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 第四十六章 来晚了!来晚了!

第四十六章 来晚了!来晚了!


“把连锁店做的更大些?”以几个孩子的眼界,宋记豆腐的规模就已经很大了。更大些,又是多大呢?

宋远廷看了看几个孩子,点点头,说道:“今日刘掌柜把县里的加盟费也给了我。

你们知道刘掌柜赚了多少?”

“多少?”三郎忍不住问道。

“单这一个月他就赚了将近五百两,连带着分成和县里的加盟费,他今日足足给了我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么多?”五郎忍不住惊呼一声。今日他与四姐从田叔那拿到银子时就已经很震惊了,没想到刘掌柜那边更多。

宋远廷微微颔首:“所以我才想继续开拓市场。刘掌柜的豆腐是在镇上和县里销售的。

可见县里的利润要比下面大的多。渠县和周县离咱们也不算远,我想着是不是可以试着往这两个地方发展一下?”

几个孩子听了宋远廷的提后都忍不住有些兴奋,特别是三郎。

“爹,这事儿我觉得行。”

宋远廷有意历练三郎,便直接对三郎说道:“既然你觉得行,那过两日你就跟我走一趟。”

“走一趟?去哪?渠县吗?”

“嗯。”

“为啥还得过两日?明日不行吗?”三郎闻言,整个人都激动的不行,一副恨不得马上就出发的模样。

“过两日你就知道了。”宋远廷无奈地敲了一下三郎的头。

这小子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寻常村里孩子若是往县里做生意还不定多紧张呢。

可再看看这小子,脸上除了兴奋就是兴奋。

说定去渠县的事后,宋远廷便让几个孩子各自散去了。

他把四娘和温氏叫来,将布匹和粗布等东西给了二人,除此之外,还亲手画了个拖鞋的样子。

针线活难不倒村里的女子,何况是习惯操持家务的温氏和四娘。

只不过父亲给的鞋样子是真挺奇怪的。姑嫂二人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前面没头后面没跟的鞋子。

这种鞋子能穿吗?

尽管姑嫂二人心中全是疑问,可宋远廷的要求在家里就是圣旨,两个女子半点没有迟疑,抱着布料,拿着图纸就去了温氏屋里。

接下来的两天,一大家子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大郎二郎除了去山里查看猎物采草药外,还要负责给新开荒的田地堆肥。

大郎是种地的行家,几次进山除了野物和药材都会再让弟弟们背些枯枝烂叶回来。

枯叶和动物粪便都是极好的肥料,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分解。

大郎往返深山,每次都要弄回不少的枯枝烂叶,家里的羊粪牛粪也都被他宝贝似的背到地里。

如今宋远廷又买了马和猪崽回来,往后的肥料只会越来越多。

至于三郎,自打宋远廷说要带他去渠县后,这小子就一头钻进屋里,也不知在研究什么。

宋远廷偷偷看过两回,这家伙好像在自学算账。这事倒是宋远廷疏忽了,既然想把三郎培养成商人,找个人叫他算账确实是必要的。

四娘和温氏在给大家做衣服鞋子的同时,还要操持豆腐。五郎和小六子也就尝尝在豆腐摊帮忙。

名杨村的豆腐定价不高,所以收益远不如刘掌柜那边,但对四娘和温氏来说,这可是她们的事业,丢不得。

家里的孩子各有各的事情要忙,宋远廷这个做爹的自然也是闲不下来。

宋远廷用两天的功夫给自己打造了一辆宽敞舒适的马车。

马车的木料选的是上好的松柏木,车内做了三边的木凳。木凳很宽,即便久坐也不至于疲累。

宋远廷还让四娘和温氏缝了软垫,如此一来即便路程颠簸也能保证相对的舒适。

车厢顶宋远廷做了斜顶,保证了美观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漏雨的风险。

除此之外,他还给车厢装上了车门。这样一来,即便是冬天出行,也能保证车厢内的温度。

宋家的豪华马车完工后,温氏和四娘那边的衣服鞋子也都做的差不多了。

要说这两个丫头的手也是真巧,所有人的衣服都合体且舒适。

特别是宋远廷和狗蛋的丝绸里衣,宋远廷一穿上就连连称赞。

就这手艺,绝对不输二十一世纪那些什么国家设计大师。

还有拖鞋,四娘把几双拖鞋交给宋远廷时,还是一副战战兢兢的表情。

毕竟这玩意实在太过新奇,别说穿了,见都没见过。

四娘生怕自己是理解有误,浪费了料子。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宋远廷接过拖鞋立马穿在了脚上,还连赞了两句“舒服”。

四娘实在不理解这样一双“破鞋”到底有啥舒服的?

直到所有人都被宋远廷逼着穿上拖鞋后,包括四娘在内的所有人才知道父亲嘴里的“舒服”到底是个什么感受了。

一群孩子越发佩服父亲,他们实在不知,父亲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父亲的每个想法都妙极了。

马车准备好的次日,宋远廷便与三郎换上新衣往渠县去了。

也是到了此时,三郎才明白父亲到底在等什么?

去往渠县的路上,宋远廷告诉三郎,人靠衣装马靠鞍,在村里和镇上他们可以不必太在意外在的装扮。

因为不管是刘掌柜还是田二牛,他们都十分了解宋家。可往渠县去就不一样了。

想要旁人相信他们,就要把实力写在脸上。一个泥腿子和一个富老爷,谁都知道该怎么选合作伙伴。

听了父亲的解释,三郎真是又学到了。父子二人一路驾着马车到了渠县。

渠县是周遭最大的县城,算是一个小的交通枢纽了。

宋远廷和三郎刚一进渠县就被眼前的繁华惊得不轻。

宋远廷和三郎最远也就只到过名杨村所属的临县。原本宋远廷还以为临县就代表了大渝县城的状况呢。

可今日一入渠县,宋远廷才发现,原来大渝的县城也是贫富差距明显啊。

这里的男女老少大都穿着上好棉布做的衣衫,便是丝绸质地的衣衫也不少见。

胭脂铺子,点心铺子都是人满为患,不少夫人小姐花钱那也是一掷千金。

宋远廷“啧啧”两声,心中暗道:来晚了,来晚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61/111110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