有望啊!”

李队长太高兴了。

他仿佛已经能够看到乡亲们家家户户盖新房、争相购买三转一响的景象了。

“李队长,您可别这么说,要不是你给我的支持,我种天麻的事情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现在能带着大家一起赚钱,我再高兴不过了。”

呈雪露真的很高兴,河湾村这个又偏僻又贫穷的村子,背靠着一块宝地却过着苦日子,真的说不过去。

再加上现在政策大转向,这可是河湾村的大好时机。

“你别说咱们村了,最近兴隆山脉其他几个村的领导也来找我问咱们种药的事,正好,我把你之前说的,要一起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事跟他们说了,他们都很支持。”

李队长早就想跟呈雪露说这事,只是前几天太忙,没顾得上。

兴隆山脉沿线的村子不多,加上河湾村,也就七个,薛家庄也是其中一个。

薛家庄自不用说,薛队长打第一次听说呈雪露种药的事情,就很感兴趣。

今年年初的时候,薛队长就来河湾村看过一回,对呈雪露种植天麻的事情佩服的很,也羡慕的很。

薛队长跟呈雪露约好了,今年秋天,他亲自带头,在薛家庄也开辟一块田来,种点药材。

呈雪露答应他到时候给予一定指导,建议他们最好根据薛家庄的地理条件,种植更适合薛家庄当地情况的药材。

“那太好了,这件事情做起来可不容易,咱们自己不可能完成的,有了大家的加入,兴隆山脉的药材资源才有可能得到保护。”

呈雪露很欣慰,看来大家的觉悟还是很高的。

李队长点点头,

“对,但是,还是需要上面的政策,上面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光是咱们在这忙活,还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到时候有人进山来采药,我们虽然可以阻拦,但是论起来,好像也没有能说服人的理由。”

其他几个村的领导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管得了自己的村子,管不了兴隆山脉。

他们自己是可以做到保护山里的药材资源,不乱挖乱采,但外面的人来了怎么说呢?

那么大一片山脉,你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村里又有多少人力能去做这件事呢?

村民们都是要吃饭的,放着自己家的田不种,钱不赚,有多少人愿意跑去山里做护林员?

所以,保护野生药材资源,这件事说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太难了。

他们终究还是得寻求上面的关注。

可通常说来,只要一个问题没有大到引起上面关注,就不会有相应的政策下来。

政策永远都是慢一步的。

呈雪露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

现在是一九八零年,按呈雪露上辈子的印象,“兴隆山脉是座被低估的宝库”这条信息,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已经是一九九几年。

也就是说,直到一九九几年到时候,大家才真正意识到兴隆山脉的重要性。

可那个时候,兴隆山脉的野生药材资源已经被破坏的比较严重了,很多珍稀药材已经濒临灭绝。

而且在这条消息发出之后,兴隆山脉真正被保护起来,已经是两千年之后了。

那个时候,可想而知,很多珍稀药材已经悄然从兴隆山脉消失,一去不复返了。

呈雪露上辈子做药材研究,最痛心的就是这件事。

她时常想,如果兴隆山脉当初被保护的好,早早得到上面的关注,他们的药材研究进展就不会那么缓慢,就不会有那么多患者等不到他们的药。

因此,这辈子,她说什么也要保护好兴隆山脉的药材资源。

即便这件事很难很难。

“没关系的,第一步已经很好了,大家能够达成一致,就已经很难得了,接下来,我会想办法的。”

尽管呈雪露目前并没有任何办法,但她有信心,也有决心。

……

十亩地的开荒工作轰轰烈烈展开了。

乡亲们挥舞着锄头和铁锹,浑身充满了干劲。

尽管每个人的工钱,都是按天结算的,但没有一个人偷懒。

大家知道,脚下这片荒地,才真正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过好日子的希望,是他们下一代的希望。

李村长也跟着大家伙一起下去开田,浑身都是劲。

李队长如今其实已经不是李队长,而是李村长。不过大家都习惯了,还是叫他李队长。

自村里实行分产到户之后,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家又在一起劳动了。

李队长心里真高兴,不禁唱起了山歌。

河湾村的村民,好嗓子多,听到有人带头,大家一唱一和,热闹极了。

李队长心里感慨,这还是大家分田之后,第一次这么热闹呢。

周大伯虽然干不了什么活,但也坐不住,到荒地想着看看情况,到了之后,被大家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感动了。

过好日子,发家致富,这是老百姓们最朴实的愿望。

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不过是想吃的好一点,穿的暖一点。

他们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大山外面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人生还能有更多的要求。

周大伯在河湾村生活的这些日子里,已经逐渐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他喜欢这里人们的简单,什么都摆在明处,生气就骂几句,高兴就开怀大笑,比起他曾经在城市里的生活环境,他觉得这里才让他安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73/111107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