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凤胎(番外)
“涛涛!欣欣!快来吃饭饭啦!”苏世勋端来两碗小米粥,放在院子里的小圆桌上。
院子里,两个胖乎乎的小孩正在和大福一起玩,听到爸爸叫他们吃饭,立即乐颠颠地跑了过来。
“爸爸!饭饭!好吃饭饭!”
“爸爸抱抱!”
“是的,好吃饭饭哦,我们先去洗手,然后准备吃饭!”
苏世勋温柔极了,一左一右抱起两个宝贝来到水池边,给他们洗干净小手。
因为水池比较高,苏世勋特别做了一只木台阶,好让两个宝贝可以自己走上去。
小家伙们特别喜欢这个台阶,每次洗手都要在这个台阶上走上来走下去好几趟,乐此不疲。
苏世勋也不着急,在旁边陪着他们,等他们玩够了再洗手。
两个小孩一男一女,除了穿着打扮不一样之外,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调皮可爱的小家伙,手上沾了水,甩来甩去,四只小手甩了苏世勋一脸。
苏世勋笑着,从旁边拿过干净的毛巾,给两个小家伙把手擦干,最后擦了擦自己的脸。
涛涛和欣欣洗干净手,苏世勋把他们放在地上,两个小家伙一溜烟就跑到餐桌旁坐了下来。
这个餐桌也是苏世勋亲手给他们做的,还有两只小凳子,可爱极了。
自从他们出生,苏世勋不知为他们做了多少东西。
原本一点木匠活不会的他现在什么都敢尝试,只要是媳妇孩子需要的,他都会学着做。
看他们坐在桌边吃小米粥,苏世勋又转身回到厨房,端出来一碟菜和一碟南瓜加红薯。
这些都是媳妇嘱咐过的。
有肉有菜,还要有杂粮,营养都要保证。
苏世勋当然一一照做。
虽然姐姐嫁进了隔壁,随时都能过来照顾他们,但苏世勋不想让姐姐遭婆家白眼,所以什么都学着自己做。
也没多难得事情,只要用心,很快就能学会。
实在需要姐姐帮忙了,偶尔叫姐姐过来,婆家也自然不会有意见。
两个小家伙快两岁了,自己吃起饭来已经很利索,看到爸爸端来菜和南瓜红薯,高兴得直拍小手。
“我要南瓜!”
“我要肉肉!”
苏世勋乐呵呵地把吃的分给他们,顺便刮了刮他们的小鼻子。
小家伙们大口大口吃起来,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好吃好吃!爸爸你尝尝这个!”涛涛抓起一块肉肉要递给爸爸。
“太好吃了,爸爸你也吃!”欣欣举起一块南瓜,也要递给爸爸。
苏世勋笑得合不拢嘴,配合着吃掉了他们手里的东西。
“嗯,太好吃了,宝贝们喂给爸爸的东西最好吃!你们快吃吧!”
苏世勋表现出非常享受的样子,大口大口嚼着嘴里的食物。
小宝贝们看爸爸吃得这么开心,自己手里的食物也更香了。
苏世勋每次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吃饭,都感到欣慰极了。
这两个孩子从小就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都吃得津津有味。
外婆说,这全都仰仗媳妇给他们养了好脾胃。
孩子们吃饭的时候,苏世勋就在旁边看着他们。
这是他最享受的时光。
两个宝贝一男一女,男孩叫涛涛,女孩叫欣欣,是一对龙凤胎。
呈雪露最初怀孕的时候,还没觉得怎么样,后来给自己号脉,发现居然是龙凤胎。
全家人又惊又喜,早早就给两个孩子取好了名字。
最高兴的,当然是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曾经无数个日夜,苏世勋每天都对着肚子里的孩子说话,给他们讲故事,给他们讲自己和妈妈一起经历的一切。
向来沉默寡言的男人,几乎把自己大半辈子的话都说完了。
有时候呈雪露睡了又醒,发现苏世勋还在对肚子里的孩子说话,有点哭笑不得。
然而,只有当两个孩子降生下来,亲自抱在自己怀里的时候,苏世勋才真正感受到做父亲的幸福。
粉嘟嘟圆乎乎的两个小人儿啊,苏世勋捧着他们在怀里,小心翼翼,百般呵护,生怕一个不小心会伤到他们娇嫩的皮肤。
即便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快两岁了,苏世勋还是怀着这样的心情。
今天呈雪露在外面忙,轮到自己在家里带孩子,苏世勋非但不觉得烦,还觉得享受至极。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宝贝吃饭,心里暖洋洋的。
两个孩子吃完饭,外婆出来了,坐在院子里一左一右搂着两个宝贝,给他们讲故事。
苏世勋趁着这个时间,去给大人做饭。
他一边做着饭,一边时不时看看院子里的一老两小。
外婆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帮他带上了孩子。
苏世勋每每想到这一点,心里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一件特别重要的大事。
两个孩子听外婆讲故事,听得入了迷。
之前外婆给他们讲的故事,苏世勋再也熟悉不过了,都是自己小时候听她讲过的。
可最近,苏世勋惊讶地发现,外婆居然有了新的故事。
问过之后才知道,外婆为了给孩子们讲故事,居然让呈雪露从城里买了不少书,自己读完记下来,然后讲给孩子们听。
吃过饭,苏世勋便带着两个孩子在村里闲逛,外婆也跟着一起。
四个人悠闲自在,一边玩一边走,没过一阵来到了药材种植田。
如今的药田比起三年前又是大变样了,河湾村已经正式成为国家级别的药材种植基地。
药田被重新规划过,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药田广阔,站在田边望去,一望无际,整齐美观。
附近还修建了林荫绿道,既为参观着提供了休息游览的地方,也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场地。
整个河湾村,在这六年期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民们家家都富了起来,很多人家都重新盖了房子,买了摩托车,还有几家买汽车的。
大家一起出钱,把村里通往外面的路修了一遍,又宽阔又平整,现在骑摩托车去镇上只要差不多十几分钟。
村里种了这么多宝贝,交通条件又提升了,村里有几户人家开始专门做药材运输。
总之整个河湾村,都围绕着药材做起了各种生意,各个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外面的人一听说谁是从河湾村来的,眼里都是看富豪的羡慕神情。
村里的实验室更不用说,也升级了,村里出资盖了一栋小楼,专门作为实验室使用。
实验室的设备和人员也是大换血。
叔叔苏华成因为他们更新了实验室所有的设备,并且请国外的专家过来,做了全面的升级和规划,对实验室做了系统性的升级。
相应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也换了一批,之前的大学生被调到了实验田里,做实际的育苗工作。
而现在在实验室里工作的,都是具有更高学历的实验员。
周大伯越来越爱这里的工作了,在河湾村里,既有国内一流的实验设备,又有一流的科研工作人员。
周大伯经常说,自己不仅在河湾村续了命,又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终极追求。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73/111106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